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香漫过晚星杂货铺的后院时,许兰正对着账本皱眉头。她手里捏着算盘,反复核对灵泉果汁的销量与成本,可算来算去,利润数字总对不上——要么多算了两文钱,要么少减了运输开支,急得她鼻尖都冒了汗。
“姐姐,是不是哪里算错了?”许伟端着一杯热枣汁走过来,看到姐姐焦虑的模样,凑到账本前看了一眼。他手指点在“运输成本”那一行:“姐姐你看,这趟运到邻县的果汁,马车费是二十文,你好像只算了十五文。”许兰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顿时恍然大悟,连忙用红笔修正:“还真是!多亏你提醒,不然这账就错了。”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余晚星看到。她心里忽然有了主意:许兰细心,擅长与人沟通;许伟机灵,对数字敏感,两人都是管理分店的好苗子。如今邻县食府分店已经开业,后续杂货铺分店也在筹备中,正好趁这个机会教他们学习“商业算术”,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为以后接手分店做准备。
当天晚上,余晚星把许兰和许伟叫到房间,拿出两本崭新的账本和算盘:“从今天起,娘教你们学商业算术,包括成本核算、利润计算、库存管理,学会了就能帮娘管理分店,你们愿意学吗?”许兰和许伟对视一眼,立刻用力点头——他们早就想帮家里分担,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余晚星的教学从基础的“成本核算”开始。她以灵泉果汁为例,在账本上列出明细:“你们看,制作果汁的原料有雪梨、灵泉水、白糖,还有玻璃瓶和人工成本,这些加起来就是‘总成本’;卖出的钱是‘总销售额’,用总销售额减去总成本,就是‘利润’。”她一边说,一边用算盘演示计算过程,许兰和许伟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及时提问。
为了让他们更快掌握,余晚星还让他们用实际账目练习。每天早上,许兰负责记录杂货铺的进货明细,包括每种商品的采购价、数量;许伟则负责统计前一天的销售额,分类记录灵泉果汁、草本皂、皂布套餐的销量。晚上,两人一起核算当天的成本与利润,再把结果交给余晚星检查。
一开始,他们总会犯些小错——许兰曾把“草本皂采购价5文\/块”写成“50文\/块”,导致成本虚高;许伟也曾漏算“皂布套餐”的定制费,让利润少算了三十文。但余晚星从不批评他们,而是耐心指出错误,教他们如何避免:“记账要细心,每一笔都要核对清楚;算利润时,别忘了那些零散的收入,比如定制费、加急费。”
随着练习次数增多,许兰和许伟的进步越来越明显。许兰学会了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账目,红色记支出,蓝色记收入,一目了然;许伟则摸索出了“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能通过销量预测库存需求,提醒余晚星及时补货。有一次,许伟发现灵泉果汁的库存只剩五十瓶,而邻县分店还需要三十瓶,立刻建议提前制作,避免断货——这让余晚星惊喜不已:“伟崽已经有管理思维了,知道提前规划。”
除了账目核算,余晚星还教他们处理简单的店铺事务。比如遇到客人投诉“草本皂香味太淡”,许兰会耐心倾听,记录客人的需求,再反馈给余晚星,建议调整配方;遇到农户咨询“改良农具的使用方法”,许伟会详细讲解,还会演示正确的使用姿势,受到农户的称赞。
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余晚星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等他们学会了商业算术和店铺管理,就能独当一面,自己也能更放心地筹备邻县杂货铺分店。阿力笑着说:“余姑娘,兰姑娘和伟崽现在越来越能干了,再过不久,就能帮您管理整个分店了!”
可余晚星没注意到,那个穿着灰布衫的男人,又一次在杂货铺外徘徊。他看到许兰和许伟每天忙着记账、处理店铺事务,还听到伙计们议论“兰姑娘和伟崽要学管理分店”,立刻回到住处写了一封信:“余晚星培养子女管理分店,‘晚星’品牌扩张速度加快,恐短期内形成规模,需尽快破坏其人才培养计划……”
此时的许兰和许伟,还在灯下认真核算当天的账目,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石渊党羽已经把目标对准了他们,正计划着阻挠他们学习管理、破坏他们的成长。要是石渊党羽真的下手,比如故意误导他们记账、散播“孩子年幼不懂管理”的谣言,会不会影响他们的信心,让余晚星的分店管理计划受阻?余晚星又该如何保护孩子们,让他们顺利成长为店铺的管理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