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山下,龙女正站在路边,她身穿青色长裙,腰间系着一条珍珠腰带,身后跟着十几个蓬丘弟子,手中都捧着玉盒。见白鹤飞来,龙女迎上前:“师弟,师尊有何吩咐?”
“大师姐,师尊让你将剩余的‘百草解毒丹’收集起来,我要送往西岐,救那里的百姓。”白鹤说明来意。
龙女闻言,立刻让弟子们打开玉盒,里面装着一颗颗圆润的丹药,丹药散发着淡淡的草香。她将所有玉盒交给白鹤:“这里共有三千颗百草解毒丹,每一颗都能化解方圆十里的瘟气。你此去西岐,务必小心。”
白鹤接过玉盒,又想起一事:“对了,师尊还说,让我顺便去岐山一趟,见南极仙翁与吕岳道友,他们或许有办法助我。”
龙女点头:“那你速去,莫要耽误了时辰。”
白鹤应了一声,化作一道白光,先往岐山飞去。此时的岐山,在吕岳与南极仙翁的联手之下,瘟疫已基本根除,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疫区。见白鹤到来,南极仙翁与吕岳迎了上去。
“师弟,今日前来,可是奉师尊之命?”南极仙翁问道。
白鹤将西岐的情况与青乾的命令说明,吕岳闻言,从怀中取出一面黑色的小旗:“此乃‘聚瘟旗’,虽名为聚瘟,实则能将散逸的瘟气聚拢。你将此旗带往西岐,先用法旗聚拢瘟气,再撒下丹药,效果会更好。”
南极仙翁也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瓶:“此乃‘清灵露’,可增强丹药的灵气。你将清灵露与丹药混合,撒在城内,能让丹药的效力持续更久。”
白鹤接过聚瘟旗与清灵露,谢道:“多谢两位师兄相助!”
说完,他身形一闪,便朝着西岐飞去。
西岐城内,百姓们还在圣母娘娘庙前跪着,有的已经体力不支,倒在地上,气息微弱。
忽然,天空中传来一声嘹亮的鹤鸣,声音穿透黑雾,直入云霄。
百姓们抬头望去,只见一只白鹤从云层中飞出,身形越来越大,片刻间便化作万丈法身,羽翼遮天蔽日,喙中衔着一个玉盒。
白鹤挥动羽翼,将聚瘟旗掷向空中,黑色的法旗在空中展开,散发出一股吸力,将城中的黑雾源源不断地吸向旗中。
紧接着,他打开玉盒,将百草解毒丹与清灵露混合,张口一吹,无数颗丹药化作点点金光,洒向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金光落在百姓身上,原本青黑的脸色瞬间恢复红润,痛苦的呻吟也变成了惊喜的呼喊。
落在街道上,发黑的地面渐渐变得干净,空气中的腥臭气也被清新的草木香取代。落在地脉中,渗入地底的瘟毒被金光净化,再也无法冒出来。
半个时辰后,西岐城上空的黑雾彻底消散,阳光重新洒在城中。
白鹤收起聚瘟旗,化作白衣少年,看了眼恢复生机的西岐城,转身离去。
西岐的瘟疫彻底消失的那一刻,天地间忽然响起一阵轰鸣。
天空中出现一道巨大的功德金光,金光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分成数道,分别落在龙女、孔宣、南极仙翁、吕岳身上。
龙女周身的灵气瞬间暴涨,已是准圣的修为虽然突破,但是道韵和功德又浓厚了三分;孔宣背后的五色神光变得更加璀璨,隐隐有吞噬天地之势;南极仙翁的鹤发童颜变得更加年轻,周身的清圣之气几乎凝成实质;吕岳身上的瘟气消散大半,原本带着凶煞的面容也变得温和了许多。
紧接着,又有无数道细小的功德金光落下,分给了截教的周信、李奇等弟子,以及蓬丘仙岛的白鹤等弟子。
这些弟子原本大多是金仙修为,得了功德后,有的突破瓶颈,有的修为大增,个个喜不自胜。
“这是……天道功德!”姜子牙站在相府前,看着天空中的功德金光,眼中满是羡慕。
广成子、赤精子等阐教金仙也站在一旁,脸色却有些难看。
他们发现,在功德金光落下的同时,一股黑色的业力也从虚空中浮现,如同跗骨之蛆,缠上了他们的周身。
“为何……为何业力会落在我们身上?”赤精子不解,他看着身上的业力,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修为也隐隐有些压制。
广成子沉默良久,叹了口气:“因为我们没能救下百姓。
天道以众生为念,我们虽有三光神水,却只救了官员与将士,置数十万百姓于不顾。
若不是青乾圣人与女娲娘娘出手,西岐早已成死城。这业力,是天道对我们的警示。”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
他们知道,广成子说得对。此次西岐瘟疫,阐教虽尽力了,却终究有私心,没能顾及所有百姓。
而龙女、吕岳等人,虽与阐教素有嫌隙,却以天下苍生为重,故而得了天道功德。
此时,岐山方向传来消息,吕岳已带着四个徒弟离去,临走前留下话:
“此次乃奉师命救民,与阐教无关。他日封神之战,再分胜负。”
南极仙翁也回了蓬丘仙岛,不过在回去之前,他给张桂芳留下了一瓶清瘟丹,叮嘱他日后若再遇瘟情,可用来应急。
西岐城内,百姓们自发来到圣母娘娘庙,又在城南立了一块功德碑,上面刻着龙女、孔宣、南极仙翁、吕岳的名字,还有蓬丘仙岛与截教弟子的事迹。
每逢初一十五,百姓们都会来碑前祭拜,祈求他们平安顺遂。
而阐教的金仙们,带着一身业力,返回了各自的洞府。
他们知道,这业力若不化解,日后怕是会成为他们修行路上的阻碍。
只是,化解业力并非易事,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行善积德,弥补此次的过错。
天地间,功德金光渐渐消散,业力也隐入虚空。
但所有人都知道,此次西岐瘟疫之事,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为日后的封神之战,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