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的时间,在这片硝烟未尽的土地上,仿佛被无限拉长。柳昊静静地伫立着,目光缓缓地扫过眼前排成三队的 77 个士兵。他的内心,此刻就像翻江倒海一般,五味杂陈,那股沉重的感觉,恰似有千斤重担压在胸口,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眼前的这些士兵,模样真是参差不齐。瞧瞧他们,有的手中空空如也,连一件武器都没有,只能紧紧地攥着拳头,那指节因为用力过度,已经泛出了惨白的颜色,仿佛在暗暗地积蓄着全身的力量,就等着在某个瞬间,不顾一切地扑向敌人,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决然,让人动容。再看那些穿着平民衣服的士兵,衣衫上满是泥土和汗渍,斑斑驳驳的,显然是在匆忙之中根本来不及更换。那质朴的布料,在这紧张到近乎凝固的氛围里,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却又无比真实地凸显出他们此刻的仓促与无助。还有一些士兵,腰里插着驳壳枪,枪身偶尔在那微弱的光线下,闪烁出冷硬的金属光泽。然而,即便有枪在身,他们的主人也难掩忐忑之情,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枪柄,似乎那是他们此刻唯一能抓住的一丝安全感。更有一些士兵,双手紧紧地攥着步枪,指关节泛白得厉害,仿佛那杆步枪就是他们最后的依靠,一旦松开,就会失去所有,失去生存的希望,失去战斗的勇气。而在队伍中,还有几位刚刚包扎好的伤员,绷带已经渗着暗红的血迹,那是他们伤痛的证明。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身姿挺拔,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倔强地站立着,眼神中透着一丝绝不屈服的倔强。
看着他们一个个略显邋遢的站姿,以及那迷茫中带着一丝惶恐的表情,柳昊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比谁都清楚,尽管这些士兵刚刚吃了顿饱饭,也亲眼目睹了他们七个人消灭了那么多鬼子的战斗,但之前溃败的阴影,就像一片浓厚的乌云,沉甸甸地笼罩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头,挥之不去。每一次呼吸,仿佛都带着失败的苦涩,那是深入骨髓的伤痛。这些士兵,在过去的日子里,经历了太多的逃亡与损失。无数战友的离去,家园的破碎,让他们心灵上的创伤远远比身体上的伤痕更加深刻。他们太需要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战斗了,一场酣畅淋漓、大获全胜的战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重新赢回属于自己的尊严,找回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荣耀,让那曾经蒙尘的骄傲,再次熠熠生辉。
“马上有鬼子过来,有没有愿意和我们一起打鬼子的?愿意的站到我后面,不愿意的不勉强。”柳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这片小小的空地上回荡开来,仿佛一把重锤,穿透了沉闷压抑的空气。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每一个士兵,眼神中既有满满的期待,又饱含着无尽的鼓励,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相信我,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们一定能战胜敌人。他挺直了脊梁,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等待着士兵们的回应。那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这些士兵的信任,也是对这场未知战斗的一丝期许。
“我愿意!”一个粗犷的声音,如洪钟般率先响起,打破了这份短暂的沉默。那声音中透着一股无畏的勇气,仿佛压抑了许久的力量,在这一刻终于爆发。
“我愿意!”紧接着,另一个声音紧紧跟上,虽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无比坚决。那颤抖,并非是恐惧,而是对即将到来战斗的激动,以及对复仇的渴望。
“我愿意!”……呼喊声此起彼伏,从最初的零星几个,到后来汇聚成一片激昂的浪潮。士兵们纷纷挪动脚步,眼神中的迷茫渐渐被坚定的决心所取代。那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仿佛燃烧的火焰,要将所有的敌人都烧成灰烬。
一声声坚定的回应,如汹涌的潮水般涌起。士兵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站到柳昊的身后,他们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复仇的誓言上。就连那些伤员,也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咬着牙,倔强地加入到队伍之中,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那略显疲惫的身影,此刻却透着一种不屈的意志,仿佛在向整个世界无声地宣告:宁死不屈,绝不向敌人低头。
柳昊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他从这些士兵的身上,看到了“宁为战亡,不为所屈”的伟大牺牲精神。在这片已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勇敢无畏的士兵,何愁打不了胜仗?何愁不能将那可恶的鬼子彻底赶出国门?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往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士兵们的忠诚与勇敢,让他的眼眶微微发热,心中也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谁愿意做亡国奴?谁又愿意做任人欺凌的二等公民?柳昊的心中涌起一阵悲愤。在部队撤退之后,鬼子的暴行简直令人发指。他们将营房外面那些没有来得及撤退的部队家属二百多人,残忍地烧杀抢掠。那些无辜的生命,在鬼子的屠刀下被无情剥夺。妇女儿童的哭喊声,仿佛还在风中回荡,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而战士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因为没有弹药,无力阻止,那份无奈与愤怒,深深地埋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他们只能无奈地追赶部队,满心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打回来,为那些死去的亲人、战友报仇雪恨。那份压抑已久的怒火,在他们的胸膛中熊熊燃烧,就等着一个爆发的机会。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又有谁会错过呢?柳昊并没有说出鬼子的具体人数,也没有透露自己的作战计划。他就是想看看这些士兵的态度,想试探一下他们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决心究竟有多少。他要考验他们在这生死关头,是否还能坚守自己的信念,是否真的能够担起复仇的重担,为了国家,为了亲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柳昊缓缓地转过身,再次看向又排成三排的士兵。此刻的他们,一个个涨红了脸,那是激动,也是兴奋。眼神中透着坚毅,双手紧紧地握成拳,汗水从额头不断滑落,却丝毫掩不住那份昂扬的斗志。在他们眼中,即将奔赴的似乎不是一场残酷到极致的战斗,而是一场充满荣耀的伟大征程。柳昊坚信,经过这场战斗的洗礼,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精兵强将,成为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他们的名字,也必将被历史所铭记,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
柳昊的目光,落在了两个班长和一个年轻的排长身上。他们没有丝毫的傲气,直接站在队伍中间,与普通士兵并肩而立,姿态谦逊而坚定。看到这一幕,柳昊心中暗自点头,觉得他们应该是可造之材。估计他们看到自己七个人竟然杀了二百多鬼子,心中满是敬佩,所以才放下了身段。即便如此,他们的这种行为也是值得尊重的。毕竟,虽然自己这场战斗打了胜仗,但大家本质上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的士兵。而且,排长让自己当代理排长,那还没有被正式确认呢。不过,他注意到排长眼神中的敬意,这让他更加确信,这个队伍的核心是稳固的,大家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机枪手站出来。”柳昊高声说道,他的声音简洁有力,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命令,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话音刚落,六个人迅速而果断地走了出来,其中包括那个排长、一个班长和一个穿着百姓服装的人。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训练有素的纪律性。在这紧张的时刻,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而他们的表现,无疑给这场战斗增添了一份信心。
“报告你们的部队番号?”柳昊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们,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深知,在这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用不明不白的人,必须确保每一个参与战斗的人都可靠。他的眼神如刀锋般扫过每个人的脸庞,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异样。他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回答,心中暗自思忖:这场战斗,容不得半点闪失,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东北独立军 7 旅 619 团机枪连中尉副连长王岳御。” 那个穿着百姓服装的人说道。尽管肥大的服装遮住了他的身体,但柳昊还是敏锐地感觉到他受了不小的伤。那微微颤抖的声音,以及略显虚弱的站姿,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的伤痛。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定地站在这里,为了战斗,为了国家,毫不退缩。
“东北独立军 7 旅 621 团 2 营 3 连 1 排少尉排长张本润。” 那个排长声音洪亮地报告说,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军人的英气,那是历经战火洗礼后依然不减的骄傲。
“619 团机枪连 2 排三班班长王震霆。” 那个班长干脆利落地说道,身姿挺拔,尽显军人本色。那简洁的回答,坚定的语气,无不彰显着他的自信与果敢。
“619 团机枪连 2 排三班机枪手李忠。”
“619 团机枪连 2 排一班机枪副射手王兴宁。”
“619 团机枪连 2 排弹药手柳泽,报告,虽然我是弹药手,机枪打的比射手都好。”
柳昊看向副连长,只见那个副连长向他微微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肯定。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传递出的是战友之间的信任与默契。
“有没有有过侦察经验的?请站出来。” 柳昊继续询问道,他的目光在人群中快速扫视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此时,离鬼子到来的时间越来越近,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合适的人选都可能成为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这场战斗,就像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个棋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他,柳昊,必须找到最合适的棋子,摆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才能赢得这场艰难的战斗,为这些士兵,为这片土地,为国家,带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