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河北道,博陵郡。

与荥阳郑氏的坞堡林立、试图负隅顽抗不同,博陵崔氏作为传承更为悠久的山东士族领袖,其势力盘根错节,早已深深渗透入地方的每一个角落。郡城之内,崔氏府邸虽也高墙深院,却更显“低调”,与其说是一座堡垒,不如说是一座被无数关系网和特权包裹起来的独立王国。

郡守、县令、衙役、乃至守城兵丁,多有崔氏门生故吏,或受其恩惠,或畏其权势。当秦杨率领的三千红棍抵达博陵郡城外时,感受到的并非刀剑出鞘的敌意,而是一种更为阴柔、却无处不在的…阻滞。

城门并未紧闭,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守城兵丁慢吞吞地盘查着每一个入城者,效率低得令人发指。城头之上,郡守、县令等一众官员竟“恰好”都在,看似巡防,实则目光闪烁地望着城外那支煞气冲天的队伍。

一名郡丞模样的官员在城楼上拱手,声音带着文官的拿腔拿调:“城下可是龙首原秦族义士?不知远道而来我博陵,所为何事?如今境内匪患刚平,为防奸细混入,盘查需严谨些,还望诸位海涵,耐心等候。”

这话看似客气,实则绵里藏针,以“规矩”为名,行拖延之实。他们在赌,赌秦族再横,也不敢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冲击州郡城池,屠杀朝廷命官。他们在等,等朝廷的干预,等舆论的发酵。

然而,他们低估了秦杨,更低估了秦族此刻的决心。

秦杨骑在马上,面色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笑意。他没有看城楼上的官员,而是对身旁的一名不良人低声问道:“都确认了?”

不良人点头,递上一份密密麻麻的名单和一张简易城防图:“龙头,确认无误。城楼上那郡守,是崔氏嫡女之夫。郡丞、县令及半数守军校尉,皆出崔氏门下或与崔氏联姻。名单上的人,九成都在城内。”

“很好。”秦杨点点头,缓缓抬起手。

城楼上的官员见状,心中一紧,强笑道:“这位大人,还请稍安勿躁…”

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秦杨抬起的手,并非示意等待,而是猛地向前一挥!

“不良人!动手!”

命令出口的瞬间!

异变陡生!

城楼上,那名一直在郡守身后低眉顺眼的师爷,眼中猛地闪过一道寒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袖中滑出一柄短刃,狠狠刺入了身旁郡守的后心!

“你…!”郡守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缓缓倒下。

几乎同时,城门口那几个磨磨蹭蹭盘查的兵丁头目,突然暴起发难,拔刀砍翻了身边几个同样属于崔氏一系的同伴!同时奋力推开拒马,朝着城外大吼:“清君侧!诛国贼!迎秦族义士入城!”

他们是早已被不良人渗透、策反,或本就对崔氏横行不满的低层军官!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城楼上的官员和守军完全懵了!根本来不及反应!

“城门已开!按图索骥!杀!”秦杨的声音冰冷而无情,下达了最终指令。

“杀!!!”

三千红棍如同脱缰的洪荒巨兽,发出震天怒吼,根本无需撞门,直接从洞开的城门汹涌而入!

“拦住他们!”城楼上,那名郡丞吓得魂飞魄散,尖叫着命令守军放箭。

然而,回应他的,是身边更多士兵的倒戈相向!刀剑相击声、惨叫声瞬间在城头上爆发!不良人多年的渗透和秦族的雷霆手段,在此刻显现出可怕的效果——崔氏经营多年的保护网,从内部被瞬间撕碎!

秦杨一马当先,冲入城中!他虽不如秦战勇猛,但身手亦是不凡,手中一柄精钢长剑(现代工艺)点、刺、抹、削,精准而高效,专挑对手要害,瞬间放倒了数名试图阻拦的崔氏死士。

“一队!控制城门、城墙!”

“二队!直扑崔氏祖宅!”

“三队!四队!按名单清理郡衙、县衙及崔氏各旁系宅院!”

“五队!随我去崔氏藏书楼!控制所有文书账册!”

命令条理清晰,冷酷高效。红棍们迅速分流,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插博陵郡的各个要害!

屠杀,在城中迅速蔓延开来,但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秩序”。

崔氏祖宅大门被红棍用巨斧劈开,抵抗的家丁护院如同纸糊一般被迅速碾碎。红棍们冲入深宅大院,根据不良人提供的精准情报,直扑各房各院的主事人、嫡系子弟…

郡衙和县衙更是重灾区。名单上的官员,有的正在办公,有的躲在家中,有的试图从后门逃跑…但无一例外,都被如狼似虎的红棍揪了出来,当街格杀!血染官袍,印绶落地!

秦杨亲自带队,直扑崔氏引以为傲的藏书楼。这里不仅是藏书之地,更是崔氏处理核心机密、存放田产地契、族谱账册的重地!

藏书楼前,数十名崔氏圈养的文人门客和死士,手持刀剑棍棒,试图做最后的抵抗,叫嚣着“斯文之地,岂容武夫撒野!”

秦杨根本懒得废话,手一挥:“弓弩手!”

身后数十名红棍抬起诸葛神弩!

“放!”

咻咻咻——!

弩矢如雨!那些文人门客和死士瞬间被射倒一大片!惨叫声中,阵型大乱!

“冲进去!所有文书,片纸不留!”秦杨冷声道。

红棍们冲入藏书楼,开始系统地搜查、抄没。每一本书、每一卷竹简、每一份地契、账本、书信…都被仔细翻检、打包。秦杨深知,要彻底摧毁这种文化世家,不仅要杀人,更要毁掉其传承的根基和掌控资源的凭证!

“二爷!发现暗格!”一名红棍喊道。

秦杨走过去,只见墙壁被砸开,露出一个密室,里面堆满了箱箧。打开一看,全是崔氏与各地官员、甚至与突厥、高句丽暗中往来的密信,以及记录着巨额灰色收入的账本!

“很好。”秦杨眼中寒光一闪,“全部带走!这都是铁证!”

与此同时,对崔氏成员的清剿也到了尾声。哭喊声、求饶声、咒骂声在各处宅院中响起又熄灭。族谱上的名字,被一个个用鲜血划去。

当夕阳西下,将博陵郡染上一层血色时,杀戮渐渐平息。

郡城之内,尸骸遍地,血腥味浓重。崔氏祖宅火光冲天,藏书楼的重要典籍和罪证被装箱运走。郡衙、县衙官员为之一空,权力出现真空。

秦杨站在郡守府的台阶上,看着被集中看管的、瑟瑟发抖的剩余小吏和百姓,声音平静却传遍四周:

“博陵崔氏,勾结外敌,祸乱朝纲,鱼肉百姓,罪证确凿!奉旨查抄!首恶已诛!从犯伏法!尔等无需惊慌,安守本分,朝廷自会派遣新任官员,重整秩序!”

他既宣布了崔氏的罪行,也安抚了民心,更暗示了此举的“合法性”,展现了与秦战纯粹的暴力碾压不同的政治手腕。

是夜,博陵郡火光未熄。一个延续数百年的文化巨族,其政治核心和武装力量,在一日之内,被连根拔起,彻底覆灭。

秦杨看着冲天的火光,眼神深邃。他知道,物理上的消灭只是第一步,如何清除崔氏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深远影响,将是李世民和朝廷接下来要面对的更大难题。

但至少,秦族已经用最直接、最血腥的方式,为皇帝,也为他们自己,扫清了最眼前的障碍。

三千红棍,沉默地集结,带着缴获的罪证和战利品,如同来时一样,悄然撤离了陷入死寂的博陵郡。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或许早已在秦杨的心中。

VIP小说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亿万盛宠只为你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奋斗在沙俄神三群聊:三国史上最强太子爷三国小术士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七界武神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汉明凤逆天下北月篇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特种兵之王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丛林战神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王座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医统江山国公凶猛完美世界之武魂盛唐华章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袁燕明末求生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唐小闲王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我要做皇帝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明骑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你是明珠,莫蒙尘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