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抱着柴火,脚步飞快地往家跑,怀里的枯枝擦过衣角,留下几道浅浅的划痕也顾不上擦。刚冲进院门,就看到余晚星正蹲在菜园边,给刚冒芽的青菜浇水,他连忙放下柴火,喘着气跑过去:“娘!张嫂和李伯在议论您……还说您家食材来路不明……黑影也在旁边听着!”
余晚星手里的水壶顿了顿,清水顺着菜叶滴落在泥土里,晕开一小片湿痕。她抬起头,看着许伟满是慌张的脸,伸手帮他理了理凌乱的衣领:“别慌,娘知道了。他们就是随口猜,咱们没做亏心事,不怕被说。”话虽如此,她心里却清楚,张嫂和李伯的议论要是传开,再被黑袍人添油加醋,村里的闲言碎语只会越来越多。
当天傍晚,余晚星特意没做复杂的饭菜,只是煮了一锅稀粥,又从空间里摘了些鲜嫩的野菜——不是之前用来做饼的红薯、土豆,而是和村里常见野菜模样相似的“空间野菜”,这种野菜叶片翠绿,和后山随处可见的苦苣菜几乎一模一样,就算被人看到,也只会以为是她去后山挖的。
她把野菜洗净切碎,放进锅里和稀粥一起煮,又悄悄往锅里加了小半碗灵泉水。灵泉水无色无味,混在粥里根本看不出来,却能让野菜的鲜味更浓,还能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很快,锅里飘出淡淡的野菜香,不像之前的红薯饼、土豆泥那样惹眼,却带着家常的烟火气。
“娘,今天的野菜粥好鲜啊!”许阳喝了一口粥,眼睛亮了亮,又舀了一勺野菜放进嘴里。许宝坐在小推车里,手里拿着小勺子,自己舀着粥往嘴里送,虽然洒了不少,却吃得格外认真。余晚星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这样清淡又常见的饭菜,应该不会再引人生疑了。
连续几天,余晚星都坚持煮野菜粥,偶尔会在粥里加些空间里的杂粮碎,让粥更顶饿。孩子们的气色肉眼可见地变好,许阳原本有些发黄的脸颊渐渐透出红润,许伟跑跳时也比以前更有力气,连最小的许宝,也比以前更爱笑了。
这天上午,王婶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玉米饼,来到余晚星家串门。刚走进院门,就看到许明和许亮在院子里劈柴,许阳和许伟在旁边帮忙递柴火,许兰则推着小推车里的许宝,在院子里慢慢散步,一派和睦的景象。王婶笑着走进来:“晚星,看你家孩子们多精神,比前阵子看着结实多了。”
余晚星正在厨房洗碗,听到声音连忙迎出来:“王婶您来了,快坐。孩子们就是最近能吃饱饭,精神才好点。”她一边说,一边给王婶倒了杯温水,又从锅里盛了一碗刚煮好的野菜汤,“这是刚煮的野菜汤,您尝尝,就是普通的野菜,没什么特别的。”
王婶接过碗,喝了一口,野菜的清香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甜味,比她自己煮的野菜汤好喝不少。她笑着说:“晚星,你这手艺真好,普通的野菜汤也能煮得这么鲜。难怪孩子们爱喝,天天喝这个,身体肯定好。”余晚星顺着话茬说:“就是多煮了会儿,把野菜的鲜味煮出来了。最近后山野菜多,我每天都去挖点,给孩子们换着口味。”
王婶点点头,又聊了会儿家常,看着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忍不住感叹:“你一个人带七个孩子不容易,还把孩子们照顾得这么好,真是个能干的。不像有些人家,日子过得比你好,孩子却养得面黄肌瘦的。”余晚星笑着道谢,心里却暗暗庆幸——王婶是村里的“老好人”,有她在旁边说句公道话,就算有其他闲言碎语,也能少传些。
可余晚星不知道,王婶离开后,在村口遇到了李伯。李伯看到王婶从余晚星家出来,连忙凑过去问:“王婶,你去余晚星家了?她家是不是还吃好的呢?”王婶皱了皱眉,有些不高兴地说:“什么好的,就是普通的野菜汤和稀粥。晚星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天天去后山挖野菜,你别总瞎猜,传出去不好听。”
李伯碰了个钉子,却还是不死心,小声嘀咕:“哪有野菜汤能把孩子养得这么精神的……肯定有猫腻。”这话正好被躲在树后的黑影听到,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算王婶帮着余晚星说话,只要李伯这种人还在猜疑,他就能继续散布谣言。黑影悄悄离开,准备去破庙向黑袍人汇报,打算下一步让李伯去“试探”余晚星,看看能不能找到她藏食材的地方。
而这一切,都被正在村口捡柴火的许兰看在眼里。她看到黑影鬼鬼祟祟地跟着李伯,又听到李伯的嘀咕,心里一紧,赶紧抱着柴火往家跑——她要赶紧把这件事告诉娘,让娘小心李伯,别被他找到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