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夜幕,洒在奉天鼓楼广场上时,巍然并立的双碑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广场上早已围聚了众多百姓,他们的脸上带着期待与兴奋。
一位老农带着孙儿,正虔诚地抚摸着石碑祈福,嘴里念叨着:“昨夜梦见大帅点头,今年必有收成。”
就在这时,张作霖迈着大步踏阶而上。
他手中拿着一个铁皮喇叭,这喇叭在旁人眼中普通至极,可在张作霖这儿,却仿佛是号令天下的神器。
他清了清嗓子,那粗犷的声音瞬间响彻广场:“老子砸了假币,立了天规,可有人还想着钻空子?好啊——今天,老子再立三条铁律!”说罢,他猛拍了一下身旁的案台,那声响仿佛是炸雷一般。
随着他的动作,三条红纸缓缓展开,上面的字在晨光下格外醒目。
“一、粮价不准涨过三成!二、药铺卖药,明码实价!三、学堂收娃,不许拒贫!”这三条新规,如同三把利刃,直直地刺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话音刚落,张作霖脑海中便响起系统那清脆的提示音:
【“民生天条”言论影响力全域扩散,情绪波动值:民众狂热+82%,奸商恐惧+76%】。
这提示音就像是游戏里的升级提示,让张作霖心中暗喜。
财政署长王化一走上前,当场宣读新规细则。
他宣布成立“三日巡查团”,由小豆子带队,联合商会、药行、学董三方监督。
这小豆子虽然年纪小,但机灵胆大,平日里就像个小大人,由他带队,百姓们都觉得靠谱。
老周头扛着“守法焖饼”蒸笼冲上台,他那大嗓门就像高音喇叭:“大帅的规矩管饭!谁敢哄抬米价,老子就用‘机油炖肉’泼他门脸!”百姓们听了,哄笑鼓掌,气氛热烈得如同过年一般。
而几名粮商,脸色却变得煞白,悄悄地退到场外,仿佛再待下去,就会被这热烈的气氛给吞噬。
当天夜里,城西粮商赵德贵做了个噩梦。
他梦中见自家粮仓突然爆裂,白米如瀑布般倾泻而出。
门外百姓蜂拥而入,却无一人拾取,只齐声高喊:“大帅有令,不许动!”赵德贵从梦中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
次日清晨,他主动将囤积的八百石米捐出,仿佛这样才能洗清自己的罪孽。
南市药铺掌柜也没逃过这一劫。
他梦见药柜自行倾倒,丸散膏丹洒满街面,化作黑水腐蚀地面,祖宗牌位在烟雾中怒斥:“你卖救命药还敢加价?!”天还没亮,他就跪在财政署门口自首,那模样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林婉如作为奉天《民声报》的记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新闻素材。
她连续三日追踪报道《梦中自首录》,刊出七名商人“梦魇赎罪”口供,还配上了“律令碑夜影”“童子巡街火把”的图片,标题触目惊心:“奉天的夜,鬼差不忙,大帅的规矩先到!”这报道一出,关内十三省报纸纷纷转载,有评论称:“张作霖不兴刀兵,却令奸商夜不能寐,此乃‘心狱’也。”
深夜,张作霖立于书房,系统面板闪烁着光芒。
【规则敬畏度升至83%,【行为矫正·连锁反应】激活。新法令颁布后,违法者将在48小时内产生“灾兆幻觉”,持续时间与罪行严重度正相关】。
他缓缓合上《关内商情简报》,目光落在直隶、山东几处“米价异动”标记上,低声道:“老子立的不是碑,是往人心底下埋雷……下一个,该让关内的贼,也尝尝这雷滋味。”
而此时,钱万通蜷缩在那座已经人去楼空的宅子里,望着窗外飘雨,突然喃喃自语:“我……我昨夜梦见那碑在长……它要长到北京去……”这声音在空旷的宅子里回荡,仿佛是命运的低语。
奉天城的这场“规矩风暴”,已经在百姓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而关内那些还在蠢蠢欲动的奸商们,还不知道,一场来自奉天的“规矩雷暴”,正悄然向他们袭来。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正将奉天的规矩,一点点地推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