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升级换代带来的新鲜感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李松过去十数年散修生涯中,从未体验过的、令人心安的规律与稳定。
清晨,不再需要为了一日之计而发愁。李松会在元宝用它那特有的、带着鼻音的呜咽催促中醒来。小家伙的生物钟比最精确的刻漏还要准,天光微亮,它便会从柔软的新床上爬起来,先是伸个大大的懒腰,将一身银毛抖擞开,然后便用湿漉漉的鼻子去蹭李松的脸,或者用小爪子有节奏地拍打他的胳膊,直到他无奈地笑着睁开眼。
【主人,太阳晒屁股啦!该起来给元宝做好吃的了!】它的意念总是充满了对早餐最直接的渴望。
厨房(其实就是屋角一个用新买的耐火砖垒砌的简易灶台)里,储备着足够的灵米和肉干。李松不再需要计算着每一粒米下锅,可以放心地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灵米粥,再切上一盘用特殊手法腌制、风味更佳的酱兽肉。元宝会蹲坐在它专属的小食盆前,尾巴尖焦急地轻点地面,看着食物被端上来,立刻发出一声欢呼,埋头苦干,吃得啧啧有声。
早餐过后,便是一天中最为专注的时光。李松会坐在那张黄梨木书桌前,铺开质地均匀的优质符纸,研磨好色泽纯正的上等朱砂。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面上,也洒在那支由元宝绒毛制成的符笔上,笔毫泛着柔和的银辉。
绘制符箓不再是一件充满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的苦差事。当他的指尖握住那支符笔,灵力自然而然地流淌,通过笔杆,被那柔软的银毫均匀地分摊、导引,最终化为符纸上流畅而精准的灵痕。成功率极高,品质稳定得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以往需要耗费大半天、心神俱疲才能完成的数量,现在往往一个上午就能轻松完成,而且精神消耗远小于从前。
元宝在此期间,通常会自得其乐。它有时会趴在新窝里,抱着它那七彩羽毛逗猫棒自己玩上一会儿,羽毛晃动,铃铛轻响;有时则会跳到窗台上,晒着太阳,看林间的鸟儿飞来飞去,琉璃般的眼眸里映着天光云影,慵懒而惬意;偶尔,它也会安静地蹲在书桌旁,看着李松笔走龙蛇,虽然看不懂,但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也在为主人加油。
它唯一不太“稳定”的,就是它那身仿佛永远在新陈代谢的银亮毛发。换毛期似乎并未完全过去,或者说,这就是它的常态。细软的银毛依旧会随着它的跑动、打滚、甚至只是正常的活动,而轻轻飘落,在阳光照射的空气中,如同闪烁的微尘。
不过,现在的李松看待这些绒毛的眼神,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烦恼,而是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他准备了一个苏小婉附赠的、用某种空间扩展材料制成的特殊布袋,专门用来收集元宝脱落的绒毛。
收集工作也变成了一项有趣的日常互动。每天下午,李松会拿着一个玉质的小梳子,对着元宝拍拍手:“元宝,过来,梳毛毛了。”
起初,元宝对这项活动还有些抗拒,觉得耽误它玩耍的时间。但李松很快找到了诀窍。他会在梳毛的时候,顺便给它按摩耳后、下巴等它最喜欢被抚摸的地方,还会准备一小碟它最爱吃的蜜萝果干作为“劳务费”。
于是,梳毛时间变成了元宝的享受时刻。它会主动跑到李松脚边,躺倒,露出柔软的肚皮,四爪朝天,眯着眼睛,喉咙里发出巨大的、满足的咕噜声,任由李松用玉梳轻柔地梳理它的毛发,将那些自然脱落和即将脱落的银毛收集起来。每当一小撮绒毛被放入那个特制的布袋时,李松都会笑着点点它的小鼻子:“又是一块灵石进账咯,小财神。”
元宝虽然不懂“灵石”的具体意义,但它知道“财神”是夸它厉害,于是咕噜声更响了,尾巴也得意地晃动着。
傍晚时分,李松会结束一天的制符和修炼,带着元宝在屋前的空地上活动一会儿。看着小家伙追逐蝴蝶,或者在它的小秋千上荡来荡去,银铃般的笑声(意念)在林间回荡。炊烟再次从屋顶升起,晚餐的香气弥漫开来。
夜晚,躺在柔软舒适的兽皮床上,听着窗外山风的轻吟和元宝均匀的呼吸声,李松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储物袋里,有稳定的灵石进项,有充足的修炼资源;身边,有忠诚相伴、带来无数欢笑与机缘的伙伴;眼前,是一条清晰而充满希望的修行之路。
这种“稳定的生活”,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没有一夜暴富的狂喜,却如同涓涓细流,温润而持久地滋养着他的道心。他不再需要为明天的生计而焦虑,可以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修为的提升和符道的钻研上。
元宝似乎也极其享受这种安定。它不再像初遇时那样,偶尔会流露出对山林外未知世界的不安,而是全然地将这小木屋和主人视作了它世界的中心。它的毛发越发亮泽,眼神更加灵动,那没心没肺的快乐,感染着屋内的每一寸空气。
定期绘制符箓,定期收集绒毛,定期去山下坊市(现在主要是通过百川商会的渠道)交货、获取灵石和新的材料……生活仿佛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李松知道,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与百川商会的那份契约,以及身边这个呼呼大睡的小家伙身上。
他看着元宝睡梦中无意识咂嘴的憨态,轻轻替它掖了掖盖在身上的软布,心中一片柔软。
这样的稳定,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