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昭挂掉小周的电话时,测试舱的蓝光正沿着墙面爬上来,在她手背投下细碎光斑,像被风吹散的星屑,微凉而闪烁。
手机屏幕还亮着,最新的通知邮件躺在收件箱里——《关于暂停<密室大逃脱项目与林昭昭团队合作的函》,发件人是节目组法务部。
指尖在玻璃屏上顿了顿,留下一道淡淡的指纹印,她点开微信工作群。
原本99+的消息此刻安静得诡异,只有顶置的公告栏飘着一行字:经台里研究决定,即日起暂停与林昭昭女士的密室设计合作,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字体冷白,像冰层下的死水。
昭昭。沈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低沉如金属门缓缓滑开。
他不知何时站在舱门口,电脑抱在怀里,屏幕幽蓝的光映得他眉峰紧拧,喉结微微滚动:微博热搜榜前三全是心理操控大师密室设计师舆论造假。
我刚查了,营销号文案模板都一样,发布时间卡在节目组通知前半小时。 他说话时,呼吸带起一丝电流味,混着走廊尽头空调出风口的干涩风声。
林昭昭转身,金属舱壁在她背后投下长长的影子,边缘锐利如刀。
她抓起桌上的平板,滑动页面的动作极轻,却带着股冷硬的力道,指节因用力泛白。
营销号的配图是她调试测试舱的监控截图,画面模糊却清晰可辨她的侧脸,配文刺眼:利用密室环境诱导参与者情绪,所谓唤醒记忆不过是精心设计的心理暗示游戏。
那些字像针,扎进视网膜,又顺着神经爬向太阳穴。
他们怕了。
沈巍把电脑转过来,屏幕上是实时追踪的水军账号,红点密集如血斑,这些号大部分注册于三天前,关联公司是星轨文化旗下的心宁公益——赵倩跑了,但她的团队还在运作。
林昭昭的指甲掐进掌心,皮肤下传来细微的痛感,像有根锈针在肉里游走。
她想起昨夜小禾妈妈发来的短信,想起墙上那些带着泪痕的照片,想起陈叔攥着儿子旧校服说这孩子最怕蓝灯时颤抖的手——那声音沙哑,像砂纸磨过木头,至今还在耳道里回响。
喉间突然泛起股腥甜,她深吸一口气,空气带着金属与消毒水混合的气息,抬头时眼底只剩冷冽的光:去把周医生和老张叫过来。
再联系小雨姐姐——就是那个说记得妹妹围嘴的家属。
你要做什么?
沈巍按住她要拿外套的手,指腹碰到她腕间凸起的骨节,温热的触感让她一颤,现在舆论一边倒,你公开露面只会......
他们想让真相沉下去。林昭昭抽出手,从抽屉里取出个牛皮纸袋,封条上印着昭心密室·案件证据,纸面粗糙,边角已磨损泛毛,但真相在这儿。
周医生的医学记录、老张的技术手稿、二十户家属的记忆陈述——这些加起来,比任何营销号都重。
半小时后,密室二楼的小会议室坐满了人。
周医生推了推眼镜,白大褂下摆还沾着医院消毒水的味道,清冷刺鼻;老张把褪色的帆布包放在桌上,从里面掏出卷得发皱的图纸,边角全是咖啡渍,指尖划过铅笔线时发出沙沙声;
小雨姐姐攥着个布包,打开时露出半截绣着小兔子的围嘴,布面磨得发毛,软得像云絮贴在掌心,我妹妹小时候总说,这是奶奶用旧毛衣改的,软得像云。
林昭昭站在投影仪前,按下遥控器。
第一张幻灯片是周医生的诊疗记录:2017年3月,星轨文化以艺人心理辅导名义找到我,要求用认知重组疗法负面记忆。
当时我以为是常规心理干预......他声音发颤,手指划过病历上的红笔批注,墨迹晕染处像凝固的血痕,直到去年冬天,有个女孩来找我,说她总在蓝灯下心悸,却想不起原因。
我查了当年的治疗记录——所谓,根本是系统性的记忆清除。
老张展开图纸,铅笔线条在投影仪下清晰起来:这是语音清洗设备的电路设计图。
他们跟我说,这是给艺人做压力疏导的白噪音发生器。
可你们看这里——他指尖点在图纸右下角,声音压低,这个隐藏模块能识别特定频率的人声,把记忆相关的关键词......洗掉。老人喉结滚动,像吞下一口铁钉。
小雨姐姐举起围嘴,布面磨得发毛,我妹妹参加星轨训练班前,每天都要带着这个睡觉。
后来她回家,说围嘴丢了,可我明明在她枕头底下找到的。
现在她看见蓝灯就发抖,却问她抖什么,她说不记得她突然笑了,眼泪却掉在围嘴上,湿痕迅速晕开,但我记得。
我记得她抱着围嘴说的样子,记得她的小奶音,记得她所有被洗掉的记忆。
林昭昭关掉投影仪,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连空调的嗡鸣都仿佛停了一瞬。
她翻开牛皮纸袋,取出一沓装订整齐的资料:我整理了这些,叫《记忆干预白皮书》。
周医生的医学证据、老张的技术解析、家属的记忆陈述,全部标注了来源。
她把资料推给王处长——那位监管部门的代表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西装裤脚沾着未掸尽的粉笔灰,袖口还留着会议记录的铅笔印,王处长,我奶奶生前总说,心理医生的笔,要写进人心,也要写进规则里。
王处长接过资料,封皮上的钢笔字还带着墨香,笔锋遒劲如藤蔓攀墙。
他翻到第二页,突然顿住——那是张泛黄的剪报,1998年的《心理学报》,标题是《警惕心理干预技术的伦理边界》,作者栏写着林知白。
你奶奶......他抬头,眼底有泪光在闪,二十年前她就写信给监管部门,说这种技术一旦滥用,会变成最锋利的刀。
现在,刀该被收进刀鞘了。林昭昭轻声说。
那晚之后,林昭昭没有再发一条微博。
她关闭了所有通知,只留下邮箱静默运行。
第一天,热搜沉了,但没人转发白皮书;
第二天清晨,一家独立媒体刊出深度报道,《被抹去的记忆:星轨背后的清洗计划》;
到第三天上午九点十七分,她的邮箱弹出一封带公章的回执——“已立案调查”。
三日后,监管部门的公告铺满全网:关于成立心理干预技术监管专班的通知对星轨文化剩余资产全面审计的决定冻结赵倩名下所有账户的执行令。
林昭昭站在回声之井里,看着工人们把第三轮测试的横幅撤下,换成记忆回廊·公众体验的新招牌。
漆面反着晨光,温润如玉。
我在后台加了记忆回声墙,每段唤醒的记忆都会匿名存档。
沈巍蹲在墙角调试系统,抬头时眼镜滑到鼻尖,额前碎发被汗水黏住,你看——他敲了敲键盘,墙面投影突然亮起,一行行小字像星星般浮现在空中,小雨妹妹的围嘴、小禾的药单、陈叔儿子的蓝灯......这些都会永远在这儿。
明天见。沈巍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最后一条代码跑通了。”
林昭昭点点头,目送他们一个个离开。
小雨姐姐临走前轻轻抱了她一下:“替我说声谢谢。”
最后一盏灯熄灭时,整座密室陷入寂静。
她独自坐在中央,望着空荡的展厅,忽然觉得这座房子终于真正“活”了过来。
深夜,所有人都走了。
林昭昭坐在诊疗椅上,调试最后一盏壁灯。
U盘突然在桌上震动,她拿起它,输入密码——那是奶奶的生日。
电流杂音过后,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带着点南方口音的软:知白,如果共情成了武器,我们该怎么办?
她愣住。
那是奶奶的声音,比记忆中更清亮,像春天的溪水淌过石缝。
那就用它,照亮那些不敢睁眼的人。林昭昭对着空气说。
她伸手碰了碰U盘,音频继续播放,背景里传来翻书声,昭昭今天又拆了我的诊疗椅模型,说要做成能装秘密的小盒子......
壁灯突然全部亮起。
墙上的展品在暖光中泛着温柔的光晕,那些匿名的名字在投影里轻轻浮动,像一场无声的合唱。
林昭昭摸出手机,给沈巍发消息:明天开放前,把奶奶的音频加进记忆回声墙
手机屏幕熄灭前,她瞥见日历提醒——《记忆干预白皮书》发布后第三天,记忆回廊首场开放日。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诊疗椅的扶手上,像谁轻轻搭了只温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