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赶紧把木杆秤和面粉袋往灶台底下挪,用布帘遮住,才退到一边。余晚星整理了下衣角,缓缓拉开院门。李婶手里攥着个布包,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眼神扫过院子:“晚星啊,昨天黑袍人带着人在村里转,没去你家吧?我这心里一直惦记着,特意来看看。”
“没去,多谢李婶惦记了。”余晚星侧身让李婶进门,心里却提着劲——自从灰衣人上门后,李婶的“关心”就多了起来,每次都要问东问西,难免不让人起疑。果然,李婶坐下没一会儿,就指着厨房方向问:“刚才好像听见你家有动静,是在做面食呢?明儿呢,没跟你一起忙活?”
“明儿在里屋写东西,我刚收拾完厨房。”余晚星岔开话题,“李婶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李婶这才想起手里的布包,递过来:“哦,我家孙子穿小的衣服,想着许亮能穿,就给你送过来。”余晚星接过布包道谢,又闲聊了几句,才把李婶送走。
关上门,余晚星松了口气,转头对许明说:“以后李婶再来,你别出来,也别在厨房忙活,免得她问东问西。咱们现在教下一个本事——打包布包,你送货时包得整齐结实,不仅清点方便,也不会在路上掉东西。”
许明点点头,跟着余晚星走到桌边。桌上摆着几个干净的粗布包、一摞刚蒸好的馒头和一卷麻绳。余晚星拿起一个布包,平铺在桌上:“你看,先把布包摊平,边角都理整齐,然后把馒头按10个一摞放进去,要放得紧凑点,不然容易晃。”她一边说,一边把10个馒头码成整齐的一摞,放在布包正中间。
“接下来是对折,从布包的一角开始,往对角折,要把馒头完全裹住,边角对齐,不能歪。”余晚星示范着将布包对折,用手压了压,让布面紧贴着馒头,“然后再从两边往中间折,像包礼物一样,把馒头裹得严严实实的。”
折好后,她拿起麻绳,在布包中间绕了两圈,打了个活结:“记住要打活结,这样张叔解开的时候方便,不用费劲扯。绕绳的时候要勒紧点,不然布包会散。”说完,她把打好的布包递给许明:“你试试,就按我刚才的步骤来。”
许明拿起布包,学着母亲的样子摊平、放馒头。可他放的馒头东倒西歪,一摞10个馒头堆得高低不平。对折的时候,因为馒头没放正,布包一边高一边低,根本裹不严实。绕麻绳时,他又勒得太松,刚打好结,布包就散了,馒头滚了一地。
“娘,我怎么包不好啊?”许明看着地上的馒头,有些着急。“别慌,慢慢来,先把馒头放整齐。”余晚星帮着捡起馒头,“你看,放馒头的时候,要让每个馒头的边都对齐,像排队一样,这样对折的时候才不会歪。”
许明重新尝试,这次他特意把馒头一个个摆整齐,确保一摞馒头高低一致。对折时,他小心翼翼地调整布包的角度,让边角对齐,还用手用力压了压。绕麻绳时,他按照母亲说的,勒得松紧适中,打了个漂亮的活结。这次,布包不仅整齐,还很结实,晃了晃也没散。
“娘,我包好啦!”许明举着布包,兴奋地说。余晚星笑着点头:“做得好!以后每次打包都按这个标准来,咱们再练几遍,争取3分钟包好一个。”
母子俩又练习了半个时辰,许明的速度越来越快,打包的布包也越来越整齐。就在这时,院墙外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动,像是有人在扒拉院墙的石头。余晚星心里一紧——难道是黑袍人的人又来窥探了?她赶紧让许明躲进里屋,自己则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