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朝着百慕大洞穴驶去的途中,麦小青指尖的核心残骸碎片突然与罗盘产生高频共振,一段发生在地下研究室保卫战后一周的记忆,随着共振波清晰浮现 ——
再次醒来......
那是他和沈北奉命将核心残骸运往龙组西海岸秘密基地的押运任务,本以为避开了暗星会的视线,却没料到对方早已在押运路线上设下三重埋伏,而那次伏击,也让他们第一次触碰到百慕大三角隐藏线索的冰山一角。
彼时押运车队正行驶在横贯美洲大陆的荒漠公路上,麦小青坐在改装过的装甲车内,核心残骸被安置在特制的能量屏蔽箱中,箱壁上的监测屏实时显示着残骸的能量波动。副驾驶座上的沈北正翻看着一份标注 “罗斯威尔考古补充报告” 的文件,文件里夹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1947 年罗斯威尔坠毁现场,几名美军士兵正抬着一块与核心残骸纹路相似的金属板,背景里的运输机编号被刻意涂抹,只留下 “大西洋航线” 的模糊字样。
“你看这张照片,” 沈北将文件递给麦小青,手指点在运输机的尾翼处,“虽然编号被涂了,但尾翼的涂装是二战后美军大西洋舰队的样式。这说明当年至少有一部分罗斯威尔残骸,被通过大西洋航线运走了。” 他顿了顿,调出车载屏幕上的百慕大三角新闻剪辑 —— 画面里是一艘失踪多年的美军运输船残骸,潜水员在船舱内发现了一块泛着蓝光的金属碎片,“去年在百慕大附近打捞上来的这艘船,就是当年负责大西洋航线运输的船只之一,只是船上的残骸碎片已经不见了。”
幻觉破碎......
回忆里。
麦小青将罗盘贴在能量屏蔽箱上,指针虽受屏蔽影响转动缓慢,但始终朝着大西洋的方向:“暗星会在研究室说‘计划已启动’,会不会和这些失踪的残骸碎片有关?” 他想起考古时在罗斯威尔挖到的第一块碎片上,刻着一串类似坐标的符号,当时霍克教授曾说 “这组符号指向的海域,有比罗斯威尔更重要的东西”,只是还没来得及解读,教授就遭遇了意外。
就在两人分析时,装甲车突然剧烈震动,车外传来密集的枪声。沈北立刻按下应急按钮,装甲车顶的自动武器架展开,朝着车外的袭击者开火。“是暗星会的人!” 沈北通过车载摄像头观察,只见公路两侧的沙丘后冲出十几辆改装越野车,车上的暗星会成员手持能量武器,朝着装甲车疯狂射击,“他们居然能追踪到能量屏蔽箱的微弱信号!”
麦小青立刻检查能量屏蔽箱的参数,发现屏蔽效果正在被一种未知的干扰波削弱:“是‘频率干扰器’!上次在研究室他们用过类似的技术,能穿透普通屏蔽设备。” 他突然想起在罗斯威尔考古时,曾在一块残骸碎片上发现过相同的干扰波频率,当时以为是自然环境影响,现在看来,那很可能是暗星会提前留下的追踪标记。
装甲车的左后轮突然被能量弹击中,轮胎瞬间爆裂,车辆失控朝着沙丘冲去。沈北果断启动车载逃生系统,装甲车顶弹出一架小型直升机,同时将能量屏蔽箱固定在直升机的货舱内。“你带着残骸先走!” 沈北将一把能量枪递给麦小青,“我留下来牵制他们,到了西海岸基地再汇合!”
麦小青刚登上直升机,就看到沙丘后冲来一辆重型卡车,车斗里装载着一门巨型能量炮,炮口正对准直升机。“小心!” 麦小青大喊着,将手中的罗斯威尔碎片朝着能量炮扔去 —— 碎片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恰好落在能量炮的炮管内,炮管瞬间发出一阵电火花,能量炮的发射程序被强行中断。
“又是这破碎片!” 卡车驾驶室内的暗星会首领怒喝一声,他正是上次在研究室被制服的为首成员,此刻脸上还带着未愈的伤痕,“麦小青,你以为毁掉一门能量炮就能逃掉吗?这次我们不仅要抢残骸,还要让你知道罗斯威尔残骸的真正归宿!”
沈北趁机跳上另一辆备用越野车,朝着卡车的轮胎射击,能量弹击中轮胎,卡车失控侧翻。“别跟他们废话!快起飞!” 沈北朝着直升机大喊,同时用能量枪压制住其他暗星会成员的攻击。麦小青立刻启动直升机,朝着西海岸基地的方向飞去,透过舷窗,他看到暗星会成员正围着侧翻的卡车,似乎在传递什么东西,而那东西的形状,与百慕大新闻里拍到的金属壁碎片极为相似。
直升机飞行途中,能量屏蔽箱内的核心残骸突然剧烈震动,监测屏上的能量波动曲线,竟与车载雷达捕捉到的大西洋海域能量波动形成同步共振。麦小青立刻调取大西洋海域的实时数据,发现共振最强的区域,恰好是百慕大三角的边缘地带。“难道残骸与百慕大的能量场之间,有某种固定的频率关联?” 他心中疑惑,将罗盘贴近屏蔽箱,指针不再朝着西海岸基地方向,而是转向了百慕大三角的位置,针尖处的金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抵达西海岸基地后,麦小青将押运途中的发现告诉了基地的能量研究专家。专家通过对比核心残骸与百慕大边缘的能量数据,得出一个惊人结论:两者的共振频率存在 “人为校准” 的痕迹,就像有人刻意将罗斯威尔残骸的能量频率,调整到与百慕大某区域一致。“这种校准技术,目前地球上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实现,” 专家指着分析报告上的图谱,“除非…… 是外星文明留下的预设程序。”
再次醒来.......
现实中。
三天后沈北赶回基地,带回了从暗星会卡车里缴获的一件物品 —— 一块刻着复杂纹路的金属片,纹路与百慕大新闻里的金属壁完全一致,只是尺寸更小。“我审问了被俘的暗星会成员,” 沈北将金属片放在能量屏蔽箱旁,两者接触的瞬间,同时泛起幽蓝光,“徐烨说这种金属片是从‘大西洋深处的圣坛’获取的,而‘圣坛’的位置,就在百慕大三角的某个区域。”
麦小青将罗盘放在金属片与核心残骸之间,罗盘指针疯狂转动后,在基地的地图上划出一条清晰的路线:从罗斯威尔沙漠出发,经过大西洋航线,最终指向百慕大三角的中心海域。“霍克教授当年说的‘更重要的东西’,会不会就是这个‘圣坛’?” 他看着地图上的路线,突然想起考古时在罗斯威尔探方底部发现的外星符号,当时没来得及解读,现在对照金属片上的纹路,竟能认出其中两个符号的含义 ——“能量枢纽”。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麦小青和沈北围绕金属片、核心残骸与罗盘展开深入研究,逐步发现更多线索:金属片上的纹路能引导核心残骸的能量方向;罗盘在特定时间(如月圆之夜)会自动指向百慕大三角;罗斯威尔考古现场发现的能量发射口,其角度恰好对准百慕大的方向。每一条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罗斯威尔残骸与百慕大三角之间,存在着跨越数千公里的能量关联,而这种关联,显然是外星文明刻意设计的。
就在他们准备深入调查百慕大三角时,龙组总部突然传来紧急指令:暗星会在大西洋多个海域发起袭击,目标是抢夺过往船只上的金属碎片,而这些碎片,都与从暗星会卡车里缴获的金属片纹路一致。“看来暗星会正在收集‘圣坛’的碎片,” 沈北将总部的指令文件拍在桌上,“他们想通过这些碎片,找到百慕大三角的‘圣坛’,再结合罗斯威尔残骸,启动某个未知的程序。”
麦小青握紧手中的罗盘,指针再次指向百慕大三角的方向:“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他们。如果让他们集齐‘圣坛’碎片,再拿到核心残骸,后果不堪设想。” 他想起押运途中暗星会首领说的 “罗斯威尔残骸的真正归宿”,突然意识到,或许从 1947 年开始,罗斯威尔残骸的运输路线、百慕大三角的船只失踪、暗星会的抢夺计划,就早已被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而这张网的中心,正是尚未揭开神秘面纱的百慕大三角。
回忆到这里,飞船突然驶入一片能量异常区域,舷窗外的海水从幽蓝变成深邃的墨色,监测屏上的能量波动曲线,与记忆中押运途中捕捉到的百慕大边缘波动完全一致。麦小青将核心残骸碎片贴在监测屏上,碎片与屏幕上的波动曲线产生共振,形成一道清晰的能量轨迹,直指前方的黑暗海域。
“看来我们快到了,” 沈北握紧能量枪,眼神警惕地盯着窗外,“暗星会在押运途中没抢到残骸,肯定会在百慕大洞穴设下更多埋伏。这次我们不仅要毁掉金属壁,还要弄清楚他们口中的‘圣坛’到底是什么。”
麦小青点头,将罗盘调整到能量追踪模式:“不管‘圣坛’藏在百慕大的哪里,只要它与罗斯威尔残骸有关联,罗盘就一定能找到它。”
他看着手中泛着金光的罗盘,想起在西海岸基地研究时的发现,心中隐约有个猜测:或许百慕大三角并非自然形成的海域,而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某种 “能量装置”,而罗斯威尔残骸,就是启动这一装置的关键钥匙 —— 只是这个猜测,还需要更多线索来验证。
飞船继续朝着能量轨迹指引的方向行驶,窗外的黑暗中逐渐浮现出微弱的蓝光,与记忆中罗斯威尔沙漠月圆之夜的蓝光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