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晶蓝主星的晨雾尚未散尽,跨星云运输枢纽的防护升级工程已热闹开工。晶蓝修士们抬着半人高的晶蓝能量盾模块,沿着枢纽的星络藤导航塔依次安装,淡蓝色的晶体模块贴合塔身时,自动浮现出细密的防护符文;紫源修士们则在模块连接处布设能量导管,将枢纽的复合能源与晶蓝能量盾相连,确保防护系统能持续获得动力;云絮修士们手持云絮法则检测仪,实时监测防护符文的能量波动,避免出现适配偏差。
“第一组晶蓝能量盾安装完毕,启动测试!”晶蓝长老晶蓝一声令下,技术团队启动“星云乱流模拟器”,释放出强度达30%的模拟乱流。当乱流冲击导航塔时,晶蓝能量盾瞬间亮起,淡蓝色的防护光罩将塔身完全包裹,乱流撞上光罩后迅速消散,塔身上的通讯符文依旧稳定闪烁。“防护效果远超预期!”紫源修士紫禾盯着检测仪数据,兴奋地喊道,“乱流能量被吸收了88%,剩余能量被云絮防护层进一步净化,导航塔的核心设备毫发无损!”
晶蓝长老欣慰地点头,伸手触碰能量盾——指尖能感受到晶体中流动的温和能量,与枢纽的星络藤、螺旋能量站形成了完美的能量循环。“这种能量盾还能自主调节防护强度。”晶蓝向围拢的修士们解释,“当检测到低强度乱流时,防护层会自动变薄,减少能量消耗;若遇到高强度乱流,会瞬间加厚并激活备用能源,确保枢纽安全。我们还在盾体中加入了‘自我修复符文’,轻微损伤可在三小时内自动修复,无需人工干预。”
消息传到跨星云联合舰队,凌霄立刻安排对所有跨星云运输舰进行防护升级。舰队的维修舱内,晶蓝修士们正为运输舰加装小型晶蓝能量盾,螺旋修士们则在舰身周围刻画螺旋锁能符文,星络修士们优化舰内的通讯系统——三方协作下,一艘运输舰的升级仅需半日便可完成。“升级后的运输舰,能在40%强度的星云乱流中安全航行,比之前提升了15%的抗风险能力!”舰队维修负责人汇报,“首批十艘运输舰已完成升级,正满载云絮星云的雾晶花前往晶蓝星云。”
凌霄站在维修舱外,望着穿梭的运输舰,对身旁的旋舟说:“晶蓝能量盾的加入,让跨星云运输的安全性大幅提升。接下来,我们要在三大星云的所有应急补给站都加装这种防护系统,同时培训一批掌握晶蓝防护技术的维修人员,确保补给站能自主维护防护设备。”旋舟点头:“螺旋文明已挑选二十名修士参加培训,他们熟悉多星云能量适配,相信很快就能掌握晶蓝技术。”
与此同时,三星云互联的资源调度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资源调度大厅内,巨型光幕上的“多星云资源地图”新增了晶蓝星云的矿脉分布,标注着晶蓝矿的产量、纯度与运输路线。调度员们正根据各星云的实时需求,快速匹配资源订单:将晶蓝星云的晶蓝矿调配至云核基地,用于生产跨星云设备的防护部件;将云絮星云的共生草幼苗调配至晶蓝主星的生态试点;将螺旋星云的螺旋能源转换器调配至星雾星云的居民区。
“晶蓝主星生态试点急需荒星的跨云共生花幼苗,请求优先调度!”通讯仪传来晶蓝修士的紧急需求。调度长立刻查看资源库存——荒星育苗基地恰好有五百株幼苗待运输,且最近的运输舰正准备前往晶蓝星云。“调整运输路线,让运输舰先停靠荒星,装载幼苗后再前往晶蓝主星!”调度长果断下令,屏幕上的运输路线随之更新,预计四日后可将幼苗送达。
荒星育苗基地接到调度指令时,老石与小石正忙着给跨云共生花幼苗浇水。得知幼苗要送往晶蓝星云,小石特意挑选了长势最好的一百株“优势苗”,每株幼苗旁都附上一张手写的“培育指南”,详细记录着浇水频率、能量供应强度与土壤适配比例。“晶蓝星云的土壤和咱们荒星不一样,得把注意事项写清楚,不然幼苗可能活不了。”小石认真地在指南上补充,“还要告诉晶蓝的小朋友,每天要和幼苗说说话,它们听了会长得更快!”
老石笑着帮小石将幼苗装进恒温箱,箱内放入三枚生态能源晶与一袋荒星改良土:“这些土能帮幼苗适应新环境,能源晶能提供临时能量。等幼苗在晶蓝星云扎根,咱们荒星的育苗技术,就算传到第四个星云了!”说话间,跨星云运输舰已抵达荒星,船员们小心翼翼地将恒温箱搬上船,向老石与小石承诺:“一定把幼苗安全送到,让晶蓝的居民们看到荒星的生机!”
晶蓝主星的生态试点收到幼苗后,立刻展开种植。晶蓝修士们按照小石的“培育指南”,将幼苗栽入混合了荒星改良土与晶蓝火山土的育苗盆,注入温和的晶蓝能量;云絮修士们在试点周围布设云絮共生阵,帮助幼苗适应新的法则环境;星雾修士们则搭建星雾监测站,实时记录幼苗的生长数据。仅三日,幼苗便长出新的叶片,淡蓝、淡绿与淡银交织的叶片,在晶蓝星云的光线下泛着独特的光泽。
“幼苗存活了!”晶蓝居民晶小蓝兴奋地跑到监测站,指着屏幕上的生长曲线,“叶片长度比栽种时增加了一寸,根系也开始吸收晶蓝土壤中的养分,这说明跨云共生花能在晶蓝星云生长!”负责试点的云絮修士云泽笑着回应:“这是多星云协作的成果——荒星的幼苗、云絮的共生阵、晶蓝的能量,缺了任何一环都不行。等幼苗长大,我们要在晶蓝主星推广种植,让这种花成为连接四大星云的‘生态纽带’。”
随着协作不断深入,跨星云技术共享数据库也迎来新的突破。数据库新增“晶蓝防护技术专区”,收录了晶蓝能量盾的设计图纸、安装教程与维修手册,各文明修士可通过权限申请获取资料;同时,螺旋文明上传了“螺旋-云絮复合晶规模化生产技术”,云絮文明分享了“多星云共生花培育方案”,荒星则上传了“荒漠星域土壤改良指南”——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录120项跨星云技术,累计下载量突破5000次。
跨宇宙法则学院的“多星云技术实训班”也热闹开课。教室里,晶蓝修士正讲解晶蓝能量盾的符文原理,台下坐着来自云絮、螺旋、星雾、荒星的学员;实践课上,学员们分组合作,在学院的模拟星云环境中,亲手搭建“云絮-螺旋-晶蓝复合防护系统”,从设计、安装到测试,全程独立完成。“以前只懂自己文明的技术,现在学会了多星云协作,以后去任何星云都能开展生态改造!”来自云脉星的学员云晓感慨道,手中的检测仪显示,他们组搭建的防护系统,乱流吸收率达85%,远超课程要求的70%。
学院院长墨尘在巡查实训班时,看到学员们热烈讨论的场景,欣慰地对身旁的林越说:“技术共享与人才培养,是跨星云协作的根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员掌握了多星云法则,未来他们将成为各星云协作的中坚力量。我们计划下个月开设‘晶蓝法则应用专项班’,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林越点头,目光望向学院外的“多星云共生园”——园内种植着来自云絮、螺旋、星雾、晶蓝四大星云的植物,跨云共生花、螺旋藤、星雾草、晶蓝蕨相互依偎,在统一的生态环境中蓬勃生长。“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万界同心’。”林越轻声说,“不同星云的植物能共生,不同文明的修士也能携手,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协作理念,未来还会有更多星云、更多文明加入,共同打造跨越星海的共生家园。”
夜幕降临时,晶蓝主星的生态试点亮起灯火。居民们与技术团队围在跨云共生花旁,分享着幼苗生长的喜悦;跨星云运输舰穿梭在四大星云之间,将资源与希望送往每一个角落;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调度大厅依旧忙碌,为次日的资源运输做着准备;实训班的学员们则在宿舍里,整理着当日的学习笔记,期待着明日的实践课程。
星空中,云絮的淡白、螺旋的淡银、星雾的淡蓝、晶蓝的深蓝交织成网,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四星共生图”。凌霄站在联合舰队的舰桥内,望着星图上不断延伸的协作网络,心中满是坚定——跨星云协作的道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只要各文明始终携手,就没有跨不过的星云乱流,没有建不成的共生家园。而“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理念,终将在这片星辰大海中,书写出永不落幕的繁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