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名字一出来,厂里的议论声更响了——谁都知道,夏梦秋是李末的妻子,姜诗雅、和秦淮茹都是李末的前妻,刘岚和于莉更是早就跟李末关系亲密,据说他们的男人都是李末的亲戚。
“这李部长可真有本事,一下子把自己人都安排到了关键岗位上。”
“你懂什么?人家都是凭本事上来的。
夏主任以前是文书,写的材料没人比得过。
姜科长搞宣传有一套,上次厂里的文艺汇演就是她策划的。
于莉在财务科干了三年,账算得比算盘还准。
秦姐在医务科干了那么久,从未出错。
娄晓娥在人事科待了这么久,谁的情况都清楚。
刘岚在食堂待了几年,大师傅们都服她。”
“话是这么说,可哪有这么巧的事?刚好这几个跟李部长关系好的,都升职了。”
“你酸什么?有本事你也立个功试试?上次抓盗窃团伙,李部长带着保卫科的人熬了三天三夜,你在哪?”
议论声传到李末耳朵里时,他正在医务部检查药品库存。
夏梦秋拿着报表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担忧:“末哥,外面的人都在说,这些任命是您安排的。”
李末头也没抬,拿起一支体温计,对着光看了看:“身正不怕影子斜。你们能升职,是因为你们有能力,跟我基本上没关系。再说了,就算是真的是我利用职权把你们提拔上来的,那厂领导都没说什么,哪里还轮到他们这些连饱饭都吃不上的人多嘴多舌了?”
说完这话,他放下体温计,看向夏梦秋,“你是厂办主任,以后厂里的文件流转、会议安排,都要盯紧了,别出纰漏。”
夏梦秋点点头,心里的担忧少了几分。
她知道李末不是那种搞小圈子的人,当初她能从文书升到厂办主任,是因为周书记看中了她的细心,杨厂长认可她的能力,跟李末没有半分私情。
除了这几位的升职,李末还趁这次人事变动,把秦京茹、何雨水和于海棠安排进了厂里。
于海棠去了广播站,负责早间新闻和厂区通知。
秦京茹和何雨水则进了保卫科,做文秘工作,帮忙整理巡逻记录和人员档案。
这三个姑娘都是中专毕业,在这时也算是高材生了,是特殊人才,不论去哪里,都会被热情欢迎的。
秦京茹学的是文秘专业,写得一手好字。
何雨水学的是法律,对规章制度门儿清。
于海棠学的是播音,声音清亮动听。
按理说,她们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单位,可她们却偏偏选择了轧钢厂。
“我就想跟李大哥在一个单位上班,哪怕只是每天见一面,我也开心。”
秦京茹拿着刚领到的工作证,脸上笑得像朵花。
她还记得,当初她是被李末哥哥和秦淮茹带到城里的,而且他们还让自己去上学,这才有了她如今这么好的日子。
现在能进轧钢厂,还是她最喜欢的文秘岗位,她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何雨水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保卫科的工作虽然琐碎,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跟李大哥一起工作,放心。”
她之前在街道办实习过,见过太多勾心斗角的事,相比之下,轧钢厂虽然人多,但是氛围却好很多,尤其是李末在,没人敢欺负她,这让她觉得踏实。
于海棠则拿着广播站的麦克风,试了试音:“能把厂里的新闻播给大家听,让大家知道厂里的大事小情,挺好的。”
有人觉得她们屈才,劝她们去更好的单位,可她们却都摇了摇头。
在她们看来,轧钢厂有李末在,有她们熟悉的人在,比什么都重要。
李怀德到任的那天,天气格外好。
金色的阳光洒在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把“热烈欢迎李怀德副厂长到任”的红色横幅照得格外鲜艳。
杨厂长带着厂里的中层干部在门口迎接,李末也在其中。
远远地,一辆黑色的上海牌轿车驶了过来,停在广场中央。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金边眼镜的男人走了下来。
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身材挺拔,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儒雅、稳重。
“杨厂长,各位领导,辛苦了。”李怀德快步走上前,跟杨厂长握了握手,语气谦逊又不失得体。
他的手很有力,握得很稳,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却又不显得突兀。
杨厂长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副厂长,欢迎欢迎。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今天终于把你盼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把身边的中层干部一一介绍给李怀德。
李怀德记性很好,只听了一遍,就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和职务。
轮到李末时,他的目光停顿了一下,握着李末的手,稍微用了点力:“这位就是李部长吧?久仰大名。早就听说你年轻有为,在厂里威信很高,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
李末笑了笑,手上也用了点力:“李副厂长客气了,以后都是同事,互相学习。”
他能感觉到,李怀德的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警惕。
李怀德看着李末,心里也在暗暗打量。
眼前的年轻人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却已经身兼医务部和保卫部两个重要部门的部长,而且看杨厂长和其他干部的态度,对他似乎都很敬重。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轻人长得太出众了——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的线条很清晰,就算穿着跟大家一样的中山装,也难掩身上的气质。
“同性相斥”这句话,在李怀德看到李末的那一刻,有了真切的体会。
他自认也是个注重形象的人,出门前都会对着镜子整理半天,可跟李末站在一起,还是觉得有些相形见绌。
若不是来之前老丈人特意叮嘱他“轧钢厂里最不能得罪的就是李末”,他恐怕真的会忍不住想给这个年轻人“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