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办事利索,当天下午就把材料送到了区国营资产管理局。
姜晓荷在家等消息,心里有数,这事不会这么顺。
果然,三天过去了,连个回音都没有。
第四天上午,王主任来了,脸色不太好看。
“晓荷同志,材料是交上去了,可钱科长那边……”他叹了口气,“说是程序复杂,需要研究研究。”
姜晓荷听出来了:“王主任,您直说吧。”
王主任压低声音:“钱科长暗示我,让我别管这事。他说这事牵扯太大,不是咱们街道办能掺和的。”
姜晓荷笑了:“牵扯太大?我看是赵家的手伸得太长。”
王主任没接话,只是叹气。
陆铮倒了杯水递给王主任:“钱科长儿子今年多大了?”
王主任一愣:“你怎么知道他有儿子?”
“听说的。”陆铮语气平淡,“还听说他儿子想进区机械厂当正式工,托了不少人,一直没办成。”
王主任的眼睛亮了一下,又暗下去。
“就算知道这个,也没用啊。机械厂的名额,可不是谁都能插进去的。”
陆铮没说话,只是看了姜晓荷一眼。
姜晓荷明白了。
送走王主任后,她坐在院子里,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着。
“钱科长压着材料不动,咱们就让他动不了。”
陆铮挑眉:“怎么动?”
姜晓荷站起来:“让百姓帮咱们动。”
她转身喊忠叔:“忠叔,您出去一趟,把咱们计划书里的事,跟街坊们说说。”
忠叔愣了:“说啥?”
“就说姜记要是接手了赵家菜馆,菜价能便宜一半,服务也好,还能解决十个待业青年的工作。”姜晓荷笑了笑,“您就这么一说,别的不用管。”
忠叔懂了,拍拍胸脯:“得嘞!”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不到半天,整条胡同都炸了锅。
“真的假的?菜价能便宜一半?”
“那可是国营菜馆啊,要是真便宜了,咱们也能去吃顿好的了!”
“还能解决待业青年的工作?我家那小子正愁找不着活儿呢!”
街坊们越说越激动,纷纷跑到姜晓荷门口打听。
姜晓荷也不藏着掖着,把计划书的内容挑重点说了一遍。
百姓听完,眼睛都红了。
“晓荷同志,你这是给咱们老百姓办实事啊!”
“就是!赵家菜馆那破地方,菜又贵又难吃,早该换人了!”
“区里要是不批,咱们就去找他们说理去!”
姜晓荷心里一笑,嘴上却说:“别,这事得等上头批,咱们得讲规矩。”
但人心这东西,一旦点燃了,就按不住了。
消息传到赵山河耳朵里,他气得把茶杯都摔了。
“好你个姜晓荷,居然敢煽动百姓!”
他立刻叫来赵四:“去,把那些在联名信上签字的人,一个个警告一遍。告诉他们,再敢多嘴,连工作都保不住!”
赵四领命出去。
第二天,赵四带着几个壮汉,挨家挨户敲门。
他们的手段简单粗暴,要么威胁,要么恐吓。
“王大爷,您在联名信上签字的事,我们赵老板知道了。您可得想清楚,您儿子在供销社上班,要是得罪了赵家,这饭碗还保得住吗?”
“张婶,您家孙子不是想进棉纺厂吗?这事啊,还得赵家帮忙。您要是再瞎掺和,这事可就黄了。”
街坊们被吓得不轻,但也有硬气的。
李大爷是个退伍老兵,脾气倔。
赵四上门时,他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李大爷,您在联名信上签字了?”赵四皮笑肉不笑。
李大爷抬眼看他:“签了,怎么着?”
赵四脸一沉:“大爷,您这是跟赵家过不去啊。您孙子不是在区里当临时工吗?要是赵家一句话……”
“你威胁我?”李大爷猛地站起来,拐杖往地上一杵,“老子当年在战场上连子弹都不怕,还怕你赵家?”
赵四没想到老头这么硬,脸色难看。
他身后的壮汉上前一步,想吓唬吓唬老爷子。
结果李大爷一拐杖挥过去,壮汉没防备,被打了个趔趄,往后一退,撞倒了李大爷。
老爷子年纪大了,身子骨不硬朗,这一摔,直接躺地上起不来了。
院子里顿时乱了。
李大爷的儿媳妇冲出来,看到老人躺地上,当场就哭了。
“你们干什么!打人了!”
赵四脸都白了。
他知道这次捅大篓子了。
周围邻居听到动静,纷纷围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
“赵家的人打人了!”
“还有没有王法了!”
赵四想解释,但根本没人听。
他灰溜溜地带着人跑了。
消息很快传到姜晓荷耳朵里。
她立刻提着鸡蛋和麦乳精,去了李大爷家。
李大爷躺在床上,腿摔伤了,正疼得龇牙咧嘴。
姜晓荷进门,先把东西放下,又蹲下身子,握住老人的手。
“李大爷,您受苦了。”
李大爷摆摆手:“没事,就是摔了一跤。”
“大爷,您放心,这事我记下了。”姜晓荷认真地说,“要是我能接手那个餐馆,您孙子的工作,我优先安排。”
李大爷的儿媳妇眼睛一红:“晓荷同志,你这话我记住了。”
姜晓荷又说:“大爷,您这伤得去医院看看。医药费我出,您别跟我客气。”
李大爷想拒绝,但姜晓荷已经掏出钱塞到他儿媳妇手里。
“大爷,您是为了支持我才受伤的,这钱我必须出。”
李大爷看着她,眼眶红了。
“好孩子,你这份心,我领了。”
姜晓荷又坐了一会儿,临走时,她低声对李大爷的儿媳妇说:
“嫂子,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您去找其他被赵家威胁过的街坊,大家一起,去区里讨个说法。”
儿媳妇一愣:“去区里?”
“对。”姜晓荷点头,“老百姓的事,上头得管。”
儿媳妇咬咬牙:“行,我去找!”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区国营资产管理局门口,突然涌来一大群人。
有老人,有妇女,还有年轻人。
他们手里举着纸,纸上写着“还我公道”“赵家欺人太甚”。
钱科长刚到单位,看到这阵势,腿都软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大爷的儿媳妇站出来,声音洪亮:
“钱科长,我们是来讨说法的!赵家的人打伤了我家老人,还威胁我们不让说话!这事你们管不管?”
其他人纷纷应和:
“对!赵家菜馆经营不善,姜记想接手,你们为啥不批?”
“姜记承诺给老百姓办实事,你们为啥压着材料不动?”
“是不是赵家给你们塞钱了?”
钱科长额头冷汗直冒。
他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