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转瞬即至。太极殿内,气氛比之上次三司会审潞州案时,更为凝重肃杀。文武百官分立两侧,许多人低眉顺目,不敢与御座之上那道冰冷的目光接触,更不敢去看站在丹陛之前、神色平静的狄仁杰。
郭鸿瑾、司徒明、裴文清等一干重犯已被押至殿外候审。那数十车证物,尤其是闪烁着幽光的赤乌铜甲胄和私铸兵器,就陈列在殿前广场之上,无声地诉说着触目惊心的罪恶。
“带人犯!”武则天声音清冷,不带一丝感情。
郭鸿瑾、司徒明、裴文清等人被押上殿来。郭鸿瑾官袍已被褫去,穿着囚衣,面色灰败,但眼神深处仍残留着一丝不甘与怨毒。司徒明则是一脸桀骜,目光扫过百官,带着挑衅。裴文清则彻底瘫软,如同行尸走肉。
例行问询开始。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轮番发问,郭鸿瑾对自己贪墨、盘剥、勾结司徒明等事供认不讳,却将私铸兵甲、意图谋逆等重罪一概推给司徒明,声称自己只是被其蒙蔽利用。
司徒明闻言,发出刺耳的冷笑:“郭鸿瑾!事到如今,你还想撇清?若无你观察使的印信和官兵掩护,那些兵甲如何能运出剑南?若无你提供的钱粮民夫,我如何能维持如此规模的工坊?你我乃一根绳上的蚂蚱!”
两人当庭狗咬狗,互相攀扯,将勾结的细节暴露无遗,听得百官心惊肉跳。
轮到狄仁杰质询时,他并未纠缠于细节,而是直指核心:“郭鸿瑾,司徒明,你二人私铸数千兵甲,囤积如山,所图为何?背后可还有指使之人?”
郭鸿瑾低头不语。司徒明却昂首道:“成王败寇,有何可说?这天下,能者居之!武氏可代李唐,我古族为何不能据西南而望中原?”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这已是赤裸裸的叛逆之言!
“狂妄逆贼!”御史大夫厉声呵斥。
狄仁杰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据裴文清招认,尔等曾密谋联络‘南诏’,并提及京中一位‘王爷’。这位王爷是谁?联络南诏又是何计划?”
此言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牵扯到亲王和外国,这案子性质再变!
郭鸿瑾浑身一颤,猛地抬头看向狄仁杰,眼中充满惊恐。司徒明也是脸色微变,但随即狞笑道:“狄仁杰,你休要血口喷人!什么王爷?什么南诏?裴文清一条疯狗乱咬人的话,你也信?”
裴文清被带上殿,面对质询,却一反之前的口供,磕头如捣蒜,哭喊道:“陛下!狄阁老!之前所言…皆是卑职受刑不过,胡乱攀扯!并无什么王爷!南诏之事更是子虚乌有!是卑职怀恨在心,故意诬陷!”
他竟然当庭翻供!
形势瞬间逆转!许多原本噤若寒蝉的官员,眼中开始闪烁起来。
狄仁杰心中冷笑,果然来了!杀人灭口不成,便威逼利诱,让关键证人翻供!
“裴文清!”狄仁杰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炸响,“陛下面前,三司会审,你也敢出尔反尔,欺君罔上?!你可知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裴文清吓得浑身发抖,却依旧咬死:“卑职…卑职之前所言不实…如今幡然悔悟…”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亲王服色、面容倨傲的中年男子出列,正是为莒州郡王武怀运,他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武则天凤目微抬:莒州郡王“有何事奏?”
武怀运瞥了狄仁杰一眼,义正辞严道:“陛下!狄仁杰查办剑南案,本是为国除奸。然其办案过程中,是否操之过急,有构陷株连之嫌?裴文清乃内卫,竟被屈打成招,攀扯亲王,此风断不可长!若任由下去,恐朝堂人人自危,国将不国!臣请陛下明察,勿使忠良蒙冤,寒了天下人之心!”
他这一开口,顿时有十数名官员出列附和:
“武怀运所言极是!狄仁杰办案素来严苛,恐有失当!”
“无凭无据,岂可轻信叛徒之言,怀疑宗室亲王?”
“请陛下约束狄仁杰,以安朝局!”
一时间,舆论竟有被扭转之势!武怀运等人巧妙地将焦点从郭鸿瑾、司徒明的谋逆大罪,转移到了狄仁杰的“办案方式”和对亲王的“诬陷”上!
李元芳在殿下听得怒火中烧,拳头紧握。曾泰、张环、李朗亦是愤慨不已。
狄仁杰却依旧平静,待他们声音稍歇,才向御座躬身道:“陛下,臣是否构陷,是否严苛,非凭口舌之争。一切,当以证据为准。”
他转身,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副本,高举过头:“此信,乃从郭鸿瑾密室中搜出,虽未署名,但笔迹、用印、乃至信笺暗纹,经兰台高手比对,皆指向莒州郡王,信中提及‘西南之事,王爷静候佳音’,并承诺‘事成之后,剑南财赋,半数奉上’!请问莒州郡王,作何解释?!”
这封信一出,武怀运脸色瞬间煞白!他没想到狄仁杰竟真的拿到了如此确凿的证据!
百官更是震惊无比,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武怀运身上!
“你…你伪造证据!”武怀运气急败坏,指着狄仁杰,“谁能证明此信是真的?!定是你狄仁杰栽赃陷害!”
“是不是伪造,陛下与三司自有公断。”狄仁杰冷冷道,“此外,臣还有人证!带人证!”
殿外,一名被秘密带入京的剑南观察使府老书吏被带上殿。他跪在地上,颤声道:“小人…小人曾数次见王府长史秘密入府,与郭大人密谈…每次之后,府库便有巨额银钱以各种名目支出…”
“污蔑!都是污蔑!”武怀运彻底慌了神,跪倒在地,“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此定是狄仁杰与这刁民合谋构陷!请陛下为臣做主!”
朝堂之上,乱成一团。支持武怀运的官员与支持狄仁杰的官员几乎要争吵起来。
武则天始终冷眼旁观,此刻猛地一拍御案!
“够了!”
殿内瞬间寂静。
武则天目光如刀,扫过武怀运,又看向狄仁杰,最后落在那些惊慌失措的官员脸上。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岂容尔等狡辩?!”她声音冰冷,“武怀运!你身为宗室亲王,不思报国,反而结交外官,图谋不轨!你太让朕失望了!”
武怀运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武则天继续道:“然,此案干系重大,涉及宗亲,朕需详加核查。即日起,武怀运禁足府中,无朕手谕,不得出入!一应爵禄,暂停供给!待案情彻底查明,再行处置!”
这已是极其严厉的惩罚!虽未立刻定罪,但政治生命几乎宣告终结。
“至于郭鸿瑾、司徒明、裴文清等一干人犯,”武则天声音转厉,“罪证确凿,罪大恶极,着即移交刑部、大理寺,依律严办,决不姑息!”
“陛下圣明!”狄仁杰及一众正直官员躬身齐呼。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心思各异地退出太极殿。这场金殿鏖战,狄仁杰看似大获全胜,扳倒了武怀运这颗大树。但他心中清楚,武怀运绝非最终的黑手,他充其量只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真正的幕后之人,依然隐藏在更深邃的黑暗之中。
而且,女皇对武怀运的处理,留有余地,也透露出复杂的政治考量。
走出太极殿,阳光有些刺眼。李元芳低声道:“大人,武怀运虽倒,但恐其党羽不会善罢甘休。”
狄仁杰望着远处巍峨的宫阙,缓缓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元芳,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你去查一下,今日朝堂之上,有哪些官员跳得最欢,又有哪些人…始终沉默不语。”
“是!”
狄仁杰抬头望天,神都的天空,风云变幻,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他,已身处风暴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