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荔戎的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不断晃动,映照着祝玉和甘渠严肃的面庞。
祝玉眉头紧锁,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坚定的光芒,而甘渠则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此时,两个人的对话仍在进行。
“你我皆为行旅中人,有话自当直说。”甘渠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有力。
祝玉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在下以为,此战不可能马上结束,估计要相持一段时间,待到秦军箭尽粮绝、人困马乏,自然就会退兵。”他的声音沉稳,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
“祝将军所言极是。”甘渠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然而,祝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接着说道:“只是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
“祝将军的意思是?”甘渠好奇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祝玉向前一步,双手抱臂,详细地说出自己的计划:“我们可以趁秦军立足未稳,又添新败,趁黑夜劫秦营,或者焚毁其粮草。”
“估计秦军早有防备。”甘渠担忧地说道,眉头皱得更紧了。
祝玉嘴角微微上扬,自信地笑道:“我们可以来个声东击西。”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丝狡黠,让人不禁对他的计划充满期待。
“此话怎讲?”甘渠疑惑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解,祝玉走到营帐的舆图前,手指在上面轻轻比划着道:“我们可以先派出一支军队,去焚毁其粮草,同时故意虚张声势,燃起冲天大火,秦军必然会倾巢而出,此时,我们暗中隐蔽一支军队,对他们的大营发动突然袭击,火焚秦军大营,让他们往返奔波,徒劳无功,从心理上对他们造成巨大压力。”
“此计甚好。”甘渠点头称赞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佩。
祝玉的脸色微微一沉,诚恳地请求道:“在下所虑人手不够,甘将军可否仗义出手。”
“需要多少人马?”甘渠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祝玉连忙说道:“每队两千人,共需四千人足矣。此次偷袭由在下统一指挥,一队由甘将军选派得力大将率领,一队由在下率领,不知可否?”
“祝将军的意思是向在下借兵?”甘渠皱了皱眉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为难。
祝玉无奈地说道:“正有此意。”
“祝将军,你可知道,在下出征之时,受陛下专门叮嘱,务必将所率军队悉数带回,祝将军此请求,在下恕难从命。”甘渠为难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歉意。祝玉连忙拱手赔罪:“在下不知深浅,多有冒犯,恳请恕罪。如甘将军同意,在下率领大荔戎士卒与甘将军各领一队人马,同去劫营如何?”
“这个倒可以考虑。”甘渠思索了一下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松动。
祝玉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不知甘将军选哪一项?”
“那就选焚烧粮草吧。”甘渠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祝玉心中大喜,连忙问道:“请问何时袭营为好?”
“午夜子时,以火光为号。”甘渠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严肃。
祝玉拱手道:“一言为定,多谢甘将军成全。”
“一言为定。”
随后祝玉起身告辞,前去大营安排有关事项。
祝玉回到大帐,向国王晟癸汇报一天的战况和刚才与晋军将领甘渠商量的情况。国王晟癸坐在王座上,静静地听着祝玉的汇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当听到祝玉的计划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不禁赞叹道:“祝将军真乃大荔戎之幸、西戎部族之幸也。”
“陛下,末将唯一遗憾的是,咱们的人手太少了,刚才向甘将军借兵,甘将军借口晋国国君临危授命,务将晋军悉数带回。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如果要将士卒悉数带回,士卒就会畏缩不前,必不会拼命向前,那么战斗的结果堪忧啊。”祝玉无奈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是啊,看来借的猫不抓老鼠,这件事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国王晟癸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祝玉连忙安慰道:“陛下也不必太过忧虑,有大荔戎士卒舍身忘命,有晋军观敌了阵,只需拖下去,拖到秦军粮草耗尽,他们自会退兵。”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希望能够让国王晟癸安心。
“这些都靠祝将军运筹帷幄。”国王晟癸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信任。
祝玉拱手说道:“这是为臣的义务和责任。大敌当前,马上就要进行紧张的战斗,末将告辞。”
“祝将军保重。”国王晟癸依依不舍地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祝玉转身走出大帐,开始为夜袭做最后的准备,他从士卒中挑选两千名精兵强将,这些士卒个个身强体壮,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的光芒,他们全副武装,手持利刃,背负箭囊,干练敏捷。
祝玉又让人准备好大量的引火工具,如火把、火油等,放在营帐的角落里。
祝玉站在士卒面前,神情严肃地叮嘱道:“各位将士,你们都是大荔戎的精英,待到远处起火后,秦军大营定会前去救援,你们在混乱之际,趁虚杀入,四处放火,决不可恋战。要干净利落,速战速决,大家听明白了吗?”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刻在士卒们的心中。
“听明白了。”士卒们齐声回答,祝玉满意地点点头,大声说道:“出发。”于是,祝玉率领士卒,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向秦军大营摸去。
此时,对面秦军高大的门楼上,戒备森严。许多士卒穿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正在来回巡逻,他们的眼神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大营内灯火通明,也有许多士卒手举火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在搬运粮草,有的在整理武器,一片忙碌的景象。
祝玉率领士卒小心翼翼地靠近秦军大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他们隐藏在黑暗中,像一群潜伏的猎豹,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午夜子时终于来临。秦军营寨的西南方向突然燃起冲天大火,熊熊的火焰照亮了夜空,映红了大地。有人大声喊道:“起火了,粮草起火了,快去救火呀。”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随即秦军大营内人影憧憧,有人紧急吹响号角,声音尖锐刺耳,士卒们听到号角声,迅速列队集合,营门大开,一队队士卒快速向着火的方向飞奔而去,他们的脚步匆匆,扬起阵阵尘土。
祝玉看到秦军倾巢而出,心中大喜,一声令下:“冲啊!”大荔士卒犹如离弦的弓箭,快速向秦军大营冲去,他们的速度极快,仿佛一阵黑色的旋风席卷而来。
士卒们一边冲锋,一边将燃着的火箭射向敌营。火箭带着长长的尾焰,划过夜空,如同流星一般,纷纷落入秦军的营帐中。守营的秦军发现后,急忙抵挡。他们手持盾牌,组成一道道防线,试图阻挡大荔戎士卒的进攻。
大荔戎士卒如狼似虎,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秦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鲜血四溅,喊杀声震耳欲聋。很快,他们就将阻拦的秦兵射杀,然后四散开来,将一座座帐篷点燃。
大火迅速蔓延,吞噬着一切,营帐在大火中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浓烟滚滚,弥漫在整个大营中,让人睁不开眼睛。凡是遇到抵抗的秦兵,大荔戎士卒将其就地射杀,毫不留情。
时间不长,整座秦军大营燃起冲天大火,照亮了整个夜空。前去救火的秦兵发现后迅速返回,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惊恐和愤怒,试图挽回局面。
但是他们快,大荔戎士卒更快,等到他们赶到大营,偷袭的大荔戎士卒早已无影无踪。秦兵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营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