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林建城的雷霆震怒,秘密调查组悄然成立
雅间的门在身后合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
林建城没有回头。
他缓步走到那张熟悉的黄花梨木棋桌前,将怀中那个沉甸甸的紫檀木盒子,轻轻放下。盒子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闷响。
他没有立刻打开盒子,而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窗外,冬日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面上投下一块明亮的光斑,光斑里,有无数微尘在上下翻飞,无声无息。
那几句话,像用烙铁刻印一般,在他脑中反复回响。
“《金陵地方志》,卷三,舆地志,第112页。”
“2012年和2014年的两张卫星图。”
“龙哥……吴师爷……部队关系……两箱炸药……”
每一个词,都像一颗精准射出的钢钉,钉在他脑海里最敏感的神经上。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举报信,这是一份经过精密计算、层层剥茧的“罪证摘要”。对方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物证,却给出了所有能够找到物证的路径。
这种方式,比直接甩出一叠材料,更让他感到心惊。
这说明,对方不仅掌握了核心证据,更深刻地理解纪委的办案逻辑。他甚至算准了,以自己的行事风格,必然会去核实这些线索。
而这种传递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无声的宣言:我,以及我背后的力量,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发声。
林建城拉开椅子,坐下。他伸手想去拿桌上的茶杯,指尖却在半空中微微一顿,转而收了回来。
他一生办理过无数大案要案,见过太多人的眼泪、愤怒与绝望。但这一次,他闻到了一股不同的味道。
这不是寻常的官商勾结,也不是简单的以权谋私。
炸毁一座有史料记载的明代烽火台……
这已经不是贪婪,这是对历史的践踏,对一个民族根脉的亵渎。
“建城,想什么呢?魂都丢了?”
钱学义乐呵呵地推门走了进来,打断了林建城的思绪。
林建城抬起头,脸上已经恢复了古井无波的神情,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没什么,在想你今天这第一步棋,会走当头炮,还是飞象。”
“嘿,今天非给你来个新鲜的!”钱学义兴致很高,麻利地打开棋盘,摆好棋子,“让你见识见识我新研究的‘仙人指路’!”
棋局开始。
活动室里很安静,只听得见玉石棋子落在紫檀木棋盘上,发出的“嗒”、“嗒”声,清脆,沉闷。
钱学义今天状态很好,攻势凌厉,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将军!老林,你这马不行啊,走神了!小心我吃了你的车!”
林建城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落子。
他的棋风向来以稳健、绵密着称,算路极深,轻易不肯与人兑子。可今天,他的棋路却变得大开大合,充满了杀伐之气。
好几次,他宁可用一个“车”去换对方一个“马”,也要撕开一道口子,直捣黄龙。
“哎哟!你这是干什么?”钱学义看得直咧嘴,“疯了疯了,老林你今天这是下的什么棋?不要命了?”
林建城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的“炮”重重地按在了棋盘的中路,炮口,直指对方的“帅”。
“将军。”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钱学义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寒意。
这盘棋,他输了。输得莫名其妙,林建城仿佛根本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求玉石俱焚。
“不下了,不下了。”钱学义摆摆手,一脸的索然无味,“你今天心不静,跟你下棋没意思。走走走,吃饭去,老地方,我请客。”
“不了,”林建城站起身,开始收拾棋子,“晚上还有个会。”
“你这工作狂。”钱学义嘟囔了一句,也没再坚持。
送走了钱学义,林建城独自在雅间里又坐了十分钟。他没有碰那盘残局,只是看着窗外渐渐昏黄的天色。
随后,他拿起那部从不离身的加密手机,拨出了一个号码。
“是我。帮我查个东西,《金陵地方志》,卷三,舆地志,一百一十二页。现在就要。”
电话那头的人似乎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应下。
五分钟后,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短信进来,内容很短。
“明洪武三年,为防倭,于城外诸峰筑烽火台,盘龙山顶之台为锁钥,可俯瞰大江,昼夜驻兵。后毁于战火,有遗址存。”
林建城的瞳孔,猛地收缩。
“遗址存”三个字,像三根烧红的钢针,刺进了他的眼睛。
史料记载遗址尚存,现实中却被夷为平地。
他删掉短信,又拨出了第二个号码。
“测绘局的老张吗?我是林建城。我需要你帮我调两张高精度的卫星遥感图,盘龙山主峰区域,坐标我会发给你。一张要2012年6月的,一张要2014年6月的。记住,这是我的个人请求,不要通过任何公务系统,不要留任何记录。”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掂量这句话的分量。
“林书记,您放心。”
挂了电话,林建城没有回家,而是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回了省纪委大楼。
偌大的办公楼里,已经空无一人。他独自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没有开大灯,只留了一盏桌上的台灯。
他坐在黑暗里,静静等待。
一个小时后,他的私人邮箱里,收到了一封加密邮件。没有标题,没有正文,只有两个附件。
他点开第一个附件。
图片上,盘龙山主峰郁郁葱葱,山顶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隆起的、不规则的圆形土堆,周围散落着一些残垣断壁。那是烽火台的遗址。
他又点开第二个附件。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角度。山顶的植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黄褐色的裸露土地。那个隆起的土堆和残垣断壁,已经无影无踪,整个山顶像是被一把无形的巨刃,削去了一层。
林建城死死地盯着第二张图片,握着鼠标的手,青筋暴起。
他缓缓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胸中,一股压抑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滔天怒火,终于如火山般喷发。
但他没有咆哮,没有摔东西。
极致的愤怒,让他变得异常冷静。
他再次拿起那部加密手机,开始拨号。这一次,他没有再找那些身居高位的老熟人。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邻市的一位检察院副检察长,此人是他一手从基层提拔起来的,以办案坚决、手段强硬着称。
“老周,我这里有个案子,需要借你用一段时间。案子很棘手,对手很强硬,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你,敢不敢来?”
“书记,您一句话。”
第二个电话,打给了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一个支队长。一个刚刚三十出头,在多次大案中立下奇功,却因性格耿直、得罪了领导,被闲置了半年的年轻人。
“小马,想不想干点有意义的事?一个能让你把之前受的委屈,连本带利都找回来的事。”
“书记,我等您这句话很久了!”
第三个电话,打给了纪委内部,一个负责技术侦查,即将退休的老纪检。此人是电子取证方面的顶尖专家,为人沉默寡言,只听他一个人的指令。
“老孙,准备一下,有个硬骨头要啃。”
“好。”
半个小时内,他打了五个电话。每一个,都简短而直接。
深夜十一点。
省纪委大楼,一间没有任何标识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五个男人,从金陵城的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汇聚于此。他们彼此之间大多不认识,脸上都带着几分疑惑和凝重。
门开了,林建城走了进来。
他将一叠刚刚打印出来的材料,扔在了会议桌的中央。最上面的一张,就是那张盘龙山主峰被夷为平地的卫星图。
“今天叫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林建城的声音不大,却像冰块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从现在开始,成立一个专案组。没有名字,没有代号,对外,你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查清盘龙山上的那座烽火台,是怎么消失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这个案子,不设时限,不计成本。我给你们最大的调查权限,你们可以直接向我汇报。但有一条,整个过程,必须绝对保密,不能向你们之外的任何人,透露一个字。”
“我丑话说在前面,”他的语气变得更加森冷,“这件事,水很深,深不见底。你们查下去,可能会遇到你们想象不到的阻力,会有人威胁你们,收买你们,甚至……让你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如果现在有人想退出,还来得及。”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人动,没有人说话。五个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触目惊心的卫星图上。
“好。”
林建城点了点头。
“既然没人退出,那从这一刻起,你们就是我手中最锋利的手术刀。”
他的手,重重地按在了那张卫星图上,仿佛要将那片被削平的山顶,按进无底的深渊。
“我要你们,把盘踞在这座山上的毒瘤,给我一刀一刀地,连皮带肉,全都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