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年12月的格林尼治宫,寒风卷着碎雪拍打窗棂,壁炉里的火焰却烧得正旺,将伊莎贝尔的侧脸映得通红。她刚哄睡襁褓中才满月的玛丽——婴儿呼吸轻浅,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小的阴影,哪有半分“会说话”的模样?伊莎贝尔指尖轻轻划过妹妹柔软的脸颊,忽然觉得太阳穴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眼前竟凭空浮现出一道淡蓝色的光幕,上面写着“历史修正系统已激活”的字样。
“系统?”伊莎贝尔下意识屏住呼吸,生怕惊醒玛丽。光幕随即展开,左侧是“任务面板”,右侧是“积分商城”——商城里赫然列着“改良型马铃薯种子”“曲辕犁图纸”“蒸汽纺织机原理”,甚至还有“初级火药配方”“单发步枪设计图”,最下方的“未来科技区”里,坦克、飞机的图标泛着灰色,标注着“需100万积分解锁”。而任务面板上,第一条任务便是“说服亨利八世启动议会改革,推动宗教自主化”,奖励积分1000,时限7天。
她穿越到这个世界已整整五年,从最初对着石砖画西班牙王宫的孩童,到如今能在宫墙暗流中稳住心神的公主,从未想过“金手指”会以这样的方式降临。可看着商城里的现代科技,再想想母亲凯瑟琳因流产承受的痛苦、玛丽女大公(如今才十岁,远未到谈婚论嫁的年纪)未来的流亡命运,伊莎贝尔攥紧了拳头——这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是为了让英格兰不再因“继承人”陷入内耗,让那些被命运裹挟的人,能多一分生存的底气。
第二天清晨,伊莎贝尔特意换上了一身深紫色的丝绒礼服,衬得她比同龄人更显沉稳。她径直走向亨利八世的书房,路过走廊时,听见侍女们在议论“沃尔西主教又在和国王商议教廷事务”,心里愈发坚定——必须趁亨利对离婚之事尚未执念深重,趁罗马教廷对英格兰仍有忌惮,先推动宗教自主,再借议会改革削弱贵族势力,为后续的民生改良铺路。
书房门没关严,里面传来亨利的声音:“教廷迟迟不松口,难道真要让英格兰永远没有男性继承人?”伊莎贝尔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亨利正站在地图前,明黄色礼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闪着冷光,看到她进来,眉头微蹙:“你怎么来了?玛丽醒了?”
“妹妹还在睡,”伊莎贝尔走到他面前,没有像往常那样行礼,反而直视着他的眼睛,“父亲,我来是想和您谈两件事——议会,还有宗教。”亨利愣住了,随即失笑:“这些是大臣们该管的事,你一个公主,操什么心?”
“正因为我是英格兰的公主,才该操心。”伊莎贝尔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父亲您担忧继承人,可您有没有想过,为何英格兰的贵族总以‘无男性继承人’为由质疑王权?因为议会被他们把持,税收、兵役全凭他们脸色;您向教廷申请婚姻裁决,可教廷远在罗马,受查理五世牵制,怎会真心为英格兰考虑?”
亨利的笑容淡了下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地图边缘。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可仔细想想,沃尔西多次去罗马碰壁,贵族们私下里对“凯瑟琳无嫡子”的议论,确实像两根刺,扎在他心头。
“你想说什么?”亨利的语气沉了下来。
“我想请父亲下令,重新划分议会席位,让城镇代表、商人阶层进入下议院,削弱世袭贵族的权力;同时,成立英格兰自己的宗教议会,不再受罗马教廷管辖——这样,父亲您的决策,才不会被外人掣肘。”伊莎贝尔语速放缓,目光落在地图上的英格兰疆域,“您要的是继承人,可更需要一个稳固的王国。若议会能为您筹集更多税收,若教会能为您凝聚民心,即便暂时没有王子,英格兰也不会乱。”
亨利沉默了,他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残雪。伊莎贝尔知道,他在权衡——贵族的反对、教廷的震怒,都是巨大的阻力。可她也知道,亨利八世骨子里有着征服者的野心,他渴望的是“绝对王权”,而非仰人鼻息。
“你凭什么觉得,我能推动这些?”亨利忽然转身,眼底闪过一丝探究。
伊莎贝尔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上面是系统自动生成的“议会改革初步方案”——列明了新增席位的分配比例,甚至标注了哪些城镇的商人可优先入选。“父亲,您只需召开一次议会,让沃尔西主教牵头提出方案,再让新入选的代表支持您。至于宗教,您可以以‘教廷干涉英格兰内政’为由,暂停向罗马缴纳贡金,看看他们会不会让步。”
她没有提系统,只将这一切归功于“这些年读的史书与西班牙王室的见闻”。亨利接过方案,逐字逐句地看,手指在“商人代表”几个字上停顿许久——他一直想削弱贵族势力,却苦于没有突破口,而伊莎贝尔的方案,恰好给了他一个理由。
“若我照你说的做,出了乱子怎么办?”亨利的语气松动了。
“我愿以公主的身份担保,”伊莎贝尔挺直脊背,“若贵族叛乱,我随父亲出征;若教廷施压,我去信给外祖父(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让他从中斡旋。英格兰的未来,不该只系于一个王子,更该系于每一个英格兰人的生计。”
亨利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忽然想起她幼时在残雪上画西班牙王宫的模样——那时他只当她是个念旧的孩子,却不知她早已将英格兰的命运装进了心里。他沉默片刻,将方案拍在桌上:“好,我信你一次。三天后,召开议会。”
伊莎贝尔的心猛地落地,眼前的光幕瞬间弹出“任务进度:50%,待议会正式通过改革方案即可完成”的提示。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要利用1000积分兑换改良马铃薯种子,在英格兰北部推广种植,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要借宗教自主化的机会,创办新式学校,让平民子弟也能读书;还要慢慢积累积分,解锁更先进的技术,为十年后的“日不落帝国”打下基础。
离开书房时,她路过母亲的寝宫,听见里面传来凯瑟琳轻柔的歌声。推开门,看见凯瑟琳正抱着玛丽,哼着西班牙的摇篮曲,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们身上,温暖得让人想落泪。伊莎贝尔走过去,轻轻抱住母亲的肩膀:“母亲,以后我们不用再怕了。”
凯瑟琳愣了愣,随即摸了摸她的头发:“傻孩子,怕什么?有你和玛丽在,母亲就什么都不怕。”伊莎贝尔没有解释,只是看着襁褓中的妹妹——这一次,她不会让玛丽长成那个“血腥玛丽”,不会让她因宗教仇恨陷入疯狂;这一次,英格兰的宫墙里,将不再只有暗流,还有希望。
三天后,议会如期召开。当沃尔西主教提出改革方案时,贵族们果然激烈反对,可当亨利八世拿出新增的城镇代表名单,当商人代表们纷纷表示“愿为国王筹集军费”时,贵族们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最终,议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改革方案,同意成立“英格兰宗教会议”,暂停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
伊莎贝尔站在议会厅的角落里,看着亨利八世举起权杖宣布决议,眼前的光幕弹出“任务完成,获得积分1000”的提示。她点开积分商城,毫不犹豫地兑换了“改良型马铃薯种子”和“曲辕犁图纸”——粮食是根本,只有让百姓吃饱饭,后续的改革才能推行下去。
走出议会厅时,寒风依旧凛冽,可伊莎贝尔却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摸了摸脖子上的银十字架,又看了看袖中藏着的种子图纸,忽然想起系统面板上的一句话:“历史的走向,从不取决于命运,而取决于每一个想改变它的人。”
1515年的冬天,格林尼治宫的积雪还未融化,可伊莎贝尔知道,一场属于英格兰的“春天”,已经在暗流之下,悄悄萌芽。而她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缕萌芽,让它长成能遮蔽风雨的大树,让英格兰不再因“继承人”摇摆,让那些被时代裹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