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涧的硝烟尚未散尽,狄仁杰已率精锐部队押着司徒明,火速回援益州。一路疾行,距城十里时,便见城头烽烟滚滚,杀声隐约可闻,益州城果然已陷入混乱!
“加快速度!”狄仁杰面色凝重。若让郭鸿瑾完全控制益州,凭坚城固守,再勾结外部势力,后果不堪设想。
队伍如离弦之箭,冲向益州西门。只见西门紧闭,城楼上旗帜混乱,似是经过争夺,此刻被郭鸿瑾的叛军控制,箭矢不断射下。
“城下何人?!”守城叛军头目厉声喝问。
赵正刚拍马而出,声若雷霆:“我乃左骁卫郎将赵正刚!奉狄阁老之命,讨逆平叛!尔等速开城门,否则破城之时,鸡犬不留!”
城头一阵骚动。郭鸿瑾虽发动叛乱,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许多守军只是被迫胁从,听闻狄仁杰和赵正刚之名,顿时军心浮动。
就在这时,城内突然传来更大的喊杀声和欢呼声!只见东门方向火光冲天,隐约可见“赵”字帅旗飘扬!
“是赵将军的旗号!援军从东门打进来了!”城头有士兵惊呼。
原来,赵正刚离营时,已安排副将一旦见到城中烽火,便即刻率主力攻打东门,里应外合!
西门守军见大势已去,又见城下狄仁杰仪容威严,赵正刚杀气腾腾,哪里还敢抵抗?纷纷丢弃兵器,打开城门投降。
狄仁杰等人立刻涌入城中。城内街道上,赵正刚副将率领的官兵正在清剿负隅顽抗的叛军,战况激烈,但叛军已是强弩之末。
“去观察使府!”狄仁杰目标明确,擒贼先擒王!
观察使府已被叛军重重守卫,但见到狄仁杰和大队官兵到来,守卫顿时土崩瓦解。众人直冲内堂。
内堂之中,郭鸿瑾身着官袍,却手持长剑,状若疯狂,周围是最后几十名忠心死士。他见狄仁杰闯入,自知末日将至,嘶吼道:“狄仁杰!你坏我大事!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狄仁杰冷冷看着他:“郭鸿瑾,你贪墨枉法,勾结匪类,私铸兵甲,意图谋反,罪证确凿,还不束手就擒!”
“束手就擒?哈哈哈!”郭鸿瑾狂笑,“成王败寇!但你想抓我?没那么容易!”他猛地将剑横在颈前,便要自刎!
“咻!”一道乌光闪过!李元芳的链子刀后发先至,精准地击飞了郭鸿瑾手中的长剑!
几乎同时,李元芳身形如电,已掠至郭鸿瑾面前,一指封住其穴道,将其生擒!周围死士刚要动手,被张环、李朗率官兵一拥而上,尽数制服。
益州之乱,至此平定!
狄仁杰立刻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郭鸿瑾余党;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张贴安民告示,公布郭、司徒等人罪状;并飞马奏报朝廷。
接下来的几日,狄仁杰坐镇观察使府,日夜不休,处理善后事宜。曾泰带人清点查抄郭鸿瑾、司徒明家产,其数额之巨,骇人听闻,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地契田产堆积如山,堪比国库!同时,从密室中搜出大量与朝中某些官员、乃至个别皇室宗亲的往来密信,内容涉及利益输送、通风报信,触目惊心。
李元芳则负责整肃军纪,清理军中与郭鸿瑾勾结的将领,重新布防。张环、李朗协助审讯一干人犯,厘清罪责。
这一日,狄仁杰正在翻阅那些密信,眉头紧锁。这些信件虽未直接指向最高层,但蛛丝马迹显示,郭鸿瑾、司徒明背后,确实有一张更大的保护网,其能量远超一州一地。
“大人,”曾泰前来禀报,“裴文清抓到了!他试图化装成商贩混出城,被守军识破。”
“带上来。”狄仁杰放下信件。
片刻,披枷带锁的裴文清被押了上来。他面色灰败,早已没了往日的神气。
“裴文清,”狄仁杰目光如刀,“你身为内卫,陛下亲信,为何背叛朝廷,助纣为虐?”
裴文清跪在地上,惨然一笑:“为何?狄阁老,您位极人臣,自然不懂我等小人物的挣扎。内卫?不过是权势眼中的鹰犬罢了!郭鸿瑾许我高官厚禄,司徒明允我家族富贵…我为何不能选一条更轻松的路?”
“就为了这些,你便置国法纲纪于不顾,置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狄仁杰痛心道。
“国法?纲纪?”裴文清嗤笑,“这天下,强者为尊!郭鸿瑾、司徒明能给我想要的,朝廷能给我什么?无尽的潜伏、危险的任务?狄阁老,您清廉一世,又得到了什么?若非陛下信重,您只怕早已…”
“住口!”李元芳厉声喝断,“无耻之徒,也敢妄议阁老!”
狄仁杰摆了摆手,制止李元芳,看着裴文清,缓缓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既执迷不悟,本阁也无话可说。将你所知郭鸿瑾、司徒明之上线,以及他们所图最终目的,从实招来,或可留你个全尸。”
裴文清低下头,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我知道的并不多。郭鸿瑾背后,似与京中一位权势极大的亲王有关…司徒明则一心想着凭借赤乌铜,恢复他们所谓‘古族’荣光,甚至…裂土封王。他们计划控制剑南后,便联络西南诸夷,伺机而动…更多的,我就不知道了。”
亲王?西南诸夷?狄仁杰心中巨震!这阴谋竟牵扯到皇室和边患!他立刻追问:“是哪位亲王?联络西南诸夷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裴文清摇头:“郭鸿瑾口风极紧,我只偶然听他与司徒明密谈时提及‘王爷’、‘南诏’等只言片语,具体不详。”
线索再次指向高层,却又模糊不清。狄仁杰知再问不出更多,便命人将裴文清押下,严加看管。
至此,剑南一案,主犯尽数落网,罪证确凿。但其背后牵扯出的更大黑幕,却如同阴云,笼罩在狄仁杰心头。
他站在观察使府的高楼上,俯瞰着渐渐恢复秩序的益州城。百姓脸上重现笑容,街市重现繁华。但他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依旧汹涌。那个隐藏在京城深处的“亲王”,那个与司徒明勾结的“古族”野心,都远未终结。
“元芳,曾泰。”狄仁杰唤道。
“末将(学生)在。”
“剑南之事,暂告段落。但此案牵连甚广,非我等在此所能尽查。需得尽快押解一干人犯、证物,回京复命。”
“是!”
“传令下去,三日后,启程返京!”
“遵命!”
三日后,一支庞大的队伍离开了益州城。狄仁杰与李元芳、曾泰、张环、李朗等人,押解着郭鸿瑾、司徒明、裴文清等重犯,以及数十车沉甸甸的证物,踏上了返回神都的漫漫长路。
益州百姓自发聚集道旁,焚香叩拜,感念狄仁杰为民除害。狄仁杰撩开车帘,望着那些质朴而充满感激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此心不改,此志不渝。
然而,他也深知,返回神都,并非终点,而是另一场更为凶险、关乎帝国根基的较量的开始。那隐藏在幕后的黑手,绝不会坐以待毙。
帝国的马车,载着剑南的血与火,载着沉甸甸的真相与未解的谜团,向着神都洛阳,缓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