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还没停,顾轩的手指已经动了。
他没回舱,直接拐进侧廊的小指挥室,门一关,防水芯片插进离线终端。屏幕亮起的瞬间,林若晴的声音从耳机里钻出来:“音频残片只能恢复七秒,声波有干扰,但……这频率不对劲。”
“放。”
她按下播放键,一段沙哑的男声断断续续响起:“……不是爆炸……是释放……007活下来了……他们把人当培养皿……市政厅地下三层……基因舱还在运转……”
话没说完,信号就断了。
顾轩盯着波形图,眉头拧死。这声音像是从井底传上来的,带着金属共振的颤音,可频谱分析结果跳出来时,他的脊背一凉——和三十年前化工厂事故报告里失踪研究员的语音样本匹配度高达91.6%。
人都死了,谁在打电话?
“所有记录设备的数据全被清了。”林若晴喘了口气,“只有我腕表因为断电躲过一劫。现在系统也锁了,调不出‘240号事故’的原始卷宗。”
“那就别走正路。”顾轩拔出芯片,转身拉开抽屉,翻出江枫留下的那支旧U盘,接口锈得发黑。他用力插进读卡器,屏幕闪了一下,跳出一行字:【输入密钥:为人民服务】。
他敲下回车。
文件夹弹出来,全是加密通讯协议的备份,最后一个命名为“午夜线路”——市长秘书处内部未注销的应急通道,江枫生前唯一没交出去的权限。
“我来发。”顾轩点开发送界面,敲字:我们收到你们的声音。
发送成功。
三分钟后,终端震动,一封匿名回信自动下载完成。附件是一段十秒的音频。
他点开。
依旧是那个沙哑男声,这次清晰了些:“别信档案……印章之下,都是假的……找刀……它会写字。”
然后又是信号中断。
林若晴倒抽一口冷气:“他在说江枫的美工刀?那玩意儿不是陪葬了吗?”
“有人把它拿出来了。”顾轩站起身,眼神沉到底,“去证据室。”
市局临时证据库,凌晨两点十七分。
铁柜打开,那把银灰色美工刀静静躺在证物袋里,刀身冰凉,刻痕还是《出师表》的片段。顾轩戴上手套取出来,放在桌上。
没人说话。
监控屏幕角落的时间跳到三点整。
突然,刀尖轻轻一震。
像被人捏住笔杆,开始缓缓移动。
林若晴猛地凑近:“它自己在动!”
刀尖划过桌面,在灰尘上留下一道细线,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写完这句,停顿两秒,继续延伸:
印章之下,皆为谎言。
两人僵在原地。
顾轩立刻掏出手机,调出刚才拍摄的档案照片——那些盖着“莫谈国事”钢印的文件。他打开紫外线灯扫过去,印泥底下果然浮现出淡黄色微缩字迹。
全是名字。
李振华、王淑芬、赵德海……三十多个研究员的名字,还有一串串境外账户编号,转账时间集中在爆炸前三个月。
“封口费。”林若晴咬牙,“这些人不是失踪,是被买通后灭口。”
顾轩翻到下一页,手一顿。
报告末尾附了一张手绘结构图,标注着市政厅地下三层的布局。中央区域画着六个圆形舱体,写着:“Yh-09项目·意识同步实验平台”。旁边备注:实验体007具备完整记忆继承能力,建议纳入城市应急响应体系。
“秦霜……根本不是意外幸存。”顾轩声音压得很低,“她是计划内的产物。那场爆炸,是为了激活她。”
林若晴猛地抬头:“所以她后来那些反常行为——唱童谣、胸针投影、突然昏迷……都不是精神病发作,是程序启动。”
“对。”顾轩合上文件,“有人在用她的脑子控制污染路径。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市政厅那次‘事故’。”
他重新看向桌上的美工刀,刀尖又动了一下,似乎还想写什么,却只划出半道弧线,停住了。
“它累了?”林若晴问。
“不。”顾轩摇头,“是信息量太大,它需要时间解析。江枫刻的不只是字,是某种触发机制,只有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现新内容。”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查原件。”顾轩抓起外套,“你爸当年管市政建设,退休的老档案员里有没有信得过的?”
“有。周伯,干了一辈子,去年被逼退的,说是‘健康原因’。”
“带他进去拍几页关键档案,别联网,别留痕迹。”
“今晚?”
“越快越好。天亮前必须拿到。”
午夜十二点四十三分,市档案馆b区地下库房。
林若晴蹲在角落望风,周伯戴着老花镜,一手举手电,一手翻档案。纸页翻动的声音轻得像呼吸。
“找到了。”他低声说,“‘240号事故技术评估报告’,原件。”
林若晴凑过去,手机开启静音拍摄。
第一页写着常规调查结论:燃气泄漏引发爆炸,无人员生还。
翻到第三页,情况变了。
“人体组织残留检测显示,现场存在非自然基因重组痕迹……实验体007号脑电波活跃度异常升高……推测其在爆炸瞬间完成意识跃迁……”
再往后,一张照片贴在文件中间。
昏暗的地下室内,躺着六具连接管线的人体,编号从001到007。其中007的位置空着,但地面有拖拽痕迹。
备注栏写着:主体意识转移成功,载体进入休眠状态,等待环境触发。
“我的天……”林若晴手指发抖,“这不是灾难现场,是实验室。”
周伯脸色发白:“这些文件本该销毁的。宋书记临终前亲自盖了‘莫谈国事’章,说谁动谁负责。后来每年都有人来复查,确保没人敢翻。”
“宋安萍她爸?”林若晴眯眼,“难怪这些年没人敢提这事。”
“拍完赶紧走。”周伯催促,“我听见电梯响了。”
两人迅速收设备,沿消防通道撤离。
回到指挥室已是凌晨四点。
顾轩一页页看扫描件,眉头越锁越紧。最后他停在一张财务明细上,指着其中一笔跨境转账记录:“这笔钱,经由太平洋联合物流的子公司转出,收款方是第七区国际协调署的离岸账户。时间,正好是爆炸后第七天。”
“又是他们。”林若晴冷笑,“核废料、基因实验、权力清洗……全是一伙人在操盘。”
顾轩把所有资料打印出来,一份份放进牛皮纸袋,贴上标签。
最后一份,他单独锁进保险柜,钥匙攥在手里。
窗外天光微亮,屋里只剩他一个人。
桌上的美工刀又震了一下。
他低头看去。
刀尖缓缓抬起,对准天花板,像是在指向某个看不见的位置。
然后,一笔一划,写下三个新字:
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