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7年春,夷洲基地港口。
晨雾尚未完全散尽,海天相接处便出现了熟悉的帆影。了望塔上急促的号角声划破了宁静,紧接着,更多的号角声从港口各处响起,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
“是都督!都督的舰队回来了!”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基地。留守的将士、工匠、民夫,乃至寻常百姓,纷纷涌向码头,翘首以盼。人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期盼,不仅仅是因为远征的英雄归来,更因为隐约流传的、关于“神器”和“希望”的消息。
吕蒙率领留守将领,早已肃立在码头最前方,甲胄鲜明,神情激动。当旗舰“苍青龙吟”号那雄伟的、带着远航风霜与些许战损痕迹的船身缓缓驶入港口时,欢呼声如同雷鸣般响起,震耳欲聋。
周瑜立于舰首,依旧是那身青袍,但气质却愈发深沉内敛,仿佛浩瀚的海洋,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与奥秘。他望着眼前熟悉的港口和欢呼的人群,脸上露出了温和而略带疲惫的笑容。他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了码头后方——那里,不知何时,已悄然立着两个身影。
一者羽扇纶巾,青衫飘逸,正是诸葛亮。另一者,身着简约而不失庄重的女官服饰,容颜清丽,眸光深邃如星海,正是黄月英。
他们竟亲自从成都赶来了!
舰队缓缓靠岸,跳板放下。周瑜稳步而下,吕蒙等人立刻上前,单膝跪地:“恭迎都督凯旋!”
“起来吧,辛苦诸位守家了。”周瑜将吕蒙扶起,目光却已越过他,看向那迎上来的两人。
“公瑾。”诸葛亮羽扇轻拱,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与欣慰,“辛苦了。”
“孔明。”周瑜还礼,随即目光转向月英,千言万语,似乎都凝在了这一眼之中。跨越归墟的生死的感悟,对力量本源的探索,还有那潜藏心底、超越世俗的复杂情愫,皆在不言中。
月英迎着他的目光,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清浅而真切的笑意:“回来就好。”
没有过多的寒暄,一切尽在不言中。三星重聚,无形的气机便在港口自然而然地交融,引得周围空间都泛起细微的涟漪,空气中仿佛弥漫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气息。
周瑜自怀中取出那团被精心封印的翠绿光芒。当神农鼎碎片出现的刹那,月英体内紫微星魄骤然活跃,她随身携带的、与【诺亚方舟系统】连接的核心晶石也发出了轻微的嗡鸣。而诸葛亮袖中的那面轩辕镜(虽未完全体,但灵性已足),亦散发出一股温润而浩然的共鸣之力。
三股同源而异质的能量,围绕着那团翠绿生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微小却稳定的循环。
“此地非深谈之所,回行辕再说。”诸葛亮敏锐地察觉到周围能量的异动,低声提醒。
一行人迅速离开喧闹的港口,抵达夷洲基地核心的行辕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