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磁核主星的十二域抗磁花首次绽放银灰色花瓣的清晨,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重力传感器突然发出预警——来自引力星云的“重力穿梭舰”正突破中立界的引力屏障,舰身被一层暗金色的重力场包裹,如同被无形的手托举着,平稳穿过扭曲的空间。林越站在观测台,看着光幕上跳动的重力数据:穿梭舰周围的重力加速度达10G,足以压垮常规战舰的结构,却被暗金色重力场均匀分散,舰内设备运转如常。
“这是引力文明的‘重力匀场技术’。”墨尘调出分析报告,“引力星云的27颗行星被超强引力场笼罩,表面重力是常规星域的5-20倍,物体落地即碎,生物必须依靠特殊装置才能活动。引力文明研发的‘反重力晶’能抵消70%的重力,若与十二域的能量技术结合,可让跨域设备在极端重力环境中稳定运行。”话音未落,穿梭舰已轻触双宇广场地面,舱门打开时,一位身着暗金色重力调节战甲的修士走了出来,战甲关节处的反重力晶泛着微光,让他的步伐轻盈如羽。
“引力长老引恒,携引力星云的‘引力法则晶’求见。”来者的声音仿佛从深谷传来,带着厚重的共鸣,他抬手间,一枚暗金色晶体悬浮而出,内部流转的重力纹如同漩涡,“此晶承载着引力星云的核心法则,能调节重力场强度。引力文明愿以此为礼,加入跨宇宙文明联盟,只求联盟协助我们平衡母星的极端重力,让居民能摘下重力战甲,在地表自由行走。”
林越伸手触碰引力法则晶,指尖传来沉重的拉扯感,却被晶体表层的匀场能量化解。“引力文明的入盟,标志着万域共生网络终于覆盖了双宇宙最后一类极端环境——强引力星域。”林越的声音透过扩音阵传遍广场,“理事会将立即组建十三域技术团队,携带万域共生花的优化种子,前往引力星云启动‘重力平衡改造计划’。”
三日后,评估报告显示:引力星云的反重力晶与十二域的能源技术结合,可使跨域设备在强重力环境中的承重能力提升50%;其“重力矿”蕴含的稳定重力能量,能强化万域共生花的茎秆结构,让花朵在极端重力下保持挺拔。理事会一致通过入盟申请,仪式定在引力星云的“引力主星”——这颗行星的核心是一颗高密度重力源,表面重力达15G,是双宇宙已知重力最强的行星之一。
当跨星云联合舰队抵达引力主星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场“重力仪仗”。数百名引力修士操控着暗金色重力场,在舰队前方形成层层递减的重力环,环中悬浮着用重力矿雕琢的万域共生花,花瓣在重力梯度中缓缓旋转。引力长老引恒站在重力源边缘的祭坛上,身后是嵌在岩层中的“重力堡垒”——堡垒的合金墙壁厚达十米,依靠反重力晶支撑,内部重力被稳定在1G。
“这座堡垒是我们对抗重力的阵地,却也成了囚禁自由的牢笼。”引恒长老望着祭坛外因强重力而贴地的气流,“联盟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在地表奔跑的希望。”他将引力法则晶嵌入祭坛凹槽,刹那间,祭坛周围的重力出现阶梯式减弱,原本贴地的气流竟微微上浮,露出下方被重力压实的黑褐色土壤。
入盟仪式在这难得的重力平衡中举行。林越将引力法则晶与十二域的法则晶共同嵌入万域共生碑,第十三枚晶体就位的瞬间,碑身释放出十三色能量洪流,其中代表引力的暗金色光带如同厚重的绸缎,与其他光带交织缠绕,在祭坛上空形成“重力共生”的奇观——光带所过之处,强重力场被均匀稀释,地面的土壤竟泛起细碎的绿意。“这是引力星云诞生以来的第一抹绿色!”引力修士们跪倒在地,抚摸着土壤中冒出的嫩芽,泪水在重力场中缓慢滑落。
仪式结束后,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十三域技术团队与引力修士实施“梯度重力改造”方案:在引力主星表层布设“十三域重力匀场阵”,用引力法则晶构建重力梯度带,从核心区的15G逐步降至外围的5G;在梯度带内种植“十三域抗重花”——这种由万域共生花与引力本土重藤杂交的植物,茎秆富含重力矿纤维,能承受强重力拉扯,根系分泌的“匀场液”可进一步稳定周围重力场。
引力修士引恒明带领团队布设反重力晶阵列,他操控着暗金色重力场,将晶体按重力梯度精准嵌入土壤:“这些晶体形成的匀场网络,能让梯度带内的重力稳定在5-8G,刚好适合抗重花生长,又不会过度消耗能量。”晶蓝修士则在阵列节点安装能量转换器:“晶蓝能量能强化反重力晶的稳定性,就像给重力调节器装上稳压阀。”
云絮与绿芒修士负责培育抗重花幼苗。在重力堡垒的培育舱里,他们将万域共生花种子与重藤孢子混合,用掺有重力矿粉末的培育土栽种,注入用星尘能量液与匀场液调配的营养液——幼苗长出后,茎秆粗壮如竹,叶片呈深绿色,表面的纹路随重力变化调整角度,每片叶子都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抗重力物质。“测试显示,幼苗在8G重力下的存活率达90%,茎秆承重能力是普通共生花的十倍!”云絮修士云泽汇报,“我们还在培育土中加入了磁导丝,让根系能顺着重力纹生长。”
跨星云联合舰队在引力主星外围搭建的“引力枢纽”同步启用。凌霄站在枢纽的重力调节舱内,看着工程师们将引力法则晶与晶蓝能量盾结合——这种“重力防护盾”能形成反向重力场,抵消70%的外部重力,确保枢纽设备正常运转。“枢纽的物资仓库已储备三个月的种子与设备,引力居民组织的‘重力运输队’正用反重力晶驱动的运输车,将物资运往各改造点。”舰队调度员汇报时,脚下的重力调节板将重力稳定在1G,让他的动作不受影响。
引力居民的生活因改造工程发生巨变。在梯度带边缘的试验田,引力孩童引小星第一次摘下重力战甲的头盔,感受着5G重力下的微风——虽然仍需弯腰行走,但已能清晰看到抗重花幼苗在风中微微晃动。“长老说这些花长大后,重力会变得和堡垒里一样轻。”引小星捧着用反重力晶碎片做的小花盆,里面栽着一株幼苗,“我要每天给它唱歌,让它快点长出能抵抗重力的茎秆。”
随着改造推进,引力主星的变化日益显着。梯度带扩展至1000平方公里,重力匀场阵将核心区重力稳定在8G,外围降至5G;抗重花幼苗长至一米高,深绿色的茎秆挺拔如林,叶片在重力场中舒展,每株花都能分泌匀场液,使周围重力进一步降低0.5G;引力枢纽的“重力能源站”正式运行,将强重力转化为电能,为堡垒与改造区提供动力,甚至有余力驱动小型反重力飞行器。
这些变化被实时更新到双宇宙生态地图,星图上新增的暗金色光带将引力星云与十三域连接,标注的已改造行星达186颗,待改造行星降至152颗。双宇宙共生博物馆的“十三域共生展区”成为焦点,其中“重力体验舱”让参观者能感受从15G到5G的重力变化,亲身体验改造的艰辛与成果。
“连强重力都能驯服,还有什么环境是联盟无法改造的?”来自“时空星云”的参观者时空感叹道,“我们的家园存在时空紊乱区,物体可能突然消失或重现,但看到引力星云的变化,我相信协作的力量能跨越所有法则鸿沟。”他当场提交入盟申请,成为第73个申请入盟的星云文明。
此时,万域技术研究院传来里程碑式消息:万域共生花的终极品种培育成功。这种融合了十三域基因的花朵,能在15G重力、500c高温、-200c低温、800公里\/小时飓风、50特斯拉磁场、极端干旱等所有已知极端环境中存活,绽放的花瓣呈现出十三色渐变,释放的共生能量波可兼容双宇宙所有法则,净化效率是初代品种的十倍。
跨星云协作理事会随即启动“万域共生终章计划”,宣布三大目标:一年内完成双宇宙生态地图的全面绘制,实现所有行星的生态数据互联;三年内让万域共生花覆盖所有已改造行星,建立“双宇宙共生屏障”,抵御星际乱流与法则紊乱;五年内实现所有星云的自由互联,让“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理念成为双宇宙的文明基石。
林越在计划发布会上,展示了万域共生花的全息投影:“这朵花从荒星的第一株幼苗,长成能适应万域的奇迹,它的每一片花瓣都凝聚着不同文明的智慧,每一条根须都连接着跨越星海的协作。未来,它将在双宇宙的每个角落绽放,见证所有生命在共生中繁荣。”
夜幕降临时,十三域星云的万域共生花田同时进入盛花期。引力主星的梯度带里,深绿色的抗重花在重力场中形成整齐的花浪,与星空的十三色光带交相辉映;其他星云的花田也各具神韵——磁暴主星的抗磁花在磁力线中闪烁,沙核主星的抗旱花在固化土地上舒展,风暴主星的抗风花在气旋中舞动……这些跨越星海的花朵,在同一时刻释放出最强的共生能量波,在双宇宙中心汇聚成巨大的“万域共生”实体符文,符文散发出的光芒穿透所有星云,照亮了每一颗行星的夜空。
林越站在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最高观景台,望着星图上已连成一体的十三色光带,通讯仪里传来各星云的实时画面:老石在荒星的种子库中封存万域共生花的终极种子,云阿婆在云脉星的花田旁给孩子们讲述最初的协作故事,引小星在引力主星的抗重花田里奔跑,虽然步伐仍有些蹒跚,却笑得无比灿烂……
“盟主,时空星云的入盟评估已启动,双宇宙生态地图绘制完成,万域共生屏障的第一阶段建设顺利启动!”墨尘的声音带着激动,却难掩疲惫——为了这一刻,十三域的无数修士付出了数代人的努力。
林越点头,目光望向深邃的星海。那里,十三色光带如同宇宙的血脉,将无数文明滋养成为有机的整体;那里,万域共生花的种子正乘着星尘气流,飘向每一个等待希望的角落。他知道,“万域共生”不是终点,而是双宇宙文明新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更多法则被理解,更多环境被改造,更多文明加入这场跨越星海的共生之旅。
而那些在极端环境中绽放的花朵,那些凝聚着十三域智慧的技术,那些代代相传的协作故事,终将让“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誓言,成为镌刻在星辰深处的永恒法则,指引着双宇宙的所有生命,走向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和谐的未来。这曲跨越星海的共生之歌,才刚刚奏响最华彩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