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方舟残骸的自毁,并非寻常的物质爆炸。那是其核心规则引擎在最终指令下的彻底崩解,是构成其存在的秩序框架从内部发生的、连锁反应式的规则坍塌。没有震耳欲聋的巨响,只有一种令人灵魂颤栗的、仿佛宇宙背景噪音被强行抹去一块的绝对寂静的轰鸣。
凌薇的残响与“复合种子”如同被无形巨掌狠狠拍飞,在规则乱流的裹挟下,险之又险地从那即将彻底湮灭的球形空间通道中冲出,回到了最初那个破损的舱室。身后的通道在她们冲出的瞬间便如同被橡皮擦抹去般消失,连带着那片区域的一切结构,都化为不断向内收缩的、散发着毁灭气息的规则奇点。
整个残骸都在剧烈痉挛,舱壁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更多的裂痕如同蛛网般蔓延。外部虚空的冰冷透过裂缝渗透进来,与内部规则坍塌产生的毁灭性能量形成致命的对流。
没有时间犹豫!
“种子”爆发出在“巡天”方舟日志库中恢复的部分力量,混合着凌薇决绝的意志,化作一道凝练的暗金色流光,不再寻找什么出口,而是对准舱壁上一道最为巨大的、几乎将舰体撕裂的伤口,悍然撞了过去!
“嗤啦——!”
仿佛撕裂了某种坚韧的隔膜,她们冲破了“巡天”方舟最后的壁垒,真正置身于那片冰冷、空旷、死寂的未知虚空之中。
几乎在同时,身后那庞大的方舟残骸,其最后的稳定结构也达到了极限。那向内收缩的规则奇点猛地扩张,化作一个无声绽放的、吞噬一切的黑暗球体,将残骸剩余的部分尽数吞没、分解,最终连同奇点本身一起,归于虚无。
没有留下任何残渣,没有爆炸的光辉,只有一片仿佛被彻底“挖空”的、比周围虚空更加“虚无”的区域,证明着那里曾有一艘跨越维度的方舟走向终结。
毁灭的余波如同无形的潮汐,席卷而来。凌薇和“种子”如同狂风中的落叶,被这股蕴含着规则碎片的乱流狠狠推开,向着虚空的深处翻滚、漂流。
剧烈的震荡让凌薇的意识再次陷入模糊,只能死死守住与“种子”的连接。“种子”的光芒在抵抗余波冲击后也黯淡了许多,但它依旧顽强地维持着一个基本的护盾,抵御着虚空中无处不在的、微弱的规则侵蚀。
不知漂流了多久,毁灭的余波终于平息。四周恢复了那种亘古的死寂与冰冷。没有星辰,没有光源,没有物质,只有无尽的黑暗和仿佛能冻结意识的虚无。这里的规则比“寂灭之域”更加“空旷”,惰性稍弱,但却带着一种令人绝望的荒芜与疏离感。
她们再一次迷失了,漂浮在一片比“寂灭之域”更加未知、更加缺乏参照物的虚空之中。而这一次,连“巡天”方舟那样可以暂时栖身的残骸都没有了。
更糟糕的是,“种子”内部存储的、从方舟日志库获取的庞大坐标信息,此刻因为能量不足和刚才的冲击,变得极其混乱,大部分坐标都黯淡无光,无法精确定位,只有少数几个闪烁着极其微弱的、仿佛随时会熄灭的光点。
希望,似乎随着方舟的湮灭,再次变得渺茫。
凌薇的残响感受着“种子”传递来的虚弱,以及周围那令人窒息的虚无,一股深沉的疲惫感几乎要将她吞噬。连续的逃亡、战斗、得知残酷真相带来的冲击,几乎耗尽了她的心力。
难道挣扎至今,最终还是要在这无名的虚空中,悄无声息地消散吗?
就在她的意识即将被绝望冻结时,那枚“复合种子”,却并未放弃。它那融合了凌薇不屈意志、新生意念韧性、古老秩序火种以及方舟烙印的复合本质,在这种绝对的逆境中,反而被激发出了更深的潜力。
它不再试图从这片荒芜虚空中汲取能量(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可汲取的活性能量),而是开始向内求索。它那暗金色的结晶本体内部,那些代表着不同特质的银白光点与淡蓝辉光,开始以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和谐的方式自行运转起来。
如同一个微缩的、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凌薇的“观测”特质负责感知环境、计算路径;新生意念的“守护”韧性维持着自身结构的稳定;古老初火的“秩序”本源则作为核心驱动力,缓慢而坚定地转化着内部储存的、极其有限的本源力量;甚至那丝来自方舟的优化模板,也在辅助提升着能量利用的效率。
它是在进行一种极其精妙的内循环与自我维持!虽然无法增长力量,但却极大地延缓了自身消散的速度,并且在这种极致的凝练与运转中,其本质似乎还在发生着某种极其缓慢的、潜移默化的纯化与升华。
它就像一颗真正的种子,在看似贫瘠的沙漠深处,顽强地扎根,依靠自身微薄的储备,等待着那一丝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甘霖。
凌薇被“种子”这永不放弃的韧性所感染,也强行振作起来。她不再向外寻求希望,而是将意识与“种子”的内循环深度同步,辅助其优化运转,同时,如同最耐心的守望者,持续地、一遍又一遍地扫描着那片混乱的坐标图,试图从那些黯淡的光点中,找出任何一个可能具有指向意义的线索。
时间在这片虚空中失去了意义。仿佛过去了永恒,又仿佛只是一瞬。
就在她们的内循环也即将因为能量储备见底而开始缓慢衰退时——
突然,凌薇那高度专注的感知,在扫描到坐标图某个极其偏僻、之前从未注意过的角落时,捕捉到了一个异常!
那里,一个原本和其他光点一样黯淡、几乎被忽略的坐标标记,其内部核心,似乎隐藏着一个极其微小、但却稳定 pulsating (脉动)的纯白色光斑!
这个光斑的脉动频率非常奇特,与“种子”的内循环节奏,甚至与凌薇自身的“观测者”波动,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极其微弱的谐振!
仿佛……那个坐标,在主动呼应着她们的存在方式?!
凌薇立刻将全部注意力集中过去,引导“种子”的内循环波动,尝试与那纯白光斑的脉动进行同步。
一次,两次……无数次尝试后——
当“种子”的内循环频率与那光斑的脉动达到某个短暂的契合点时,一股极其微弱、但却无比清晰、稳定且充满生机的牵引感,如同黑暗中垂下的一根蛛丝,从那个坐标的方向,遥遥传来!
这感觉,与“寂灭之域”的惰性、神骸的混沌、“巡天”方舟的死寂、乃至这片虚空的荒芜都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有序、稳定、甚至带着一丝温和包容的规则气息!
虽然距离依旧无法估量,牵引力也微弱到几乎难以察觉,但方向是明确的!
这是一个活着的、稳定的,并且似乎对她们这种存在形式抱有善意或至少是中立的坐标!
希望,如同在绝对零度中点燃的星火,虽然微弱,却真实地照亮了前路!
“种子”的内循环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运转速度加快了一丝。凌薇的残响中也重新燃起了斗志。
没有犹豫,她们调整着自身漂流的方向,将最后的力量用于维持内循环和对抗虚空的微弱阻力,朝着那个传来稳定牵引感的微光坐标,开始了在无尽黑暗中的、漫长而艰难的“跋涉”。
然而,就在她们刚刚确立方向,向着那缕微光开始移动后不久——
一股冰冷、粘稠、带着熟悉恶意的规则扫描,如同无形的蛛网,以远超她们移动速度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掠过这片虚空区域!
是“收割者”的追踪!它们果然被“巡天”方舟最后的信号和标记引来了!
虽然这次扫描似乎并未立刻锁定她们的具体位置(或许是因为她们能量层次太低,且处于内循环状态,存在感被降到了最低),但那冰冷的恶意如同跗骨之蛆,残留在了感知中,提醒着她们危机并未远离。
她们必须在“收割者”更仔细的搜索降临之前,抵达那个微光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