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店小二送来了一个木桶,里面装满了小鸡炖蘑菇,林呈将木桶收进空间,稍微吃了点东西,随着车队出发。
火红的晚霞照亮半片天空之时,林呈与李家的队伍抵达了府城东门。
府城的青砖城墙坚固高耸,守城的卒穿着铁甲,带着武器,挨个检查入城之人的身份证明。
林呈排队通过检查,顺利地进了城。
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宽阔平整,比县城的街道宽出两倍有余。
越接近城中心越热闹,沿着街道的两边,全是商铺,有绸缎庄的幌子随着微风轻扬。
卖吃食的铺子里散发出各种诱人的香味。
集市上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林呈与商队的目的不一样,于是拱手作别。
看着石头几人远去的背影,林呈转身找了个无人的角落,将行李和生牛肉等一应东西全部放进了空间里。
空着手,一身轻松的沿着主街向南行。
不多时,便见到街角立着一块王记房牙的木牌,木牌下坐着一个正在嗑瓜子的老头。
林呈上前问道“你这可有房子出赁?”
老头见林呈穿着长衫,背着书箱,扔掉手里的瓜子,拍拍手,客气的拱手回“有,公子可是要赁房”?
林呈说明来意:“我想寻一处清静院落,离贡院近些,租期四月。”
老头拍着胸口热情的说“这简单,我手里正好有一处房子,您跟我来,我带您去看看。”
引着林呈穿过两条巷弄,来到一处小院前。
整个院子是用篱笆围起来的,院门由几块木板拼接而成。
老头掏出钥匙开锁,推开门,大门摇摇欲坠,发出吱呀吱呀的叫声。
不过,院门虽破,院子里却打理得干净,篱笆上爬着几株牵牛花,一条石子路从院门口直通房子的正厅。
老头向林呈解释“这院子原是位老童生住的,那老头考了几十年,耗光钱财也没考上秀才,现不打算再考,已搬去乡下养老,房子便空了出来,想赁出去赚些钱补贴家用,您仔细看看,合不合胃口” 。
林呈在房子里走了一遍,西厢房窗明几净,正房摆着旧书案,后院还有半亩菜园。
“从这到贡院只隔了三条街,快走一刻钟就能到,最是方便。”
说实话,这个房子建成多年,已经很破了,里面的家具更少,一张掉漆的木床,一张书桌,两把凳子,一个木盆。
可也有令林呈心动的地方,院子,房间和茅房都打扫的很干净,最重要的是,离贡院很近。
当即拍板定下,写了契书,付了费用,拿到了钥匙立刻住了进去。
送走老头,林呈开始收拾房子,先擦洗家具,拿着木盆在前院后院找了几遍,都没找到水井。
拍了拍头,无奈的出门敲响邻居家的门。
开门的是个半大少年,好奇的打量着林呈问“你是谁?来我家干什么?我爹娘都不在家,你明儿再来吧!”
林呈指着刚租的房子说“我租下了你家隔壁的院子,过来只是想问一下,你们都在哪儿取水?”
说着递给了一个烧饼给少年。
少年眼中闪过犹豫,左右看了看,见到没有外人,一把接过烧饼揣进怀里,指着东南方向说“往那里走,一直直走就可以看到水井,水井边有很多人洗衣服。”
林呈端着木盆出门取水,走了十几分钟,才看到了少年说的水井。
成人手腕粗的水流从石缝中冒出,流进了下方的池子里,池子周围围满了前来洗衣服洗菜的女人。
林呈看有人提着桶在出水口接水,就学着一样去接水,却被一个老婆子给拦了下来。
“你是何人,怎的来我们这取水,这水是我们坊的,外人取水需交钱。”
林呈只得解释了一番,告诉老婆子,自己租住在这片,顺利打到了水。
端着水回家,稍微擦拭了一番,水就用完了。
林呈无奈叹息,这也太麻烦了,难不成每天用水都要走这么远去取?
要不就还是等晚上过去装一些在空间里吧。
收拾好房间,铺好被子,林呈又读了一会儿书,直到肚子咕咕叫,才锁门上街去觅食。
慢悠悠的走着,寻找人最多的食铺,毕竟人人都抢着吃的东西,一定是最好吃的。
一家挂着“辽东汤饼“招牌的小摊前坐满了人,交谈声与吸面声交织,烟火味十足,林呈就选了这家。
走过去等了几分钟,便有了位置,坐下叫了一碗特色汤饼,加肉的只要八文钱,不贵。
汤饼很快上桌,林呈吃了一口,眼睛一亮,默默加快了进食速度。
手工做的面条很劲道,浇头是用牛骨、羊肉长时间熬制的浓汤,撒上细碎的葱花、香菜,,香气扑鼻,一碗吃完,只觉得浑身舒畅。
吃完后,沿着河道散步,路过一家酒楼时,听到里面传出了震天的叫好声,屋外的窗户下,还有一群人贴着窗,竖着耳朵听屋里的动静。
林呈打量着这座气派高大的三层建筑,从外观装修就能看出这酒楼有钱,三楼的匾额上,写着大大的三个字“聚贤楼”。
三层建筑飞檐斗拱,朱漆栏杆环绕,门前不时有马车停下,里面的人下车后,直接进了酒楼。
林呈好奇,打算进去看看,刚走到门口,便被店小二热情地迎了进去。
楼里座无虚席,一楼大堂里八仙桌前坐满了食客,南腔北调的谈笑声与酒盏碰撞声交织,二楼雅间的窗棂后不时传出丝竹之声。
寻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点了一壶清茶与几道炒菜。
吃了几口,觉得一般,林呈就放下筷子,与边上的人一样,看着前方的高台。
这时候,有一个人捧着一本书走上了高台,在台前站着,也不说话。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期待着说书人开讲。
说书人环顾四周,满意的点点头,咳嗽一声。
手持醒木一拍,惊堂木声响彻大堂:“上回说到……”
他说的是一个女子挂帅出征,打败敌军的故事,类似林呈所知的穆桂英挂帅。
老者说完一段后,台下响起阵阵喝彩,有人拍着桌子叫好,有人端着酒杯附和。
林呈边听边点头,这说书人口齿伶俐,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难怪能引得满堂宾客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