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许嘉文问道。
“先把剩下的库存清理掉。”苏敏之说了一下目前的喜人进展,“八百多箱的库存,今天上午,我已经卖掉五百箱到广东去了。”
“这么快?!”许嘉文再次感到了惊讶。
“嗯,还剩下三百多箱。”苏敏之说。
许嘉文闻言,沉吟了片刻,忽然说:“说起这个,我倒可能能帮你个小忙。我有个朋友,在青浦那边搞建筑的,手底下有好几个工地。我记得,他以前就给工地上成批地买过汽水。要不,我下午就去帮你问问他,看他需不需要?”
“真的?那可太好了!”苏敏之喜出望外。
“都是朋友,不用这么客气。”许嘉文也笑了起来。
“处理完这批临期汽水,后面……你还有什么打算?”许嘉文接着问,他对苏敏之的整个创业计划,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一说起未来的规划,苏敏之的眼睛里,便重新燃起了那种神采飞扬的光芒。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首先,我想改善一下现有汽水的配方,口感上让它变得好喝一点,先恢复生产,让厂子能盈利。”
“然后,等资金宽裕一些,我想着去买一条新的生产线,就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我要做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营养饮品’。”
“还有,厂房、办公室都要修缮,唉,这一说起来,感觉千头万绪,全都是事。”
她虽然嘴上说着“千头万绪”,但语气里,没有丝毫的畏难,反而充满了挑战未知的兴奋。
许嘉文静静地听着,看着她谈起未来时那副神采奕奕的样子,心中那份欣赏,又深了几分。
他郑重地说:“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
这顿饭,宾主尽欢。
放学铃声响起,小学校门口瞬间被涌出的人潮和等候的家长们占领,喧嚣热闹。
苏念念背着书包,和李远宸并肩走出校门。她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妈妈。
苏敏之穿着一件浅色风衣,手里拎着一个菜篮子。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焦急地张望,只是安静地、面带微笑地站在那里,目光温柔地看着校门口的方向。
“妈妈!”苏念念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朝着妈妈飞奔过去。
李远宸的脚步也跟着停了下来。他顺着苏念念的目光看去。这就是苏念念的妈妈吗?李远宸的心里闪过一丝好奇。
他看到苏念念扑进那个女人的怀里,女人宠溺地揉着她的头发,两人脸上都洋溢着同样温暖的笑容。
“念念,”苏敏之牵起女儿的手,然后朝着不远处的李远宸,温和地点了点头,“跟同学说再见。”
苏念念回过头,用力地朝着李远宸挥了挥手。李远宸也跟她挥了挥手,然后目送着那对母女的身影,手牵着手,在落日的余晖中,慢慢地走远。
回到家里,苏敏之系上围裙,在厨房里开始忙碌起来。
“念念,先去写作业,一会儿饭好了我叫你。”
“好咧!”苏念念应了一声,乖乖地回到自己的小书桌前。
苏念念爱吃的排骨年糕,做法并不复杂,是地道的上海家常风味。
先将排骨用葱姜料酒焯水,再下锅炒出糖色,放入排骨翻炒,让每一块排骨都均匀地裹上那层诱人的焦糖色。随后加入酱油、八角等香料,注入开水,盖上锅盖,用小火慢慢地焖煮。
等到排骨炖得酥烂入味,汤汁也变得浓稠时,再将切成片的年糕放进去,让年糕在肉汁里翻滚,充分吸收排骨的鲜美,最后大火收汁。
当苏敏之将一盘油光锃亮、香气扑鼻的排骨年糕,和一盘红彤彤的油焖大虾端上桌时,苏念念的作业也正好写完了。
饭桌上,苏敏之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的小脸,心中充满了满足。
她主动开口,问起了女儿的学校生活:“念念,我听你们班主任说,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下活动,办了几个兴趣班,有舞蹈、电子琴、书法、绘画这些,你准备参加哪一个?”
苏念念正夹起一块软糯的年糕,闻言动作顿了一下。
她放下筷子,看着苏敏之,有些小心翼翼地问:“妈妈,如果……如果我都不想参加,你会不会觉得我比较懒啊?”
“怎么会呢?”苏敏之笑了,她伸手理了理女儿额前的碎发,语气无比温柔。
“这是你自己的时间,妈妈希望你能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你如果想参加,妈妈就去帮你报名;如果你不想参加,那咱们就按时放学回家,也很好。”
她看着女儿,循循善诱道:“或者,你有没有其他特别感兴趣的……学校里没有的?”
苏念念想了想,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转了转,试探性地问:“那……有没有体育类的啊?比如,羽毛球之类的?”
“羽毛球?”苏敏之有些意外,“我们念念想学羽毛球?”
苏念念点了点头,又很快摇了摇头:“我就是想多锻炼锻炼身体,以后想长高一点。”
苏敏之被女儿这副小模样逗得忍俊不禁。
她笑着说:“傻丫头,就凭妈妈的身高,还有你爸爸的身高,我们家念念长大了,肯定是个高挑的大姑娘,不用担心这个。”
“不过呢,锻炼身体确实是件好事,妈妈明天就去帮你打听一下,看看少年宫有没有合适的羽毛球班。”
第二天,苏敏之回到汽水厂的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是许嘉文打来的。
“好消息!”许嘉文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我那个搞建筑的朋友,我昨天跟他一说,他今天就拍板了!他手下好几个工地,都需要给工人发饮品,他定了两百箱。”
挂上电话,苏敏之立刻叫来了崔厂长。
“崔厂长,库存的那八百多箱汽水,往广东卖掉五百箱。刚刚又接到一个电话,卖了两百箱,现在就剩下一百多箱了!”
“什……什么?!”崔厂长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之前,他一直在为这八百多箱积压了几个月、眼看就要砸在手里的临期汽水愁得睡不着觉。
结果,苏敏之这个新厂长,一天没来上班,打了几个电话,竟然就把这个天大的难题给解决了?
这一刻,崔厂长是彻彻底底地,打心眼里,心服口服了。
苏敏之看着他震惊的表情,笑了笑,开始布置接下来的任务:“崔厂长,剩下的汽水,还有大用处。”
她有条不紊地说道:“这样,你先预留出五十箱。接下来我们不是要整修厂房吗?这五十箱,就留着给来干活的工人们喝,算是咱们厂里给的福利,天热,别把人给累着了。”
崔厂长连连点头,心里暗暗佩服:苏厂长这事办得敞亮!
“还有电力局那边,”苏敏之继续说,“之前咱们拖欠了人家那么久的电费,虽然现在结清了,但关系总要维护好。”
“你下午亲自带几个人,开上车,给电力局的同志们送二十箱过去。就说,是我们厂里的一点心意,为之前的事情表示歉意,也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工商、税务那几个部门,咱们以后更是要天天跟他们打交道。明天,你再拉上五十箱,咱们一家一家地上门去拜访一下。”
“就说是咱们厂里卖不出去的临期品,扔了又可惜,拿来给各位同志发发福利。咱们不求人办事,就是先去刷个脸熟。”
这一番话说下来,崔厂长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手“花小钱办大事”的本事,比她一天卖掉七百箱汽水,更让崔厂长感到震撼和折服。
他看着眼前这个思路清晰、进退有度的年轻女厂长,心中第一次,对这个破败工厂的未来,生出了无比强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