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空间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余晚星正蹲在菜地里,手里拿着一个特制的小木勺——勺柄上刻着一道浅浅的横线,这是她根据之前的实验,专门做的“灵泉用量勺”,每一勺刚好对应1份灵泉和3份普通水的比例,确保浇灌作物时不会因用量过多导致“疯长”。
“之前就是灵泉放多了,青菜叶子都卷了,差点被李婶看出异常。”余晚星一边小声嘀咕,一边将木勺伸进装着灵泉水的陶罐里,舀出一勺,小心翼翼地倒进青菜根部的土壤里。空间里的青菜长势正好,叶片翠绿饱满,却没有丝毫“异常粗壮”的迹象,和外界菜地里的青菜看起来几乎一样——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
许明跟着走进空间,看到母亲严格按勺子量浇水,好奇地问:“娘,为什么每次都要用这个勺子呀?直接倒不行吗?”余晚星放下勺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解释道:“灵泉太厉害,倒多了菜就会长得太快、太壮,别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劲。用勺子控制量,菜长得和普通的一样,才不会被怀疑。”
为了让用量更精准,余晚星还在陶罐上画了刻度,每次稀释灵泉水时,都会严格按“1勺灵泉+3勺普通水”的比例调配。浇灌不同作物时,用量也会微调——青菜、豆芽这类叶菜用量少一些,玉米、红薯这类根茎作物用量稍多,但都控制在“不异常”的范围内。
有一次,许兰不小心打翻了装着稀释灵泉水的陶罐,剩下的水不够按比例调配。余晚星宁愿暂时不浇水,也不肯随意增加灵泉用量。“宁愿菜长得慢一点,也不能让它长得太奇怪。”她对孩子们说,“我们的秘密不能因为一点小疏忽就暴露。”
严格控制灵泉用量后,空间作物的长势越来越“正常”。之前用纯灵泉水浇灌的豆芽,茎秆粗得像小手指,现在按比例浇灌后,茎秆粗细和外界培育的豆芽差不多,只是口感更脆嫩;玉米也不再是“提前抽穗”,而是和外界玉米同步生长,只是颗粒更饱满。
这天,邻居王婶来借菜种,看到余家院角菜地里的青菜,笑着说:“晚星,你家的菜长得真好,和我家的差不多,就是看着更精神点,肯定是你浇水浇得勤。”余晚星笑着附和:“是啊,每天都来浇点水,希望能多收点。”王婶没看出任何破绽,拿着菜种就离开了。
可余晚星心里并没有完全放松。她知道,黑影还在暗中观察,说不定会通过“作物长势差异”寻找线索。果然,这天傍晚,她发现菜地里的青菜有被人触碰过的痕迹,几片叶子还被折断了——显然是有人趁她不在时,偷偷观察过菜的长势。
“肯定是黑影。”余晚星赶紧把折断的叶子清理掉,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菜地,确保没有其他异常。她心里升起一股不安——黑影肯定在对比她家菜和别人家菜的差异,只要稍有疏忽,就可能被发现破绽。
而此刻,村外的树林里,黑影正拿着一片从余家菜地捡到的青菜叶,对黑袍人说:“这片叶子比普通青菜叶稍微厚一点,但长势和普通青菜差不多,没发现什么异常。”黑袍人接过叶子,放在手里捻了捻,眼里闪过一丝阴鸷:“没异常不代表真的没问题。她肯定在偷偷用什么东西让菜长得好,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继续盯着,我就不信找不到她的秘密。”
一场针对“灵泉用量”的追查还在继续。余晚星精心制定的用量控制策略,虽然暂时让空间作物“看起来正常”,却没能让黑袍人放弃追查,危险依然潜伏在身边,随时可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