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自己的碧桐院,王若弗快步往内室走去,进了内室立马就让丫鬟给自己脱了自己这身行头。
一大早可累死她了!情绪价值也不是这么好提供的。
让丫鬟下去后,房间只剩下自己。放下床幔她就进了混沌珠给自己的空间。
啊!啊!啊!……亏了亏了!
这个空间既没有灵泉,也没有可以种植的土地,就只是一个可以储存的空间!里面空空荡荡的……
出了空间王若弗默默叹了口气,索性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盯着床顶的帷幔发呆,心里开始怀念起现代的网络,古代可真是无聊啊!
昨天她回来,并没见到父亲以及姐姐王若与。王太师是当天日一早便进宫了,想必定是因着某些要事需与官家商议吧。
而姐姐王若与则是接了刘尚书家嫡出大小姐送来的帖子,受邀前往庄子上游玩去了,所以也不在府里,也正因如此,所以也没见到。昨天回来自己见到的就是王母和便宜哥哥王衍两人,不管王若与是不是有意,光从这也能看出这个位姐姐确实不太待见自己。
还没到中午,就听外面小丫鬟进内室通报说府中大姑娘过来看她了。
此时此刻站在她面前的这位女子,便是那原身的姐姐——王若与。双方互相仔细端详,只见她看上去约莫十三四岁的年纪,五官与王母有着五分相似之处。不得不说,她着实称得上是一个天生丽质的美人胚子!
而王若与看着眼前的妹妹,嗯,怎么说呢,与她想象中的乡下野丫头倒是完全不同,身上自是有一股气定神闲的气质,与她对视时眼神毫不瑟缩。更没有那种小门小户的怯懦之感。心下顿时收起了轻视。
就是眼神里面隐隐有些敌意还夹杂着不屑。
也是,以前这些年府中只有她一个女儿,她是最受宠的太师嫡女。如今这个妹妹回来了,自己再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女儿。
不屑则是自己刚从蜀地回来,那里自然远不如汴京繁华,也许没看到自己想象中的野丫头,王若与还有些失望。
心里暗想:为什么不一直留在那个乡下,回来做什么?
不过这个想法只能是想想了。
王若弗似是没有察觉到她的敌意,她亲亲热热的凑上前:“(⊙o⊙)哇,你就是我姐姐,姐姐你长的好漂亮!
呀!姐姐你比我高好多呀!今天姐姐这身衣服衬的姐姐像个小仙女。
姐姐:你昨天怎么不在?妹妹好久没见到你了,可想你了!下次带我一起出去玩好不好?
姐姐:今儿我们能一起玩吗?
姐姐:今天中午咱俩一起用午膳吧!”
王若与:“……”感觉自己被姐姐这个词包围了!
王若与被这一连串热情弄得不知所措,心中虽仍有芥蒂但也不好发作。本来想好端着架子,这下也没法了,她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我还有些事,午膳怕是不能同你一道了。
你刚回来要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一下母亲身边的张妈妈,府中事务她知道的一清二楚。
昨天玩的有些累,后面有时间了咱们再一起玩,今天我就先回去了,等有空妹妹去我的采薇院坐坐。”
主要是一时拿不准,要是妹妹回来跟她抢宠爱的,那就别怪自己对她不客气了。
王若弗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扬起笑脸:“没关系呀,姐姐忙正事要紧,那咱们改日再约。”
待王若与离开后,她身边的丫鬟忍不住嘟囔:“大姑娘,二姑娘这般热络,莫不是装的?”王若与皱起眉头:“管她真假,只要别妄图夺走母亲对我的宠爱就行。”
而王若弗这边,看着姐姐走出院子后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她哪里察觉不出,只是自己毕竟不是真的小孩子,为了争夺父母宠爱而费尽心机,真没必要!太幼稚了!
到了下午她就让丫鬟出府请了玲珑阁的绣房,不得不说,宋朝的女子服装还是很好看的。光绣娘带来的花样子就让她看花了眼。
宋朝女子日常的服饰叫褙子,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大多为上衣袄、襦、衫、褙子、半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穿起来轻盈袅袅婷婷,别有风情。
宋代褙子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对女子的束缚还是比较宽松的。
其实历史上对女子最宽松的是唐朝,唐朝女子服饰以华美舒适为准,既没有束腰,脖子和胸前都是露着大片的肌肤。
到了宋朝女子服饰的领口还是敞开的,宋朝之后女子服饰才越来越保守,包裹的更加严实,对女子的束缚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清朝到达了顶峰。
所以宋代服饰到了后世仍然是服饰史发展的一颗明珠,不少后世还在模仿,也是王若弗最喜欢的古代服装,不像唐装,不够丰满的人其实穿出来也撑不起来。
再看清朝那种旗装,将女子包裹的严严实实,要不是到了民国有了改良成旗袍,谁会去穿?
言归正传,看着绣娘那精美的衣服图样,王若弗小手一挥,麻溜地从图样中挑了几款当下最流行的,而且是她觉得最漂亮的,用王母给她的布料让绣娘各裁一套衣裙。
其实在叔父家,她那可是相当受宠的,婶娘给她做的衣服也都是顶好的,只可惜款式到底还是比不上汴京城的。
不过呢,你还别说,就她选的这些款式,穿出来那指定好看。张妈妈眼光很不错,给她挑的都是鹅黄、浅绿、粉红、粉紫这几种颜色,简直太适合她这个年纪了!上个小世界是个大男人,她也是真有点小期待呢!
夜幕降临,她终于见到了便宜父亲!
王太师如今都四十好几的人了,绝对是晚婚晚育的楷模!模样也是时下流行的端方君子,妥妥的帅大叔一枚。听说宋朝对官员的长相还有要求呢,长得太丑皇上估计都看不上。
他穿着一身深色锦袍,腰板挺得直直的,跟棵松树似的。
他板着个脸,看上去特别威严,不愧是当朝太师,就那严肃的样子,不说话都能把人吓得够呛。
不过看到多年未见的小女儿,还是忍不住咧嘴笑了一下。
就那么微微勾了下嘴角,对一向严肃的王太师来说,这已经是很难得的情绪流露了。
问起小女儿在蜀地的这些年的生活,王若弗那叫一个熟络,立马就蹦到父亲跟前,小嘴像机关枪一样,噼里啪啦讲个不停。
王太师听得直点头。
这些年他一门心思都在朝堂上,后宅的事儿基本没上心过,对这个好多年没见的小闺女,他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愧疚的,心中也是感激弟弟一家对他闺女的照顾。
不过弟妹他们是不是把弗儿给惯坏了?这小闺女是不是太调皮了点?看着也少了些大家闺秀的温柔婉约。
想到这儿,王太师心里头暗暗打定主意,等晚上一定要跟夫人好好商量商量,得给小闺女找个经验丰富的嬷嬷,好好教教她为人处世的礼数和规矩。还得让她上家学读书去,堂堂太师家的闺女,那自然得是饱读诗书气质佳。
要是这时候王若弗知道了她爹爹心里头的这些小九九,肯定得说一句:“老爹,我可真是谢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