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和伯邑考成功逃离朝歌,恰似阴霾天空中陡然撕开的一道曙光,给西岐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气息。
然而,这对父子的逃脱,却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商王帝辛那颗高傲而敏感的心。
帝辛盛怒之下,当即拍案而起,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眸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仿佛要将西岐化为灰烬。随着一声令下,商王的威严之声回荡在宫殿之中:“传令下去,集结大军,即刻讨伐西岐,让姬昌知道,背叛本王的下场!”
费仲尤诨、殷破败领命,一路快马加鞭前往西岐。
两月后,当他们踏入西岐城时,那原本繁华热闹的街道,此刻在他们眼中却满是叛逆的气息。
费仲尤诨二人来到西伯侯府,趾高气昂地站在门前,大声宣召西伯侯。
姬昌匆匆出迎,费仲尤诨毫不客气地开始训斥:“西伯侯,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自逃离朝歌,这是对大王的大不敬,实乃罪大恶极!”姬昌满脸谦卑,恭敬地说道:“二位大人,实有苦衷,还望大人能在大王面前美言几句。”
说罢,使了个眼色,身旁的侍从便抬出几个沉重的箱子。
打开箱子,金光闪耀,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奇珍异宝。费仲尤诨二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贪婪之色尽显。
姬昌笑着说:“二位大人一路奔波,这小小意思,还望笑纳。还请二位大人在大王面前为我等多多周旋,西岐上下必定感恩戴德。”
费仲尤诨对视一眼,心领神会,收起了之前的严厉。费仲假惺惺地说道:“西伯侯,此次之事非同小可,不过看在你如此识趣的份上,我等自会尽力。”
商军那边,浩浩荡荡的军队在主帅殷破败的带领下,一路向西岐进发。
军旗猎猎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铠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
殷破败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前方,心中盘算着如何尽快将西岐拿下,立下赫赫战功。而雷开则一脸凶狠,摩拳擦掌,仿佛西岐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
西岐城内,姬昌得知商军来犯,赶忙召集姜子牙等众臣商议对策。散宜生镇定自若地说道:“主公勿忧,西岐民心所向,又有诸多能臣良将,那商军虽众,但骄横轻敌,我等可利用其弱点,出奇制胜。”姬发也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说:“父亲,孩儿愿率一军,与商军决一死战,保我西岐百姓安宁!”众臣纷纷响应,士气高涨。
很快,商军抵达西岐城外,安营扎寨。殷破败派人向城内喊话,要求西伯侯出城投降。散宜生派人前往商营回话:“我西岐向来忠心耿耿,只因在朝歌遭受不公,无奈才回。若商王能收回成命,不再无端猜忌,西岐愿依旧称臣。”殷破败大怒:“大胆叛贼,还敢狡辩!今日便是西岐灭亡之日!”
次日清晨,双方摆开阵势。商军这边,刀枪林立,阵容庞大。
西岐军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个个精神抖擞,毫无惧色。
一声令下,西岐军中鼓声大作,南宫适手持大刀一马当先,商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不知如何应对。
雷开见状,亲自提刀迎战,却南宫适打落马下。殷破败见势不妙,正欲撤退,此时散宜生挥动令旗,西岐军伏兵四起,将商军团团围住。商军陷入绝境,死伤惨重,殷破败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费仲尤诨被俘。
首战告捷,西岐城内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胜利。姬昌对散宜生等众臣感激不已,大摆宴席犒劳将士。然而,姬昌深知,商王帝辛不会善罢甘休,这场战争不过是刚刚开始。
在朝歌,帝辛得知前线战败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他将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咆哮道:“一群废物!连个小小的西岐都对付不了!”
经过这这场大战,西岐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也损耗不少兵力。
姬昌深知,商强周弱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若想真正保全西岐,还需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对抗商朝。
于是,他派使者前往各方诸侯处,晓以利害,希望能结成联盟。
有些诸侯被姬昌的诚意所打动,纷纷响应,愿意与西岐携手。而有些诸侯则惧怕商朝的威严,犹豫不决。
西岐虽在与商军的初次交手中侥幸取得一场小胜,可这胜利的背后,却是满目疮痍。西岐本就国小地贫,物资向来匮乏,经此一战,更是元气大伤。
农田被践踏得不成样子,庄稼毁于一旦,百姓们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城中粮库空虚,物价飞涨,一斗米的价格竟翻了数倍,普通人家根本无力承受。
街头巷尾尽是面黄肌瘦的百姓,为了一口吃食愁眉苦脸,民不聊生的景象随处可见。
西伯侯姬昌深知,西岐若想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进而谋得发展,必须广纳贤才。
于是,他命人在西岐的各个城门口、集市等人流密集之处张贴告示,承诺但凡有一技之长,无论是精通兵法谋略,还是擅长农耕水利,亦或是身怀奇术异能者,皆可来西岐一展身手,西岐必定以礼相待,给予重用。一时间,各地有识之士听闻消息,纷纷朝着西岐赶来,或徒步,或乘车,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抱负,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就在讨伐西岐的战端刚刚开启之时,一股令人胆寒的煞气如汹涌的黑色浪潮般在洪荒天地间瞬间升腾而起。
这股煞气蕴含着无尽的杀伐之气,所过之处,风云为之变色,原本湛蓝的天空瞬间被乌云遮蔽,电闪雷鸣,仿佛天地都在为之颤抖。
各地的修士们正在各自的洞府、仙山修炼,或是感悟天地大道,或是炼制法宝丹药,却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煞气惊扰。
他们纷纷停下手中之事,运转灵力,以神通感知煞气的来源。
当发现这股煞气竟是源自西岐与商军交战之地时,无不面露震惊之色。
一些修为稍低的修士,甚至被这煞气的余波冲击得气血翻涌,险些走火入魔。
在那高耸入云、仙气缭绕的昆仑山玉虚宫之中,元始天尊正端坐在蒲团之上,周身散发着柔和而神圣的光芒,沉浸在对天道至理的参悟之中。
这股冲天而起的煞气瞬间触动了他的感知,他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抹凝重之色。
元始天尊掐指一算,心中已然明了,这是封神大劫降临的征兆。
此劫乃是天地间气运流转的必然结果,是为了重新梳理三界秩序,平衡各方势力。
在这场大劫之中,无论是天庭、地府,还是人间,都将被卷入其中,无数仙神、凡人的命运都将因此改写。
元始天尊深知,这封神大劫的关键便在于人间。如今西岐虽小,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运,或许将成为破局的关键所在。
于是,他传令座下弟子,宣姜子牙前来。
不多时,姜子牙匆匆赶来,进入玉虚宫后,赶忙跪地参拜:“师尊,弟子姜子牙拜见。”元始天尊目光温和地看着姜子牙,缓缓说道:“子牙,你虽一心向道,却无仙缘。但你的大道却在人间,如今封神劫起,正是你下山辅佐新王,成就一番大业之时。”
姜子牙心中虽对不能在昆仑山继续修行略有遗憾,但他深知师尊的话自有深意,于是恭敬地说道:“谨遵师尊教诲,弟子愿下山,竭尽全力,不负师尊所托。”元始天尊微微点头,抬手拿出封神榜与打神鞭,递给姜子牙,说道:“此封神榜乃是封神大劫的关键,打神鞭可节制众神,你持此二物下山,辅佐明主,顺应天命,完成封神大业。”
姜子牙双手接过封神榜与打神鞭,心中顿感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