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一场融合了超越时代技术的刺杀准备,在暗中有序进行。
周奎,这位沧州军谍报司的精英,展现出了迥异于传统细作的专业素养。
黄道周通过自己的渠道,大致知道了黄熙胤的住所。
这是郑芝龙提供的别院,位于泉州一条僻静的街道上。
别院结构是二进二出的,前后门及左右厢房均有护卫,另外还有两个人在院外游动。
周奎几个人利用单筒望远镜在远处高点进行了多次观测校准,核实了信息,并记录了护卫巡逻的精确时间间隔。
他甚至通过测量阴影长度等方法,大致推算了关键位置的视野盲区。
他还搞到了泉州官府内部流通的、相对精确的时辰刻漏和更夫路线图,用以同步时间。
人员由九人组成,精干而高效。
他和苏永、秦江三人参与行动,另外久人人负责远程望风联络、掩护撤退及阻击追兵。
武器方面,他们摒弃了沧州军装备的火帽枪,而是使用沧州军工坊特制的手弩。
这种手弩体积小,便于隐藏,利用钢片簧和滑轮组提供了强劲的力道,发射特制的短小三棱破甲钢矢,箭头经过特殊热处理,坚硬锐利。
并涂了见血封喉毒药,剂量足以确保中者立毙。
苏永和秦江两个人一正一负,每个人一副手弩,确保一击即中。
不用火帽枪主要是为了隐藏身份,不让郑芝龙一下子就猜到是沧州军所为。
近战武器则是高强度钢材打造的贴身匕首,以及特制的飞爪勾索,其爪钩设计和绳索强度都远超此时寻常飞贼所用。
除了这些必须的装备,周奎小组还带了一些特殊装备。
除了望远镜,周奎还带来了几样“宝贝”。
强效烟雾罐。内装磷、硝石及其他助燃物混合物,引信延迟设计,能迅速产生浓密刺鼻的白色烟雾,遮蔽视线效果极佳。
小型定向爆破火药包,使用沧州军初步标准化的颗粒黑火药和雷汞火帽引爆,威力可控,主要用于制造混乱和阻滞追击。
简易瞄准镜,主要是为小组中两个弩手各配备了一具极为原始的单筒光学瞄准镜,固定在弩身上,能在昏暗光线下提供一定的瞄准优势。
虽然视场窄、倍率低,但已是划时代的装备。
所有装备都经过严格检查和无痕化处理,避免暴露来源。
此次行动,命名为“断桥”。
地点定于那条僻静街巷,他们租下了几间巷侧的旧宅院。
周奎利用地图和观测数据,反复计算加上实地考察,精确确定了弩手埋伏位置、射击角度、烟雾罐投掷点以及撤退路线。他甚至考虑了成功率有几成。如果失败了,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尽可能详细评估了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可能性及应对权重。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小组成员进行了多次模拟训练。
就在周奎与黄道周密谋定策的同时,安平镇郑府深处,一间守卫森严的密室内,烛火通明,烟雾缭绕。郑家真正的核心决策层齐聚于此,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与会者除了家主郑芝龙,还有他的几位兄弟。
沉稳持重的郑芝虎、勇猛善战的郑芝豹、负责部分贸易和后勤的郑芝莞,以及几位掌控关键水师部队和陆营的嫡系将领,如年富力强、颇受重用的施琅等人也在末座。
郑芝龙面色沉郁,率先打破了沉默,大声说:“人都到齐了。北边来的黄先生,带来了摄政王的口信和洪亨九的亲笔信。
条件,之前已跟诸位透过风。今日关起门来,都是自家人,都说说吧,这路,接下来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