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匠陋居中发现军弩保养油的线索,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为狄仁杰指明了调查武懿宗的潜在路径——军中力量。武懿宗作为权势熏天的亲王,虽无直接兵权,但其门下网罗的江湖奇人、退役军将乃至暗中效力的现役军官,绝非少数。若能找到其调动军中人员参与暗杀(张昌宗案)或间谍活动的证据,无疑将是致命一击。
然而,直接调查武懿宗或其关联的军中人员,无异于火中取栗,极易打草惊蛇。狄仁杰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一个更为迂回而大胆的策略——应邀赴宴。
原来,就在狄仁杰紧锣密鼓调查之际,武懿宗竟主动向狄仁杰发来了请柬,邀其过府赴宴,言称近日偶得前朝书画珍品,素闻狄公博古通今,特请鉴赏,并商讨些许“政务”。
这封请柬,来得恰到好处,又透着几分蹊跷。是武懿宗故作镇定,意图试探?还是他自信满满,认为狄仁杰根本查不到他头上?亦或是,这根本就是一场鸿门宴?
“大人,此宴恐非好意,不如称病推辞。”李元芳担忧地建议。
狄仁杰却微微一笑,捻须道:“元芳,岂不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武懿宗既然主动邀约,老夫若是不去,反倒显得心虚。正好借此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位武懿宗,或许能有所发现。再者,他既以鉴赏书画为名,老夫便与他论道一番,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可是,万一他有所图谋……”曾泰也面露忧色。
“无妨。”狄仁杰镇定自若,“元芳随我同往,你在外策应。武懿宗府虽是龙潭虎穴,但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量他也不敢公然对当朝宰辅如何。况且,老夫自有分寸。”
见狄仁杰心意已决,李元芳和曾泰不再多言,立刻着手准备。李元芳挑选了数名绝对可靠的内卫好手,提前潜入布控,并规划好紧急接应路线。曾泰则加紧梳理所有与武懿宗相关的间接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是夜,王府张灯结彩,一派奢华气象。狄仁杰只带了李元芳一人,轻车简从,来到王府门前。武懿宗亲自出迎,态度热情得近乎夸张。
“狄阁老大驾光临,真是令敝府蓬荜生辉啊!”武懿宗年约四旬,面容白皙,眉眼间带着几分阴鸷与精明,虽笑容可掬,却难掩其久居人上的傲气。
“殿下相邀,老臣岂敢不来。”狄仁杰拱手还礼,神色从容。
二人携手步入府中。宴设于王府后花园的暖阁之内,除了狄仁杰,武懿宗还请了几位附庸风雅的清客相公作陪,丝竹管弦,轻歌曼舞,气氛看似融洽和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武懿宗命人取来数卷书画,请狄仁杰鉴赏。其中确有几分前朝真迹,狄仁杰依礼点评,言辞精当,引得众人阵阵喝彩。然而,狄仁杰的心思并不全在书画上,他暗中观察着武懿宗的言谈举止,以及席间往来侍奉的仆从。
他注意到,侍宴的仆从中,有几人格外精干,眼神锐利,步伐沉稳,不似寻常下人,倒像是身怀武艺之辈。而且,其中一人斟酒时,狄仁杰隐约看到其右手虎口处有厚茧,那是长期握持兵刃留下的痕迹。更巧的是,此人的身形,与张昌宗案中车夫描述的“陌生匠人”有几分相似!
狄仁杰不动声色,继续与武懿宗谈笑风生。武懿宗似乎兴致很高,话题渐渐从书画转向朝局,言语间对西域局势“忧心忡忡”,并旁敲侧击地询问狄仁杰对鸿胪寺案的看法。
“狄公,听闻鸿胪寺周主事死得蹊跷,如今又牵扯出西域间谍,真是多事之秋啊。不知狄公查得如何了?可需本王从旁协助?”武懿宗看似关切地问道。
狄仁杰心中冷笑,面上却一派淡然:“劳殿下挂心。此案虽有些波折,但陛下已命老臣全力查办,相信不久便会水落石出。至于西域之事,自有安西、北庭都护府将士效忠王事,些许跳梁小丑,掀不起大浪。”
武懿宗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随即笑道:“狄公所言极是,是我多虑了。来,喝酒喝酒!”
宴至中途,武懿宗借口更衣,暂时离席。狄仁杰趁此机会,假意欣赏暖阁内的一幅巨大屏风,踱步至窗边,目光迅速扫过窗外。只见后院暗处,似乎有人影快速闪动,行动诡秘。
李元芳也悄然靠近,低声道:“大人,这王府内戒备森严,暗哨不少。而且,方才似乎有信鸽从后院飞出。”
信鸽?狄仁杰心中一凛。在这敏感时刻,武懿宗府中放飞信鸽,是传递给谁?莫非是与潜逃的阿卜杜勒联络?
就在这时,武懿宗返回席间,脸上重新堆满笑容,但狄仁杰敏锐地察觉到他眼神中多了一丝急切与不安。
宴会又持续了约半个时辰,方才散去。武懿宗亲自将狄仁杰送至府门,礼节周到,但告别时,他握着狄仁杰的手,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狄公,神都水深,有些事,看得太清,未必是福。还望狄公保重身体啊。”
这话语中的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狄仁杰坦然一笑:“殿下提醒的是。老臣一生,但求无愧于心,依法办事。至于其他,自有天定。”
回到狄府,李元芳立刻汇报:“大人,我们的人跟踪那信鸽,但对方手法老练,信鸽在空中盘旋数圈后飞入云层,失去了踪迹。”
狄仁杰并不意外:“武懿宗岂是易与之辈。不过,今夜之行,收获已然不小。”他将在宴上的观察——那名疑似军旅出身、虎口有茧的仆从,以及后院的人影和信鸽——告知李元芳和曾泰。
“看来,武懿宗确实心中有鬼。”曾泰道,“那名仆从,极有可能就是参与杀害张昌宗的凶手之一!”
“不仅如此,”狄仁杰目光深邃,“武懿宗宴请我,表面是鉴赏书画,实则是试探虚实,甚至可能想找机会威胁或拉拢。他最后那句话,已是图穷匕见。这说明,我们的调查方向是对的,他已经感受到了压力。”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李元芳问道。
“两条路。”狄仁杰沉声道,“其一,重点监控那名虎口有茧的仆从,设法拿到他参与犯罪的实证。其二,既然信鸽这条线暂时断了,我们就从源头查起。武懿宗与外界联络,必然有其固定渠道。元芳,你设法买通或安插人手,进入魏王府负责采买、通信等环节,看看能否找到其与‘赛尔德驼队’或阿卜杜勒联络的蛛丝马迹。”
“是!末将立刻去办!”李元芳领命。
狄仁杰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是给远在西域的安西都护王孝杰的。信中,他提醒王孝杰注意军中是否有与王府往来密切的将领,并加强对边境的监控,严防阿卜杜勒等人潜逃出境或与境外势力接头。
放下笔,狄仁杰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与武懿宗的正面较量已经开始,这是一场权力、智慧与勇气的角逐。武懿宗树大根深,心狠手辣,但其罪行已然暴露,只要找到关键证据,必能将其绳之以法。
然而,狄仁杰也深知,扳倒一位亲王,尤其是在没有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必将引发朝局剧烈震动,甚至可能牵动武则天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他必须谨慎再谨慎,确保每一步都踩在法理与证据的基石上。
神都的夜,暗流愈发汹涌。狄仁杰知道,自己已没有退路,唯有迎难而上,揭开这笼罩在帝国上空的重重黑幕。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是刀尖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