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很快4年过去。
通过天牛石签到高树林现在已经是五级木工了。
他的木工手艺也早就名声在外,仅靠木工技术就能保证他过上不错的生活。
再加上他经常不断的去深山里倒腾木材,现在他真的已经不缺钱了。
家里的条件也大大的得到了改善。
刚回村当时手里的钱不多,修建的房子并不好。
有了钱之后他又花大价钱扩建了宅院。
现在院子里有5间正房,东西6间厢房,还都是砖瓦房。
除了交给苏苏保管的2000块大洋之外,在他空间里还有3000块大洋。
宅子后面的小山包上的果园也已经开始挂果。
苏苏虽然已经是4个孩子的母亲了,但是她贪嘴的毛病还是没有改。
山上的果树给她提供了充足的零食,一年四季不缺瓜果蔬菜。
苏苏去年又给高树林生了一对双胞胎。
这对儿双胞胎是龙凤胎,一儿一女。
女儿是姐姐取名高永萍,小儿子取名高永安。
有了4个孩子之后,高树林也决定不再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就够了。
这一辈子他也不打算过得多么轰轰烈烈,就想着在村子里面平平安安待一辈子。
到时候儿女围绕身旁,一大家子幸福平安的生活在一起,这就足够了。
自从那一年经过短暂的旱灾之后,高树林对干旱有了深刻的理解。
有了钱之后,他又把山上的水井往下深挖了七八米,在宅子里面又起了一口新的水井。
这个时期天灾不断就怕什么时候旱灾又要来临。
他的准备并没有做无用功,到了今年果然有了大用。
大旱再一次降临了齐鲁大地。
忽然有一天有灾民开始出现在天牛庙村。
然后像是潮水一般,陆陆续续的涌进了村子,灾民的数量越来越多。
原来是其他地方灾情更为严重,导致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出门逃荒。
高树林不赞同平时宁绣绣的圣母行为,但是他也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不会冷眼旁观。
他只是强调付出需要找对人,对于善良有感恩之心的人遇到之后他也不会无动于衷。
他的邻居刘金忠家日子过得就很难,他们一家人性格朴实为人诚恳。
高树林有了能力之后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不过他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把金忠叔的大儿子刘大海收了徒弟,教他木工技术。
如今大海也已经16岁了,跟着高树林学了两年,现在也已经木工技术入门了。
大海跟着他包吃包住,刘家地里活儿忙的时候他也可以回家帮忙。
少了一张嘴吃饭这就极大缓解了金忠叔家的困境。
今年大海木工入门之后,高树林决定每个月给他一些学徒补助,大海也可以开始挣钱了。
现在高树林木工技术已经到达了5级,就靠干木工活每个月都有十来块大洋的收入。
每个月分出一块大洋给大海这个徒弟也没有负担。
主要是这个小子勤劳肯干人也不笨,现在基础活儿都交给了他做,给高树林也帮了不少忙。
有了高树林的帮衬,现在大海还有了收入,金忠叔家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有了钱之后,高树林并没有购买土地。
他可不想要那么多地,在农村土地是好东西但是同时也是利益纠葛所在,土地多了也会有很多麻烦。
所以高家现在还是那20多亩山地,再加上小山包上的一些果树。
不过有这20多亩地出产粮食也勉强够他家吃的了,一些细粮比如白面和大米不够吃可以用钱买。
高树林有着极其谨慎的危险意识,家里面和空间里面常年储备着一些预备粮食。
因为这个时候天灾人祸不断,万一受了灾粮食就是救命的稻草。
看到灾民高树林也没有无动于衷。
虽然他帮助不了太多的人,但是也要力所能及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家收养了两个受灾的孩子一个男孩12岁,一个女孩才4岁。
他们在逃亡过程中父母亲人都死了,都成了孤儿。
看这两个孩子性格朴实单纯,高树林就把他们养在了家里。
虽然他一贯看不上费文典,又对宁绣绣许多行为不敢苟同。
但是灾难降临,他对两个人分别促使费家和宁家开仓放粮赈灾的行为表示赞同。
不管他们用了什么办法,结果是好的。
不管怎么说,灾难面前帮助他人是值得鼓励的行为。
费文典从小接受现代教育,对于包办婚姻一直都非常抵触。
他即使在费左氏的逼迫下娶了封红梅,但是他没有把心放在这个女人这里。
结婚之后,第二天就出了门,常年在外也不回家。
这次回来本来费左氏并不同意开仓放粮,是他偷偷的私下把粮食拉了出来。
造成了既成事实,费左氏也无可奈何。
宁绣绣更是反应激烈。
宁学祥准备把粮食偷偷运走被宁绣绣带人拦了下来,强行把粮食分给了灾民。
灾情过去之后,时间不长宁家传来个好消息。
银子给宁学祥生了个儿子,取名宁可玉。
宁学祥这个老东西可给高兴坏了,老来得子也是人生一大喜事。
他热热闹闹的办了满月酒。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长时间,日本鬼子进村了。
进了村之后,日本鬼子特别的野蛮无理。
他们直接就把天牛庙村划归成了农场,只准种小麦花生。
人们辛辛苦苦种地,他们只发给村民一些恶劣的食物。
因为鬼子的到来,高树林家平静的生活也被打破了。
他家也开始被安排在农场干农活。
但是鬼子的到来让高树林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是兴奋起来。
因为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杀鬼子。
无论在哪个世界,消灭鬼子总是让他心情愉悦。
当然他不可能明面上和小鬼子们对着干,现在人家势大,他也不是那么头铁。
明着不能来可以暗着来。
他经常出门去鬼子据点或县城,暗地里消灭鬼子和那些更招人恨的汉奸。
因为杀鬼子灭汉奸,给当地的鬼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鬼子们火冒三丈,开始大范围调查搜索,但是高树林每次都是小心谨慎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时间长了这一带有一位喜欢杀鬼子灭汉奸的英雄好汉,专门和鬼子对着干,英雄的名声就逐渐出名起来。
大家给他取名:“大刀判官”。
因为这个人喜欢使用一把大刀专门砍鬼子和汉奸的脑袋。
他就像是一个游历人间专门对付恶鬼的地府判官。
高树林通过杀鬼子灭汉奸,不仅让自己心情愉悦,每次行动更是顺道收获了大量的财富。
这些财物都是鬼子和汉奸通过巧取豪夺来的不义之财。
这次和做苗人凤的时候一样,既除暴也要安良。
收获的财物一半归自己,一半给当地的贫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