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白,梁栩嫣这样喊她,并非真的连她的姓也记不住,而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她这个实习小护士的鼓励、期许和一种姐妹间的亲昵。梁栩嫣是希望她,能像真正的林巧稚院士那样,怀有一颗仁爱、慈悲、坚韧的“悬壶圣母心”,在护理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这个小小的昵称,就像她们合租小屋里的一个温馨暗号,承载着梁栩嫣对室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也成为了这两个在异乡相互依偎、努力生活的年轻女孩之间,一道温暖而独特的羁绊。在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一隅,她们的小屋,因这份超越血缘的姐妹情谊,而显得格外明亮温暖。
在武陵市这座对于她而言完全陌生的城市里,吴巧雅的生活圈子其实非常狭小。远离了川西乐山脚下那个熟悉的寨子,她的世界仿佛骤然收缩。除了医院科室里那些因工作而结识、关系或近或远的同事,以及几位因长期住院而渐渐熟悉的病患家属外,在这千里之外的他乡,她真正能称得上“熟人”的,几乎就只有合租室友梁栩嫣一个人了。这种孤独感,是许多背井离乡的年轻人的共同体验,但也因此,她与梁栩嫣之间那份超越普通室友的情谊,显得格外珍贵。
而梁栩嫣,作为土生土长的武陵市人,她的成长轨迹却与这座城市里大多数同龄女孩不同。她禀承家学,自幼习武,但这绝非公园里老太太们健身的花拳绣腿,而是有着严苛传承的真功夫。她的训练方式,颇有几分像七十年代励志电视剧《排球女将》里小鹿幸太郎训练小鹿纯子那般,带着一种近乎苦行僧式的锤炼——比如,常常需要负重跑步到二三十里外的北邙山深处,才正式开始梁氏家传武技的核心练习。这种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使得她在同龄人中显得有些“异类”。男生们或许敬畏她的身手不敢轻易靠近,女生们则觉得她的世界过于硬核难以融入。因此,除了必要的学校生活,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与同龄人的交集确实不多,这也养成了她独立、坚韧甚至有些孤僻的性格。
直到大学,她遇到了岳珂儿。两人考入了同一所大学,更巧的是分在了同一个寝室。梁栩嫣因其沉稳和年龄稍长,被推选为室长。这位出身武术世家、行事作风干脆利落的“大姐大”,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照顾室友的责任,尤其对那位出身豪门、是知名珠宝大王掌上明珠的岳珂儿。岳珂儿家境优渥,从小被保护得极好,难免有些“巨婴”式的依赖性和生活习惯。梁栩嫣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一味迁就或敬而远之,而是以一种外冷内热的方式,督促她量力而行,学习独立,逐步摆脱对家庭的过度依赖。她教珂儿整理内务,规划开销,甚至带着她一起晨练,用行动告诉她什么是自律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