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正屋内烛火通明,家人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大半夜,白青青实在熬不住困意,在大哥白瑾温暖的怀抱里,渐渐进入梦乡。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讨论,白家人一致认为,绝不能低于五成,他们坚信自家酱油的价值不凡,值得多要分成。
好在白青青睡得香甜,没有听到这个结果,要是她醒着,非要惊掉下巴。在白青青看来,能拿到四成,就是意外之喜,三成才符合常理,家人的想法,与白青青地想法相差甚远。
翌日清晨,薄雾未完全散去,给整个古槐村蒙上一层朦胧的轻纱。云霜和秋月开始做腐竹,动作娴熟而默契。一旁周诗帮忙打下手,三人有条不紊的忙碌着,热气腾腾的蒸汽里,充满生活的气息。
白青松将牛车赶到门口,把腐竹小心翼翼的放到牛车上,然后吆喝着牛,朝着云台镇的方向驶去,身影在晨光中渐渐远去。
与此同时,五个小子围坐在一起吃完早饭,背着书袋,结伴前往私塾,一路上欢声笑语。
白青山与白青峰准备前往云台山砍柴,他们把骡车直接拉到山脚下,骡子站在一旁悠闲的吃着青草。兄弟二人手持斧头,干劲十足开始砍柴。砍得柴堆成小山一般,随后用骡车一趟趟拉回家。
清晨阳光轻轻洒进屋内,白月月走到床边,她轻声呼唤着:“青青妹妹,起床啦!”
白青青揉了揉惺忪睡眼,慢悠悠起身,简单洗漱后,来到饭桌前,早饭是一盘凉拌腐竹,一盘炒青菜,一个大白馒头,一碗小米稀饭,白青青吃得满足。
吃完早饭后,白青青和才月月手挽手出门,往何奶奶家走去。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到何奶奶家,她们进屋。
何奶奶在屋内等着,针线和绣布摆放整齐,她们打完招呼,开始穿针引线,认真的学刺绣,何奶奶在一旁悉心教导。
刚穿越过来时,白青青被家人整一个头两个大,爹爹整日就知道打牌,娘亲蛮不讲理,还非常喜欢八卦,三个哥哥调皮捣蛋,白青青满头黑线,对未来日子很是担忧。
不过相处一段时间后,白青青惊喜的发现,爹爹竟然不打牌,三个哥哥也变得听话懂事,唯有娘亲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么喜欢八卦,有个风吹草动,就凑上去打听。
虽然他们对外人不好,但是对家人掏心掏肺的好,对外人来说,他们是欺负人的坏人;但对家人来说,他们都是最爱你的人。
周瑶死死盯着白青青和白月月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啐了一口,气鼓鼓的嘟囔着:“哼,不就是学刺绣,有什么了不起,这俩笨蛋,我看她们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出个名堂来。”
周瑶也想跟着何奶奶学刺绣,求白青青帮忙,她非常不乐意。一想到何奶奶的性子,周瑶知道根本没有学刺绣的机会。如今看着白青青和白月月去学刺绣,周瑶的嫉妒之火,在心底横冲直撞。
白悠悠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眼中满是欣赏,语气凉凉的说道:“青青的刺绣真是绝了,何奶奶夸她的绣品有灵性,针法走线间,仿佛有灵性一般,每一针都恰到好处,看一眼都让人挪不开眼。”
周瑶听到身后传来声响,心里“咯噔”一下,回头发现白悠悠站在不远处,显然听到自己说的话,瞧见是白悠悠。
周瑶脸上的惊慌失措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不屑。在她看来,二房的人向来都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周瑶平日里欺负习惯了,压根不把白悠悠放在眼里,周瑶下巴微微上扬,鼻孔朝天,满脸倨傲,似乎在挑衅白悠悠,看她能拿自己怎么办。
白悠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目光中带着几分玩味,轻飘飘地说道:“要是轻轻知道有人骂她笨蛋,不知她会如何做呢?”
周瑶一听这话,脸“唰”的一下,变得铁青,气的浑身哆嗦,她半天才结结巴巴挤出一句:“白悠悠,你真是好样的呀!”
周瑶心里一紧,想到白青青恐惧爬上心头,如今她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任周瑶拿捏的软柿子。周瑶盼着在白家过好日子,要是得罪白青青,被扫地出门,往后的日子可就惨了。
这么一想,周瑶满心不甘,只能压下心中澎湃的怒火,狠狠瞪了一眼白悠悠,气哼哼地一甩袖,快步离开,不敢再多说一句。
晌午时分,骄阳高悬,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古槐村的宁静。一辆豪华气派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身雕梁画栋,在阳光下泛着华贵的光泽。
马车里杨六郎和刘启铭相对而坐,赶马车的是栓子,他稳稳握着缰绳,神情专注的赶着马车。相比刘启铭坐的马车,杨六郎的这辆马车,更是奢华无比,周身散发着让人无法忽视的豪华。
这马车一进村,成了全村人的焦点,他们都是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投来好奇的目光。小孩子们眼中满是好奇与渴望。
在农村能瞧见一头牛,一头毛驴,或者一头骡子,就已经是稀罕事。如今看到如此健硕的骏马,孩子们哪能不动心,他们都是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摸一把威风凛凛骏马。
村口大槐树下,村民们围在豪华马车和高头大马周围,他们眼睛都看直了。
欧叶眼睛瞪得溜圆,满是惊叹,脱口而出:“这马车真好看,比云台镇上的马车还要豪华,那雕花,那装饰,精致得不像话,坐在里面肯定舒坦得很。”
段守田背着手,端详着马车,若有所思的说道:“不知这马车里坐的是什么人,瞧这阵仗,肯定是富贵人,咱普通老百姓,哪能有这般派头,指不定城里来的大老爷。”
秀娥挤到人群前面,一边张望着马车,一遍说道:“你们说这马车是来谁家,没听说我们村那一家,有如此富贵亲戚。难不成是村里谁在外面发大财,衣锦还乡,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伸长脖子试图往马车里看;有人交头接耳,分享着自己的猜测;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兴奋地叫嚷着,整个古槐村因这辆马车,变得热闹非凡。大家满心好奇,急切的盼望着知道,他们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