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海听完柳昊这番洞察秋毫又极具操作性的指示,不由得心头剧震,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升,额角竟微微沁出了冷汗,手指也不自觉地紧握成拳,仿佛要抓住那份迟来的警醒。他这才惊觉,自己长久以来专注于情报的收集传递,在据点本身的防御和人员安全保障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足以致命的疏忽!回想起那些可能因疏忽而牺牲的同志,他背脊发凉,眼中闪过一丝自责。他望向柳昊的目光中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声音带着后怕的诚恳,还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柳昊同志,你说得太对了!你不点醒我,我还真没意识到这防护漏洞如此致命!我们所有的情报点,都必须参照这个标准来强化安全措施!对于那些确实不具备挖掘地道或构建有效防御条件的情报点,宁可放弃,另寻他处!人员的安全,必须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你这番指点,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啊!”他深深吸了口气,感到肩上责任的分量又沉重了几分,仿佛背负着无数生命的重担。
柳昊的目光越过周玉海的肩膀,投向眼前这座在夕阳下略显陈旧破败、却承载着无数希望与使命的客栈。残阳如血,映照在斑驳的墙面上,风吹过破旧的窗棂,发出轻微的呜咽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他心中的那幅战略蓝图,正随着两人的深入交流而变得愈发清晰、具体,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中勾勒成形。“说谢字就见外了,玉海。当务之急,是你这边的情报网络要立刻着手,对现有人员进行严格的、全方位的考察,剔除不可靠分子,并立即展开系统化的培训——从情报收集、传递技巧、密码使用到基础防卫,一样都不能少!”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强调着紧迫性,“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东北的每一个重要城市,至少建立两个稳固可靠的情报点!就以你这里为基础,我们可以分批推进,每次选定十个城市向外辐射布置。”柳昊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审视一幅无形的战略地图,“至于点的选择,我考虑两种模式最为稳妥隐蔽:首选是客栈,其次就是棺材铺。”他看着周玉海,详细解释其深意,“客栈,人来人往,鱼龙混杂,便于信息的自然传递和广泛收集,是情报流通的理想场所;而棺材铺,”他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特殊的意味,“看似晦气,实则极妙。一来可以巧妙地藏匿缴获的武器、药品等重要物资,二来那些棺椁、夹层,更是隐蔽作战人员、进行短暂潜伏的绝佳场所。至于更深入、更高级的情报获取渠道,”柳昊的眼神变得深邃莫测,仿佛穿透了时空,“那是下一步需要精心谋划的事情了。”他的脑海中,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个这样的点如星火般在东北大地上悄然亮起,交织成一张无形却坚韧的情报巨网。他无比清醒地认识到,构建这张网,是抗击日寇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而其中的每一步决策、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联着无数同志的生命和斗争的成败。
“对于这两个情报点,要选好地址,要考虑进入和撤退方便,始终将情报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一旦有意外及时上报,采取营救措施。对于这些情报点的建立你比我有经验,不能出然意外,不然就会引起特务的注意,你可以找一些老店采取派人进入做工、入股或收购的办法,人员尽量选用当地的人,这样更不易暴露。我们要搜集各地的资源集中情况、鬼子驻军情况和倭国官银情况。他们抢我们的,我们也抢他们的,同时消灭他们,积少成多,壮大我们自己,削弱敌人。”柳昊的语气愈发激昂,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仿佛已经看到了日军在他们的步步紧逼下节节败退的场景,胜利的曙光在远方闪烁。
周玉海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心中对柳昊的敬佩又多了几分,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他深知柳昊所言极是,这些情报点就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利刃,随时能给予日军致命一击,每一个点都是斗争的火种。
“我们现在有车,一夜跑三百公里都没有问题,以后多集中在外地搞活动,你的情报点应该先建立起来。山上的人员履历表估计已经搞好,需要尽快审核。你可以选择一些年龄大的、战术做不好的和没有不良嗜好的人进行培训,这样能快速组建核心团队。你抓紧拿个方案和预算,到时候开会先研究,时间不等人。”柳昊继续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回荡在寂静的房间中。
柳昊微微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思索着更长远的计划,眉头微蹙,接着说道:“趁现在各地反抗倭军侵略还没有达到顶峰,我们先期派出的人员到各大城市收购一些产业,我们不收购,鬼子就会收购。这个事情我准备让楚俊林来做,他很有经商头脑,经验丰富,能确保万无一失。现在是我们布局的好时候,错过就再难挽回。”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时间紧迫,每一刻都不容浪费。
“殷大虎的产业,回去问他那抢过来的老婆,她们或许知道细节,毕竟她们曾亲历。平时只有大当家的和二当家的知道。想起来了,二当家还有一个账房先生,姓孙,是个落魄书生,被二当家聘为账房先生,他心思缜密,记录详尽,他现在应该还在抚顺那边的煤矿,或许能提供宝贵线索。”周玉海突然想起什么,激动地说,语速加快,脸上泛起兴奋的红晕。
柳昊眼睛一亮,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身子微微前倾,急切追问:“谁认识他?联系上他,就能打开突破口。”
“周锐认识,每次上山必经我们客栈,两人交情不错,周锐为人可靠,办事稳妥。”周玉海迅速回应,声音中带着十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