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妖大战的硝烟,终究是散去了。洪荒大地虽然依旧遍布着破碎的痕迹,但那决定性的、足以撼动整个世界格局的冲突,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这片重归平静的土地上,一位身着金光道袍、面容略显憔悴的中年道人,正缓缓游历四方。他,便是燃灯道人。
他一路行走,一路观察。昔日紫霄宫一同聆听道法、沐浴鸿蒙紫气的同门,如今大多有了归宿。六位天定圣人,早已证道成圣,各自建立了威震洪荒的大教。而那些未能成圣的,也大多在历次大战中,凭借机缘与努力,踏入了准圣的门槛,大道有成。
他看到了鲲鹏,虽然未能成圣,但依旧在北海之地盘踞,修为深不可测;他遇到了准提道人,气度非凡也已准圣修为;他也听闻了冥河老祖在血海中建立了阿修罗族,势力庞大;还有镇元子,地仙之祖,与天庭、圣人都有往来,修为精深。甚至是一些曾经陨落的道友,也有后辈弟子继承了衣钵,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
唯独他,燃灯道人,依旧徘徊在准圣之门外在大罗境界,迟迟无法踏出那关键的一步。看着昔日同门一个个羽翼丰满,而他却依旧形单影只,心中那份焦虑与不甘,如同野火般燃烧。
他明白,仅凭一己之力,想要在圣人林立、气运滔天的洪荒证道,已是难上加难。于是,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加入大教,借助圣人的气运、教派的资源与机缘,或许能助自己破开这最后的道枷。
燃灯道人思来想去,第一个目标,便是太清圣人。毕竟,太清圣人乃是三清之一,与自己同在紫霄宫中聆听大道,算是有几分旧谊。他来到了首阳山,这里仙气缭绕,道韵流转,正是太清圣人道场所在地。
燃灯恭敬地表明来意,希望能拜入太清圣人门下。然而,太清圣人听罢,却只是摇了摇头,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提到了一句往事:“哦?燃灯道友?你与贫道曾在紫霄宫中为客,此乃旧谊。只是,贫道门下,如今已有弟子,且清散习惯了,恐难再添新丁。”
燃灯心中一沉,知道事情不妙,连忙补充道:“圣人,弟子是来求大道的!”
太清圣人目光深邃,似乎想起了什么,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大道?贫道门下,讲究无为,顺其自然,不喜争斗。你若心性如此,恐难适应。”
他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燃灯道人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太清圣人似乎对他有些微词,更不想让一个心思活络、可能带来变数的人加入自己的教派。
如今元始,嘴上天天挂着什么‘披毛戴角者’、‘湿生卵化者’,将我洪荒生灵分得三六九等,此等心性,如何能证圆满大道?
燃灯心中一凛,他自然知道元始天尊的行事风格,也明白太清圣人这话中的深意。既然太清不肯,那么,东海呢?东海之滨,可是有三位圣人,通天教主与女娲娘娘,还有那青乾圣人。或许,他们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
再者,燃灯想起了另一个消息:青乾圣人,那位在巫妖大战中崭露头角、建立了蓬丘仙岛的圣人,即将开启蓬丘二讲。更令人瞩目的是,青乾刚刚收了一位实力超越亚圣,为圣人之下第一人的的玄龟,作为蓬丘一脉的祭酒。或许,这蓬丘仙岛,才是他燃灯真正的机会所在。
思虑已定,燃灯道人不再停留,转身离开了首阳山。他的目的地,不再是东海,而是那位于洪荒深处的蓬丘仙岛。那里,或许有他燃灯道人,打破瓶颈,证道成圣的契机。
蓬丘仙岛,一如既往地宁静祥和,云雾缭绕间,仙气氤氲。然而,今日却与往常有些不同,一股微妙的、属于远客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
当那熟悉的金光道袍出现在仙岛入口时,两道流光从岛屿深处疾驰而出,正是白、金二锦鲤所化的童子。他们一个纯白如雪,一个金黄似霞,见到来人,便齐齐躬身行礼:“大仙,有礼了!”
燃灯道人微微颔首,心中暗赞蓬丘仙岛的灵气之盛,连身旁童子都如此不凡,修为也是大罗境界。
“老爷,燃灯上仙已到。”白锦鲤童子转身,声音清脆地传入主殿。
不多时,青乾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他身侧,正是那刚刚成为蓬丘祭酒的玄龟。玄龟虽然重塑了金身,但那沉稳的气质依旧,只是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却因新生而更显豁达的老者。
“燃灯道友,好久不见。”青乾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拱手道,“这位便是新任蓬丘祭酒,玄龟。”
玄龟也上前一步,微微颔首:“燃灯道友,幸会。”
燃灯连忙还礼:“圣人,有礼了。青乾圣人,玄龟道长,能在此相遇,实乃幸事。”
一行人进入主殿。青乾亲自为燃灯奉上香茗,待燃灯坐下,环顾四周,殿内弟子皆恭敬行礼后,青乾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意味:“燃灯道友今日前来,本座已知你心中所想。与其直接谈论,不如你我先论道一番,看看你我之间,可有那冥冥之中的机缘。”
燃灯心中一惊,青乾果然是圣人,一眼便看穿了他的来意。但他也明白,这是青乾的考验,便收敛心神,与青乾对坐论道。
两人所谈,皆是天地玄机、大道法则。青乾引经据典,阐述造化之妙;燃灯则旁征博引,讲述光明之理。在论道的过程中,青乾的灵台深处,仿佛有一道微光闪过。他敏锐地察觉到,燃灯道人的大道核心,竟然与“第一口棺材”有关——那是在混沌初开时,鸿蒙未判之际,由某种特殊材料形成的、承载了最初生灭法则的奇特存在。这棺材化形而成的燃灯,其大道根基,竟隐隐与自己的造化法则,有着一丝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关联。仿佛是同一源头的不同分支,一种“同源而殊途”的感觉油然而生。
论道良久,青乾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看着燃灯,缓缓点头:“好,道友此来,与蓬丘仙岛,确是有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我曾在紫霄宫一同聆听道法,同沐紫气,师出同门,若以师徒相称,倒显生分。不如,你我以同窗相称,如何?”
燃灯心中大喜,这等于是给了他极大的尊重,也表明了收他为“同窗”而非纯粹弟子的意愿。他连忙躬身行礼:“多谢圣人厚爱!”
青乾抬手虚扶:“不必多礼。你既有心加入蓬丘一脉,便担任护法长老之位,教导弟子,共同守护蓬丘,如何?”
“护法长老!”燃灯心中再次一震,这不仅是名号,更是地位。护法长老,通常都是大教中的高层,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地位。能一入蓬丘便得此高位,足见青乾对他的重视。
“好!好!好!”燃灯连说三个好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多谢圣人提携!燃灯定当竭尽全力,守护蓬丘,不负老师所托!”
自此,燃灯道人正式加入了蓬丘仙岛,照样称呼青乾为老师,执弟子礼,为蓬丘一脉的护法长老。蓬丘仙岛的势力,又悄然增添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