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月华如霜。苏明远独坐在小院中,凝视着天穹中那轮残缺的明月,心境如这月相般阴晴不定。自上次文会之后,他愈发意识到在这个时代立足的复杂性——才华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开路,也能伤己。
正沉思间,院门轻响,陆渊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月光下。他手中提着一张古琴,琴身漆黑如夜,隐隐散发着岁月的沧桑。
明远,夜深了还不休息?陆渊的声音带着几分关切,也有几分试探。
睡不着,便出来看看月亮。苏明远起身相迎,目光落在那张古琴上,陆先生这是...?
陆渊将古琴轻抚,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是家父留下的琴,名唤。今夜见你心绪不宁,想着或许琴声能够安神。
他在石桌旁坐下,将琴平放其上。月光洒在琴弦上,泛起幽幽的银辉。明远,你可会抚琴?
苏明远摇头苦笑:琴棋书画,乃文人四艺。惭愧的是,我虽然略通书画,但对琴棋却是门外汉。
这确实是他的软肋。在现代时,他专注于文学研究,对传统的琴艺和棋道涉猎甚少。虽然偶尔听过古琴演奏,也下过几盘象棋,但远未达到精通的程度。
无妨。陆渊的手指轻抚琴弦,发出一声清越的音响,琴者,心也。不在技巧之高低,而在心境之纯净。
他开始弹奏,是一曲《高山流水》。琴音在夜空中飘荡,时而如高山之巍峨,时而如流水之潺潺。苏明远静静聆听,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这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透过琴声,他仿佛看到了陆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坚持——一个在现实中屡遭挫折,却始终不愿妥协的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曲终人散,余音袅袅。陆渊放下双手,目光深邃地看着苏明远:听出什么了吗?
苏明远沉吟片刻:高山仰止,流水知音。陆先生弹的不仅是琴曲,更是心曲。
陆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头赞许:不错,你虽不会弹琴,但能听懂琴意,这已经难得了。
他将琴推向苏明远:你也试试。不要想着技巧,只要用心感受。
苏明远伸出手指,轻触琴弦。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神一振,仿佛通过这根弦连接到了千年的文化传承。他闭上眼睛,让心绪平静下来,然后开始缓缓拨弦。
琴音断断续续,显然是个初学者的水平。但奇怪的是,这些破碎的音符中却透着一种特殊的韵味——不是技巧的精湛,而是情感的真挚。
陆渊静静聆听,眼中的神色越来越复杂。这个年轻人虽然琴技稚嫩,但他的音乐中却有着一种超越技巧的东西——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真诚。
够了。陆渊突然出声制止,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明远,你这琴音...有些特别。
苏明远停下手指,疑惑地看着陆渊:哪里特别?
陆渊沉默了许久,最终摇头:说不清楚,只是觉得...你的琴音中有一种我从未听过的韵味。仿佛...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这句话让苏明远心中一跳。难道陆渊察觉到了什么?他连忙收敛心神,谦逊地说道:先生过奖了,学生不过是信手而为。
就在这时,院门再次响起。周老秀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副棋盘:明远,还没睡?老夫路过此地,听到琴声,便想过来看看。
他走进院子,看到桌上的古琴和两人的神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是在雅集呢。不如老夫也凑个热闹,下盘棋如何?
苏明远暗暗叫苦。如果说琴艺他还能勉强应付,那么棋道就真的是他的弱项了。在现代时,他偶尔下过象棋和围棋,但水平实在有限。
周先生,学生对棋道所知甚少...苏明远试图推脱。
无妨,下棋不在胜负,在于论道。周老秀才已经开始摆设棋盘,再说,老夫也想见识一下明远的棋力。
陆渊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看,显然也很好奇苏明远的棋艺如何。苏明远只能硬着头皮坐到棋盘对面。
这是一副围棋,黑白子在烛光下泛着幽光。周老秀才执白,苏明远执黑。按照规矩,黑子先行。
苏明远凝视着棋盘,脑海中回忆着围棋的基本规则。围棋的变化无穷,被誉为智慧的游戏,每一步都可能影响全局。而他对围棋的了解,仅限于最基础的规则。
他小心翼翼地落下第一子,选择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位置。周老秀才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应对。两人你来我往,渐入佳境。
随着棋局的深入,苏明远发现自己渐渐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他不再拘泥于技巧和定式,而是凭着直觉和感受下棋。每一步都仿佛是在与对手进行心灵的对话。
周老秀才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个年轻人的棋风很奇特——看似没有章法,却又隐含着某种深层的逻辑。他的每一步棋都出人意料,但仔细分析却又合情合理。
有意思。周老秀才喃喃自语,明远,你这棋风...很特别。
苏明远苦笑:学生确实不懂棋道,只能凭感觉乱下。
不,不是乱下。陆渊在一旁观战,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你的棋路虽然不拘一格,但有着独特的美感。就像你的琴音一样,透着一种...说不清的韵味。
棋局进行到中盘,形势渐趋明朗。苏明远虽然技不如人,但他那种不拘常规的下法却给周老秀才制造了不少麻烦。更重要的是,他的棋风中透着一种超然的意境,仿佛不在乎输赢,只在乎过程中的感悟。
好棋!周老秀才突然拍案叫绝,明远,你这手棋真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