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西湖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远处的雷峰塔若隐若现。陈生独自站在断桥上,望着湖面泛起的涟漪,思绪万千。
三天前的醉仙楼事件后,他们虽然抓住了王会长和周先生,但这两人不过是棋盘上的小卒。真正的幕后黑手——周先生和德国特务福斯特仍然逍遥法外。更糟糕的是,福斯特竟然知道陈生母亲的下落,这让他既愤怒又担忧。
陈先生,你觉得他会来吗?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
陈生转身,看到沈清秋站在不远处,一身素雅的旗袍衬得她更加清丽脱俗。自从醉仙楼事件后,这位商务印书馆的女编辑就成了他们小队的一员,她渊博的古籍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常常令众人惊叹。
我不知道,陈生诚实地回答,但我必须来。
沈清秋走近,递给他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小心,这可能是个陷阱。
陈生接过茶杯,感受着她的体温,心中涌起一丝暖意:你不担心我的安全?
沈清秋微微一笑:我相信赵刚和苏瑶不会让我一个人来救你的。
话音刚落,赵刚和苏瑶从远处的茶楼窗口探出头来,朝他们挥手。苏瑶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别担心,我们会盯着你们的。
陈生无奈地摇摇头,心中却感到一丝踏实。赵刚和苏瑶这对搭档总是能为紧张的任务带来轻松的气息。
时间差不多了。沈清秋看了看手表,福斯特约的是中午十二点整。
陈生点点头,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湖面。十年前,母亲就是在这片湖边与他告别,从此杳无音信。如今,他终于有机会找到她,却不知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陈生,沈清秋轻声唤道,你母亲的事...
陈生猛地回头:你怎么知道?
沈清秋微微一笑:在你昏迷的那几天,你说了很多梦话。虽然我不该偷听,但作为朋友,我实在忍不住关心。
陈生沉默片刻,决定坦诚相告:十岁那年,母亲突然失踪,只留下一张纸条,说她要去完成一项重要使命。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
抱歉,我不该提起这个。沈清秋语气中带着歉意。
陈生苦笑:没关系,已经过去十年了。而且,今天或许我能找到答案。
正说着,湖面上飘来一艘小船,船头站着一位身穿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
那就是福斯特。陈生低声道,同时不动声色地靠近沈清秋,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轻举妄动。
船靠岸后,福斯特优雅地踏上岸,向陈生点头致意:陈先生,很高兴见到你。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明远,德国柏林大学东方学博士,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
陈生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福斯特改名为周明远,显然想融入中国上层社会。他举止优雅,谈吐不凡,确实像个学者。
周先生,久仰大名。陈生伸出手,但暗中做好了随时攻击的准备。
两人握手时,福斯特的指尖轻轻划过陈生的手掌,这是一个隐蔽的信号,暗示他并非普通间谍,而是有更高身份的人。
请吧,福斯特微笑着说,我们边走边聊。
他们沿着断桥漫步,沈清秋、赵刚和苏瑶在不远处若即若离地跟着,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我知道你在找你母亲,福斯特突然说道,沈秋月女士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语言学家,她的失踪是中国学术界的损失。
陈生猛地停下脚步:你怎么知道我母亲的名字?
福斯特微微一笑:我不仅知道她的名字,还知道她是一位密码学专家,曾经为国民政府工作,破译了许多重要情报。
陈生警惕地环顾四周:你是如何知道的?
因为我也是做情报工作的,福斯特坦然承认,事实上,你母亲和我有过合作。她给了我一份重要的密码本,帮助我们破译了日本人的许多加密通信。
陈生皱眉:不可能!我母亲从未提过此事。
因为她不想把你卷入这场危险的游戏中,福斯特叹息道,但战争爆发后,我们都身不由己。日本人发现了她的身份,她不得不消失。
沈清秋突然插话:周先生,你的中文说得真好,完全没有口音。
福斯特赞赏地看了她一眼:谢谢夸奖,沈小姐。我在北平生活过十年,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那你为什么要帮日本人做事?赵刚突然从后方走来,直截了当地问道。
福斯特看了赵刚一眼,微微一笑:赵先生,你的问题太直接了。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都需要做出选择。
选择当汉奸?苏瑶从另一侧走来,毫不客气地说道。
福斯特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随即恢复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说到这个,我倒是很欣赏你们中的某些人。比如陈先生,他明明知道我是谁,却还是赴约了,这份胆识令人钦佩。
我不是来赴约的,陈生冷冷地说,我是来看看你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福斯特大笑:有意思,陈先生,你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敏锐。其实,我今天约你来,是想谈一笔交易。
什么交易?陈生警惕地问。
万卷楼的秘密,福斯特压低声音,我知道它的下落。
陈生心中一动,但仍不动声色:我凭什么相信你?
因为你母亲也参与了这个项目,福斯特直视陈生的眼睛,她和我一样,都是书阁计划的参与者。
沈清秋惊讶地看向陈生:书阁计划?我在古籍中看到过相关记载,是国民党政府在上世纪30年代初启动的一项文化保护工程,旨在将重要文献转移到安全地带,以防战乱。
福斯特赞许地看了沈清秋一眼:沈小姐果然博学。没错,书阁计划最初确实是出于这个目的。但随着战争爆发,计划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为军方服务?赵刚冷冷地问。
福斯特点头:准确地说,是为各方势力服务。日本人、德国人、甚至英国人都想得到这些文献。它们不仅包括珍贵的古籍,还包括许多先进的科技知识。
所以你接近我们是为了利用我们找到万卷楼陈生问。
福斯特摇头:不,陈先生,我接近你是因为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我的帮助?陈生冷笑,我为什么要相信一个日本间谍?
因为你母亲和我一样,都认为这些文献应该得到妥善保存,而不是被用来发动战争,福斯特严肃地说,而且,你母亲可能还活着。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陈生瞬间僵在原地:你说什么?
三个月前,我在北平见到了一个人,他声称是你母亲的助手,福斯特解释道,他说你母亲在一次转移中受了重伤,被迫隐藏起来。
陈生双手紧握,努力保持冷静:不可能!如果她还活着,为什么不联系我?
因为她受了伤,失去了记忆,福斯特说,而且,她担心你的安全。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我们所有人,陈先生。
沈清秋轻轻拉了拉陈生的衣袖,示意他冷静。她转向福斯特:周先生,如果你真的想合作,为什么选择在公共场所见面?
福斯特微微一笑:因为我想给你看样东西。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这是你母亲三年前写给我助手的信,上面有她的笔迹和一些重要信息。
陈生接过信,快速浏览起来。虽然笔迹熟悉,但他无法完全确认是否是母亲的亲笔。
我怎么知道这不是你伪造的?陈生质疑道。
福斯特叹了口气:陈先生,你我都是聪明人。如果你不相信我,我们可以做个交易。你帮我找到万卷楼的入口,我帮你找到你母亲。
你凭什么认为我会相信你?陈生冷冷地问。
福斯特看了眼手表:十二点了,我们可以边吃午饭边谈。我知道一家不错的杭帮菜馆,离这里不远。
陈生正要拒绝,沈清秋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去吧,或许能探听到什么消息。
赵刚和苏瑶对视一眼,赵刚低声道:我们跟着,保持距离。
就这样,一行人朝着西湖边的楼外楼走去。这家百年老店坐落在孤山脚下,是杭州最着名的餐馆之一,以其精致的杭帮菜闻名。
餐厅内装饰典雅,古色古香的家具和精美的瓷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福斯特预订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从那里可以俯瞰西湖的美景。
服务员递上菜单,福斯特熟练地点了一桌特色菜肴: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和叫花鸡。
用餐过程中,福斯特讲述了更多关于书阁计划的情况。他说,随着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意识到单凭一国之力难以保护这些珍贵文献,于是与德国、英国等国家达成秘密协议,共同保护并研究这些文献中的科技知识。
你母亲是密码学专家,福斯特说,她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加密系统,用于保护这些文献的运输和存储。这套系统至今无人能破,包括日本人在内。
陈生若有所思:万卷楼不仅仅是一个藏书地点,更是一个安全传输系统?
没错,福斯特表示赞同,而且,它还包含了许多先进的科技知识,有些甚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比如?陈生追问。
福斯特神秘一笑:比如一种新型的能源技术,据说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
陈生震惊不已:不可能!这种技术在当今世界都是前沿课题。
所以才说价值连城,福斯特说,各国都想得到它。
午餐结束后,福斯特递给陈生一个信封:这是你母亲助手的联系方式,他现在化名张先生,在杭州的一家书店工作。
陈生接过信封,沉思片刻:如果我帮你找到万卷楼,你如何保证我母亲的安全?
我无法保证,福斯特坦诚道,但我可以提供线索。况且,你现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是吗?
陈生将信封收好:我会考虑你的提议。
离开餐厅后,福斯特告辞离去。赵刚和苏瑶立即上前询问情况。
怎么样?赵刚急切地问。
陈生将情况简要说了一遍:他声称我母亲还活着,受了伤失去了记忆,现在化名张先生在杭州的一家书店工作。
这听起来像是真的,沈清秋分析道,如果福斯特只是想利用你,何必编造这么复杂的故事?
但他毕竟是日本人,林霜提醒道,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他。
不管怎样,我们需要验证这个张先生的身份,陈生说,赵刚、苏瑶,你们去调查书店;沈小姐,你和我去见一个人。
沈清秋好奇地问。
陈生微笑:一个可能知道书阁计划的人——我的大学导师,中央研究院的吴启元教授。
---
杭州·宝石山·下午
宝石山坐落在西湖西北岸,山势险峻,景色秀丽。山顶的保俶塔是西湖十景之一。陈生和沈清秋沿着山路向上攀登,沈清秋的旗袍在山风中轻轻飘扬,显得格外动人。
陈先生,你确定吴教授在这里?沈清秋气喘吁吁地问。
陈生点头:吴教授是地质学专家,经常来这里考察地质结构。而且,据我所知,他对中国古代建筑也有研究。
他们沿着陡峭的石阶继续上行,终于在一处观景平台找到了正在写生的吴启元教授。六十多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戴着眼镜,专注地在画板上描绘着眼前的美景。
吴教授!陈生喊道。
吴教授转过头,看到陈生后露出惊喜的表情:陈生?真的是你!
教授,好久不见。陈生上前握手。
吴启元上下打量着陈生:一晃八年了,你父亲呢?他还好吗?
陈生笑容凝固:家父...已经去世了。
吴教授震惊地看着他:什么?什么时候的事?
大约七年前,陈生简短地回答,教授,我这次来是想请教您一些关于古代建筑的问题。
吴教授邀请他们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沈清秋细心地为他泡了一杯茶。
听说你对书阁计划感兴趣?吴教授开门见山地问。
陈生惊讶地看着他:您怎么知道?
吴教授笑了笑:我在学术界有些朋友,消息比较灵通。而且,我对这个计划也略有耳闻。
您了解多少?陈生急切地问。
吴教授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其实,我曾是书阁计划的顾问之一,负责评估文献的历史价值。但后来,我发现这个计划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危险。
复杂在哪里?陈生追问。
吴教授压低声音:因为其中不仅包括古籍,还包括许多军事科技资料。国民政府原本打算用这些资料换取国际支持,但随着战争爆发,计划逐渐失控。
失控?陈生皱眉。
是的,各方势力都想染指这些资料,吴教授解释道,包括德国、日本,甚至英国。更糟的是,我们发现内部有间谍,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保护资料。
什么措施?沈清秋好奇地问。
吴教授看了眼远处的西湖:我们将资料分成多个部分,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们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加密系统来保护它们的位置信息。
就像福斯特说的那样?陈生问。
吴教授点头:是的,但比那更复杂。实际上,万卷楼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个概念,指的是整个加密系统和存储网络的结合体。
那真正的文献存放在哪里?陈生追问。
吴教授摇头:这是最高机密,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包括你父亲、我,以及国民政府的高层。
那您知道我母亲的下落吗?陈生恳切地问。
吴教授沉默片刻:关于你母亲,我知道的不多。她确实参与了密码系统的设计,但她的主要工作是在幕后。她很少露面,也很少与人接触。
但她还活着?陈生追问。
吴教授摇头:我不知道。战争爆发后,我失去了与她的联系。但我可以肯定,如果她还活着,一定会设法与你联系。她是个坚强而有责任感的女人。
陈生感到一丝希望,但更多的是担忧:教授,还有一个问题。福斯特说他代表德国情报部门,但同时也与日本人有联系。这在逻辑上说不通,不是吗?
吴教授沉思片刻:确实如此。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利益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德国和日本虽然是盟友,但也有各自的算盘。德国想要技术,日本想要地盘。
所以他们都在争夺万卷楼的控制权?沈清秋问。
吴教授点头:很有可能。而且,不排除有第三方势力介入。
谈话间,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
要下雨了,吴教授收拾画具,我得下山了。陈生,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通过这个地址联系我。他递给陈生一张纸条。
陈生接过纸条:谢谢您,教授。
离开宝石山时,雨已经开始下了。陈生和沈清秋撑伞走在山间小路上,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陈先生,沈清秋突然问道,你真的打算相信福斯特的话吗?
陈生叹了口气:我不知道。但我必须承认,他提到的关于我母亲的事情让我很难不心动。
但如果他是骗子呢?沈清秋担忧地问。
我会小心应对,陈生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真相。
两人回到市区时,雨势已大。他们决定先回旅馆换身干衣服,再继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