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信用社的玻璃窗,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宋家屯菜摊生意的红火,终于让林薇和楚瑶下定了决心——不能再把货款堆在家里了。
这天一大早,宋家兄弟三人开着拖拉机来到县城信用社门口。宋卫国从车上扛下来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宋建国和宋卫民也各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
我的老天爷,你们这是要把信用社搬空啊?路过的卖菜大娘瞪大了眼睛。
林薇苦笑着摇头:大娘,我们这是来存钱的。
信用社里,几个工作人员正在闲聊。看见这一行人扛着麻袋进来,都愣住了。
同志,我们要存钱。宋卫国把麻袋放在柜台前,发出沉重的闷响。
年轻的女营业员小王推了推眼镜,迟疑地问:存多少?
楚瑶打开一个麻袋,里面全是一沓沓整理好的毛票和硬币:具体没数,大概...大概有五千多吧。
五千?小王惊呼一声,引得其他顾客都看了过来。信用社主任老陈闻声从里间走出来:怎么回事?
当看到柜台上的麻袋时,老陈也吃了一惊。他在这家信用社工作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用麻袋装钱来存的。
快,开贵宾室!老陈连忙招呼,小王,去叫小张和小李一起来帮忙清点!
于是,信用社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场面:五个工作人员围着四个麻袋,开始清点这笔。
我的天,这得点多久啊...小王一边数着硬币,一边小声嘀咕。
林薇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啊同志,我们这都是零钱,平时卖菜收的...
老陈倒是很热情:没关系没关系!你们这是对我们信用社的信任!小张,去泡几杯茶来!
清点工作进行得很慢。一毛、两毛、五毛的纸币,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都要仔细清点。信用社里其他顾客都好奇地围过来看热闹。
这是哪来的大户啊?听说是在菜市场卖菜的,生意做得可红火了!卖菜能赚这么多钱?不可能吧!
宋家兄弟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只有林薇和楚瑶镇定自若地坐在那里喝茶。
就在这时,信用社门口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着中山装、提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正要办理业务,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柜台被占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都在埋头数钱。
这是...男子疑惑地看向老陈。
哎呀,周科长!对不起对不起!老陈连忙起身,这几位的存款比较多,占用时间长了点。您要不先坐会儿?
被称作周科长的男子点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下。他看起来四十岁上下,梳着整齐的分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睿智而温和。虽然穿着普通的中山装,但举止间透着不凡的气度。
林薇注意到这位周科长,主动起身让座:同志,您有急事的话先办吧,我们可以再等等。
周科长微笑着摆摆手:不用不用,你们先办。我没什么急事。他的声音温文尔雅,让人如沐春风。
这时,楚瑶突然轻呼一声:呀!我的钢笔!原来她在填单子时不小心把钢笔掉在了地上,墨水溅了出来,正好溅在周科长的裤腿上。
对不起对不起!楚瑶慌得脸都红了,赶紧拿出手帕要擦。
周科长却不在意地笑笑:没关系,洗洗就好了。倒是你的钢笔,看看摔坏了没有?他弯腰捡起钢笔,仔细检查后递给楚瑶,还好,没摔坏。
这一幕让林薇对这位周科长产生了好感。在这个年代,能如此体谅别人的人可不多见。
清点工作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清点出来的数目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整整六千八百四十二元三角七分!
这么多?连宋卫国都愣住了,我们估计的才五千多啊!
老陈擦着汗说:零钱太多,清点起来费劲,但数目不会错。给你们开个存折?
办好存折,林薇等人正要离开,周科长却叫住了他们:几位请留步。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名片:我是县供销社的周斌。看几位生意做得这么红火,不知道有没有兴趣扩大经营?我们供销社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周斌?林薇觉得这个名字耳熟,突然想起来了——这不是宋卫民对象周晓云的父亲吗?县农业局的干部!
楚瑶也反应过来,惊喜地说:您就是晓云的父亲?卫民经常提起您!
周斌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原来你们就是卫民经常说的兄嫂?晓云在家常提起你们呢!说宋家兄弟做生意很有一套。
这下气氛顿时热络起来。周斌邀请他们到旁边的茶馆坐坐,详细聊聊合作事宜。
茶馆里,周斌侃侃而谈:我们供销社准备在各乡镇设立代销点,主要是销售农业生产资料。我看你们的菜摊经营得很有章法,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合作?
宋卫国有些犹豫:周科长,我们是卖菜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太懂啊。
周斌笑着说:不需要你们懂技术,只需要提供场地和人员。我们负责供货和培训,利润分成。
林薇心动了。这可是个扩大经营的好机会!她问:具体需要怎么做呢?
周斌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拟定的合作方案。你们可以拿回去看看,有兴趣的话下周到供销社找我详谈。
临走时,周斌突然想起什么,对林薇说:对了,王秀兰同志,听说你们还在办扫盲班?
林薇惊讶地问:您怎么知道?
周斌神秘地笑笑:我有个老朋友在教育局。他说宋家屯的扫盲班办得很有特色,还把拼音编成歌谣?
楚瑶不好意思地说:那是我闲着没事瞎编的。
很有创意!周斌赞许地说,教育局正在推广这种教学方法呢!说不定哪天会请你去给其他老师培训培训。
这番话让楚瑶受宠若惊,脸都红了。
回家的路上,几个人都很兴奋。宋建国感慨道:没想到存个钱还能遇到这样的好事!
宋卫民则说:周科长人真好,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林薇沉思着:这是个机会。咱们的菜摊虽然红火,但终究是小打小闹。要是能和供销社合作,那就不一样了。
楚瑶有些担心:可是咱们忙得过来吗?菜摊、扫盲班,再加上代销点...
宋卫国一拍大腿:忙不过来就请人!咱们现在不是请了好几个帮手吗?
说到帮手,林薇想起一件事:对了,我哥有亮的腿好得差不多了,他说想来帮忙。让他管理代销点应该合适。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王有亮在部队当过连长,管理能力没得说,而且为人正直,值得信任。
几天后,林薇和宋卫国带着合作方案去找周斌。供销社的办公室里,周斌详细讲解了合作细节。
我们计划在每个乡镇设一个代销点,主要销售化肥、农药、农具等。你们提供场地和人员,我们负责供货和培训。利润三七分成,你们三,我们七。
林薇仔细看着方案,问道:前期投入大吗?
周斌赞赏地点点头:问得好。需要改造场地,达到仓储标准。我们可以提供部分无息贷款,等盈利后分期偿还。
宋卫国有些犹豫:风险不小啊...
周斌笑着说:做生意哪有没风险的?不过你们放心,供销社的渠道是稳定的。只要管理跟得上,稳赚不赔。
临走时,周斌突然说:对了,有件事忘了告诉你们。晓云和卫民的婚事,我们家很支持。年轻人有理想有追求,很好!
这句话让宋卫国和林薇都松了口气。原来今天谈生意之余,还在帮弟弟相看亲家呢!
回家的路上,林薇打趣道:没想到咱们来存个钱,不仅谈成了生意,还把卫民的婚事给定了。
宋卫国也笑了:这就叫缘分吧!要不是那天去存钱,要不是楚瑶把墨水溅到周科长裤子上,说不定就没这桩婚事了。
两人相视而笑。拖拉机在乡间土路上颠簸前行,扬起阵阵尘土。但林薇的心情却格外明朗,仿佛看到了更加广阔的未来。
她想起现代社会的商业模式,突然有个想法:卫国,你说咱们能不能搞个一站式购物?把菜摊、杂货铺和代销点放在一起,让老乡们一次就能买齐所有东西?
宋卫国愣了下:一站式购物
林薇笑着解释:就是让人一趟就能买到所有需要的东西,不用东奔西跑。
宋卫国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咱们可以把隔壁的空房子租下来,打通了做店面!
夫妻俩越说越兴奋,仿佛看到了宋家生意王国的雏形。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秋日,他们扛着麻袋去信用社存钱的决定。有时人生的转折点,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决定中。
就像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而一袋零钱,或许就能开启一个商业帝国的大门。
当然,现在的林薇还不知道这些。她只是看着远处金色的稻田,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