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天空飘起细碎的雪花,为平华村披上一层素净的银装。原本在屋里窝冬的孩子们,穿得圆滚滚地冲出家门,呼朋引伴,在巷弄间奔跑欢呼,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迎接雪花,为即将到来的年节平添几分童趣。平华村的新年倒计时,自此正式开始……
腊月二十(小岁)·打尘埃与备年货
此日,家家户户例行“打尘埃”。
在冯小芹家,她今年格外卖力,将租住的屋子从梁柱到墙角清扫得纤尘不染。“这是咱们分家后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年了,明年定要在自己的新房里过年!得打扫得清清爽爽,盼来年一切顺遂!”她一边擦拭窗棂,一边对正在刷洗灶台的刘小山说道,语气里充满了对崭新生活的期盼。
刘小山看着干劲十足的妻子,听着她对未来的憧憬,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手下刷洗得更为用心。
而在林文松家,厨房里正熬制着“胶牙饧”。此乃腊月重要的“年节糖”,因其黏软的特性而得名,主要用于“祭灶”与年节食用。
它入口清甜,带着谷物香气,且耐于存放,是冬日里难得的甜食与祭祀佳品。琥珀色的糖稀在锅中咕嘟冒泡,甜香四溢。
果果趴在灶边,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小鼻子不住翕动。“娘亲,甜甜的!”张青樱笑着搂过女儿:“是呀,愿咱家新一年,都像这糖一般甜甜蜜蜜。”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林氏祭祖
这日是林氏一族依北方旧俗祭祖的重要日子,循例举行简祭。祠堂内,烛火通明,庄严肃穆。
供桌上,除了传统的糖瓜、蔬果与糕点,今年特意添了三样新巧物事——一碟油香扑鼻的梅花酥饼,一盘金黄油亮的炸茄盒与藕盒。
此乃族中几位长老联名提议,言道:梅花酥饼寓意五福临门,茄盒藕盒象征“金银满盒”,这些油润金黄的吃食,正可告慰先祖,林氏子孙如今不缺油水,不缺银钱了。
老族长林守业手持清香,立于前列,声音沉稳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守业,率林氏阖族,敬告先祖。托祖宗福荫,今年咱平华村,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银……特备上这些新鲜吃食,油足料实,让先祖们也看看,咱林家的日子,是真真切切地好起来了!”
所有林氏族人皆诚心叩拜,望着那象征富足的供品,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站在人群后排的林守成,望着领头大哥的背影,心绪复杂难言。按礼,他本该与兄长并肩而立,共同主持祭礼,如今却只能身处边缘。再瞧那金黄的炸货,想想自家早已见底的年货,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腊月二十五·赶乱岁与照田蚕
王大力家院里,杨春草和王冬雪趁着“赶乱岁”的习俗,安心地在窗下缝制新衣。
“娘,都说‘乱岁’日动针线不妨事,可真不会手拙吗?”王冬雪有些疑虑。
杨春苗笑道:“老辈传下来的规矩,咱们听着便是。年节里头,求的就是个心安,图的就是个盼头。”
与此同时,何家织布坊的后院,何老汉带着全家举行了简朴的“照田蚕”仪式。几盏灯笼被高高挑起,柔和的光晕照亮了一方院地。
“求蚕神保佑,来年麻丝顺遂,织布兴旺!”何老汉虔诚祝祷。对他们这户以织布为生的新村民而言,这仪式承载着对来年光景最朴实、最深切的期盼。
腊月二十六·杀年肉与洗福禄
村中空地上,尤家养了一年的三头大肥猪成了全村的焦点。尤家三姐妹手脚利落地帮忙分割,村民们则提着篮子、攥着铜钱,主动排起长队,秩序井然。
“二姐姐,给我留扇排骨,炖汤最是香浓!”
“切二斤五花肉,回去做碗扣肉!”
“猪蹄给我留着!我娘说了,年三十炖上黄豆猪蹄,来年好捞财!”
“大丫头,那猪头可得给我,我家老头子就好这口,今年说啥也得让他吃个尽兴!”
“猪肝给我留着!我跟孙娘子新学了一道川味‘酸辣猪肝’,说是将猪肝片得飞薄,用酸辣泡菜猛火一炒,那滋味,啧啧,能香掉魂哩!”
与往年争抢肥肉膘子不同,今年大伙儿多挑瘦肉、精肋和骨头。尤茶一边过秤收钱,一边笑着打趣:“可见咱村今年好油多,大伙儿肚里不缺油水,都不似往年那般馋大肥肉了!”
挤在队伍中的林文桂心里却拨拉着小算盘:给婆家备礼不能寒酸,关乎脸面,买两斤肥肉显油水;娘家也得顾着,免得落人口实,再来两斤带肉的筒子骨;自家过年也得有硬菜,丁老四那两口子肯定要来,何秋云那“大煞神”的饭量……少说也得备上三斤五花肉才勉强够看。唉,这钱,真真是不经花啊!
是日傍晚,家家户户烧起热水,履行“洗福禄”的习俗,洗去一年的疲惫与尘垢,以清爽洁净之姿,迎接新岁的到来。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赶大集与贴年红
这是年前最为热闹的两日。村里三辆牛车暂停货运,全部用于接送村民往返镇上置办年货。
“怀安哥,你多看顾着我娘些,别让她光盯着价钱,该买的年货都得置办上!”李有金将母亲江依心和婶婶孙嘉陵送上车,仔细叮嘱随行护送的林怀安。
“放心便是!今年咱有钱,婶子们肯定舍得。”林怀安笑着应承。
车上,妇人们兴奋地交流着采购清单:大红纸、新衣裳、烟花爆竹、待客的干果蜜饯……往年恨不得一个铜钱掰成两半花,如今总算能挺直腰板,为自家操办一份像模像样的年货了。
村里,识字的人家开始研墨铺纸,书写春联。林文柏家门口围了不少乡亲,争相请他挥毫。
“林里正,给写个‘五谷丰登’贴在粮仓!”
“给我家写个‘出入平安’,图个吉利!”
小孩子们则追着王宝生和小鱼儿,看他俩被大人扶上板凳,小心翼翼地将墨迹未干的“福”字倒贴在门板上,引来一阵欢快的笑声。
当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映照在家家户户门楣上崭新的春联与红艳艳的窗花上时,整个平华村仿佛披上了一袭盛大而喜庆的红装。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隐约的油炸香气与熬糖的甜香,在白雪覆盖的村落上空交织、盘旋、弥漫开来。
所有的忙碌、期盼与喜悦,都在这愈发浓郁醇厚的年味里慢慢沉淀、发酵,共同指向那个灯火可亲、阖家团圆的温暖时刻——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