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岛的沦陷很快传到九州,然后传到西国,乃至整个倭国。
倭国全国皆惊。
时值幕府将近足利义持本就对大明不报有好感,听闻此事,立马遣使直奔石见。
而此时郑和正与几名工部官员和水师将领,对着刚刚绘制完成的大森银山详细矿脉图,商议着后续的开采和运输计划。
银矿的惊人储量让所有人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就在这时,一名亲随神色紧张地快步走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并呈上了一份来自九州探子的密报。
郑和接过密报,起初还有些不以为意,但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什么?!大明军队攻占了对马岛?!鸡犬不留?!”他失声低呼,声音都变了调。
这消息太过骇人听闻!对马岛是倭国领土,虽然靠近朝鲜,但大明从未对外宣称过要对倭国动武啊!
陛下就算要动手,怎么可能不通知自己这支就在倭国眼前的舰队?而且手段如此酷烈,直接就是灭岛式的攻击?
他立刻意识到事态严重,马上下令:“快!召集所有随行高级军官和文官,立刻到旗舰议事!”
很快,宝船舰队的主要将领、副使、以及负责勘矿的工部官员齐聚旗舰议事厅。当郑和沉着脸将密报内容公布后,整个议事厅瞬间炸开了锅!
“这这怎么可能?!”
“朝廷对我们隐瞒了出兵计划?”
“不对啊!若是朝廷大军行动,粮草后勤调动必然浩大,我们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收不到!”
“难道是朝鲜那边的大军擅自越界进攻?”
“可这‘鸡犬不留’也太过,这不像王师的作风啊!”
众人议论纷纷,脸上都写满了震惊、疑惑和一丝不安。
他们这支舰队奉旨来倭国“宣慰”和勘矿,虽然态度强硬,控制了银矿区,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着外交层面的克制。
现在突然传来大明军队袭击并屠戮倭国岛屿的消息,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步骤,也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极其尴尬和危险!
郑和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
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支出现在对马岛的“明军”极其可疑!
行动风格、出手时机都透着诡异。但他手里没有任何证据。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猜测纷纷之际,舱外传来通报:“报——!提督大人!倭国幕府使者,以及附近几位守护大名的使者,一同乘船前来,要求面见提督大人!看其神色,极为愤怒!”
来了!兴师问罪的来了!
议事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郑和身上。
郑和深吸一口气,知道躲是躲不过去了。他迅速权衡利弊:
如今对马岛被“明军”攻击是事实,无论那支军队是真是假,倭人都会把这笔账算在大明头上。
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绝不能放弃,这是陛下志在必得之物。
朝鲜发生的事情他虽然细节不详,但也有所耳闻,看来倭国确实脱不了干系。
此刻示弱解释,反而显得心虚,可能让倭人得寸进尺,甚至威胁到舰队安全。
既然如此……
郑和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猛地一拍桌子,朗声道:“诸位!倭人包藏祸心,勾结逆匪,侵我藩属,其罪已彰!如今又派使者前来,无非是恶人先告状,试图狡辩!”
他扫视众人,语气变得无比强硬:“我等乃天朝使者,代表陛下颜面,岂容倭奴质问?!传令!让倭国使者上船!本督倒要看看,他们有何说辞!”
很快,几名身着倭国官服、面色阴沉中带着愤怒的使者被引进了议事厅。
为首的幕府使者刚一行礼,便迫不及待地用生硬的汉语质问道:“上国提督大人!我国对马岛突遭不明军队袭击,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有幸存者称,袭击者打着明国旗帜!”
“请问提督大人,此事是否与天朝有关?天朝此举,意欲何为?!莫非真要与我倭国开战不成?!”
若是平时,郑和或许还会虚与委蛇一番。
但此刻,他心中有底,有怀疑,更有来自朝鲜事件的怒气,当即脸色一沉,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使者此言差矣!本督正要问你倭国!”
他声音洪亮,气势逼人:“你倭国勾结大明逆匪建文,侵扰朝鲜,杀戮无数,更是在大明沿海为非作歹多日!此事,你倭国还未做解释?!”
“我大明皇帝陛下宽仁,念尔等或不知情,特派本督前来查问,尔等非但不思悔改,配合调查,反而在此质问天朝?!”
“对马岛之事,本督尚未查明!但即便真有其事,想必也是你倭国倒行逆施,激怒天朝将士所致!尔等不去反省自身罪责,反而来此咆哮公堂,真是岂有此理!”
郑和一顿义正辞严的反问和斥责,直接把倭国使者给骂懵了!
他们没想到郑和不仅不解释,反而态度如此强硬,直接把朝鲜的屎盆子扣了回来!
“你...你...朝鲜之事,与我倭国何干?建文之事,更是无稽之谈!况且大明沿海之事,我国上任将军已做赔偿道歉!”使者气得脸色通红,结结巴巴地反驳。
“无稽之谈?”郑和冷笑一声,“若无勾结,侵占朝鲜的难道是蒙古人吗?若无勾结,石见银矿之事,为何隐瞒不报,待我天朝发现才狡辩?尔等倭人,背信弃义,蛇鼠两端,真当我大明可欺吗?!”
“今日尔等来得正好!本督正式告知尔等:石见银矿,乃天赐大明之物,由我天朝接管开采!至于对马岛之事,及朝鲜之事,尔等需立刻给出令大明满意的交代!否则...”郑和目光冰冷,威胁之意不言而喻,“休怪本督麾下战舰火炮无情!”
说完,他根本不给倭国使者再辩解的机会,直接一挥手:“送客!”
倭国使者被郑和这番强硬的“倒打一耙”气得浑身发抖,却又被明军士兵“请”出了议事厅。
看着使者狼狈离去的身影,议事厅内的明朝官员们面面相觑,既感到解气,又觉得有些...过于刺激了。
郑和深吸一口气,对众人道:“事已至此,再无转圜余地。立刻加强戒备,所有战舰进入临战状态!同时,八百里加急,将此处情况奏报陛下!倭国之事...恐怕真的要变得有意思了。”
他知道,自己这把火,算是彻底烧起来了。接下来,就看南京那边的陛下,如何决断了。
而对马岛那支神秘的“明军”,到底是谁?郑和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