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语气稍缓:“当然,具体案情千差万别。对于证据确凿、民愤极大、冥顽不灵者,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此乃维护法纪威严,亦是给江南百姓一个交代!对于情节相对较轻、有悔过表现、或只是被裹挟的边缘人物,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视其配合调查、切断与玉玑子残余势力联系的态度,予以从宽处理。同时,书院亦可发挥影响力,引导这些官员将精力投入到智能航道、东海风电、古籍修复中心等真正利国利民的项目中去,将功补过,重塑形象。这才是维护地方关系、稳固书院根基的长久之计!”
他再次给出了清晰的路径,该打的打,该拉的拉,该稳的稳。
核心是依法办事,同时引导涉案人员将功折罪,服务于国家战略项目。
既守住了法纪底线,又兼顾了书院与地方的长远利益,更巧妙地将“引导”责任部分推给了书院自身。
上官无忧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陈阳的应对,比她预想的更为老辣。
靳明轩张了张嘴,最终颓然道:“陈院长思虑周详,明轩……受教。”
他知道,在陈阳摆出的“中央反腐”大义面前,再纠缠下去只会自取其辱。
守旧派与激进派联手打出的两张牌,被陈阳以法理为纲,以务实为策,以国家战略为锚点,一一化解。
厅内气氛依旧凝重,但剑拔弩张的敌意已悄然消解不少。
“好了。”上官无忧终于出声,带着掌控全局的从容,“陈院长初来,舟车劳顿,今日接风宴,本为叙旧迎新。这些具体事务,来日方长,容后再议不迟。莫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佳肴美酒。”
她举起酒杯,面向陈阳,笑容温婉:“陈院长,请满饮此杯,欢迎你正式加入江南书院这个大家庭。日后书院诸多事务,还需你我这正副手,同心戮力。”
“谢院长。”陈阳举杯,一饮而尽。
然而,上官无忧放下酒杯,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陈阳,又落在明艳如火的叶红鸾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说起同心戮力,陈院长年轻有为,才华盖世。只是常言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需一位贤内助。李家大小姐自是商界奇才,巾帼不让须眉。不过嘛……”
她话锋微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和试探:“商海浮沉,日理万机,怕是难免对陈院长有所疏于照料。尤其陈院长如今身兼数职,公务繁忙,更需身边有个知冷知热、志同道合的红颜知己,既能辅佐事业,又能慰藉身心。”
她的目光刻意在叶红鸾脸上停留了一瞬,笑意更深。
“红鸾是我书院百年不遇的奇才,朱雀阁传承在她手中发扬光大。她性子虽烈些,但天资聪颖,术法精绝,于玄门古籍、秘术钻研尤深,与陈院长雾隐门所学,或有诸多可印证切磋之处。更难得的是,红鸾对陈院长在汉江的英姿,可是推崇备至,私下里没少向我打听呢。”
这番话说得极其高明!
表面上是在关心陈阳的生活和事业,夸赞叶红鸾的才华,甚至暗示叶红鸾对陈阳的“崇拜”。
实则字字诛心,暗藏挑拨,暗示李曌旭忙于事业,“疏于照料”陈阳,暗示夫妻关系可能存在间隙。强调陈阳需要“红颜知己”,将叶红鸾推到这个位置。刻意点出叶红鸾对陈阳的“推崇”和私下打听,制造暧昧联想。将叶红鸾的才华与陈阳的学识绑定,暗示他们才是“志同道合”的玄门同道。
其目的,就是要在陈阳与李曌旭之间埋下猜疑的种子。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阳和叶红鸾身上,带着好奇、玩味,甚至期待。
叶红鸾在听到上官无忧提及她“私下打听”陈阳时,明艳的脸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眼神闪过一丝羞恼,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当众点破心思的灼热和不服输的倔强。
她没有否认,反而挺直了腰背,那双丹凤眼带着毫不掩饰的挑战和一丝复杂的情绪,灼灼地看向陈阳,仿佛在说:“是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