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
随后是感知的恢复,伴随着全身每一处骨骼和肌肉的、弥漫性的酸痛。
王小河在一阵婴儿细弱却持续的啼哭声中,艰难地掀开了沉重的眼皮。
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她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由体育馆或礼堂临时改建的医疗点里,四周是嘈杂的人声、消毒水的气味和压抑的哭泣。
她挣扎着想撑起身子,却被一双手温和而坚定地按住了肩膀。
“别急着动,你需要休息,失血不少,身体很虚弱。”
“孩子……”她更急切地问,目光搜寻。
“孩子很好,很健康,在保温箱里观察,一会儿就能抱过来看你。”
孟燕臣连忙安抚,将温水递到她唇边。
小河松了口气,但眼中的阴霾并未散去。
“白杨呢?他……找到了吗?”
孟燕臣沉默了一下,握着她手的力道微微收紧,避开了她希冀的目光,声音低沉:
“救援队……还在搜寻。”
然而,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
尽管动用了大量救援力量,在洪水退去后的满目疮痍中反复搜寻,白杨依旧杳无音信。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和洪流中,超过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生存几率已经微乎其微。
官方最终出具了通报,定性白杨在本次灾害中失踪,并将消息正式通告了其在中国的亲属。
很快,孟燕臣收到了来自国内的一份紧急法律文件。
文件是白杨生前立下的遗嘱公证副本。
条款清晰,执行人明确。
而其中的核心内容,让孟燕臣拿着纸张的手,微微颤抖。
白杨提前几个月就安排好,将自己名下所有的动产、不动产、金融资产及其所有未来收益,无条件赠予王小河与孟燕臣在洛杉矶诞生的女儿。
电话里,白樾的语气沉痛而克制:
“燕臣,如果小二这次真的回不来……半年后,我会正式申请宣告死亡……”
“届时,请你接受他的这份心意……”
“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也是他最想做的事。”
“拜托,务必完成他的……遗愿。”
……
临时安置点里,物资匮乏得令人心焦,尤其是婴儿配方奶粉。
饭菜也很差,都是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盒饭和罐头,如果不是为了有奶喂Emma,小河根本就不想吃。
可她逼着自己,一口口勉强下咽。
孟燕臣眉头就没舒展过,他只能想尽办法,时不时弄来点热汤热水,看着她喝下去。
万幸,王小河的奶水十分充沛。
自从Emma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她就开始泌乳,当时她还摸着肚子对孟燕臣开玩笑道:“看来我们的小姑娘是自带口粮来人间报到。”
没想到,这句玩笑成了支撑小生命的最重要保障。
孟燕臣看着女儿在小河怀里满足地吮吸,紧绷的心弦才能稍稍放松。
只是,小河的身体似乎还没完全适应这突如其来的供需关系,奶水丰沛得有些失控。
Emma在这边吃着,另一边就自动渗出,甚至喷射出来,常常弄得她前襟湿透。
每次喂完奶,她都像打了一场仗,身上又是汗又是奶渍,黏腻不堪。
加上产后恶露,身体如同经历一场剧烈的更迭,每天都有大量的血液和组织排出。
这次生产,她实在遭了太大的罪。
缺乏镇痛手段的家庭分娩,刚娩出胎儿就淋雨失温,胎盘滞留体内时间过长、导致产后出血量惊心……
几番折腾下来,铁打的人也受不住。
她的脸色总是透着一种脆弱的苍白,偶尔下床走动几步都觉得虚浮无力。
孟燕臣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他见不得她身上湿漉漉、黏糊糊的样子。
他知道,保持干爽对产后虚弱、且有伤口的她至关重要,也能让她心情稍微好一点。
在临时拉起的水管旁,曾经握着手术刀、在医学高峰论坛上侃侃而谈的修长手指,每天毫无怨言地、仔细地搓洗着小河被奶渍和血污弄脏的衣物。
他没有丝毫嫌弃,动作甚至称得上娴熟。
反复揉搓,漂洗,拧干。
用温水浸湿毛巾,轻柔地帮她擦拭胀痛的身体,换上干爽的衣服。
小河有时不好意思地别过脸,耳根微红。
孟燕臣却总是神色自然,动作专业中带着无限的温柔,低声安抚:
“别动,很快就好了。”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尽管环境恶劣,小河的身体还是在一点点恢复。
虽然虚弱,但至少是干爽的、清洁的,这在这种混乱的环境里,几乎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这天,王小河靠着简易床铺,怀里抱着刚吃过奶、睡得正香的小女儿,看着孟燕臣。
“燕臣,我有一个想法。我准备推动沪市F大和美国UcLA建立一个深度的联合实验室,并且启动学者交换项目。”
孟燕臣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波动。
小河继续说着,语气平稳而清晰,但内容却充满了温暖的承诺:
“如果项目顺利获批,作为牵头人之一,我未来两年,至少可以有一半的时间在国内,在沪市。这样,我就能有更多时间陪在你身边,陪着月儿、晨曦,还有我们的小Emma。”
她看着他眼中带上了一点不敢置信的微光,微笑着,更紧地握住他的手:
“我不想再让你一个人觉得寂寞了。我们一家人,应该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些。”
“燕臣,你高兴吗?”
孟燕臣看着王小河,心中被酸涩的幸福和依恋填满。
他在小河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那双平日里清冷的眼眸里融化了浓得化不开的温柔与爱意。
他正想开口说点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护士拿着刚做好的新生儿手环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程式化的微笑:
“来,给宝宝戴上身份标识。小宝贝叫什么名字呀?”
小河抬头,温柔一笑:
“她的名字叫Emma。”
“好的,Emma。”
护士熟练地在手环上填写信息,然后低头在便携式医疗记录仪上调取小河产检时的档案,以便核对母亲和父亲信息。
当看到产检档案中父亲一栏的姓氏时,她没有任何犹豫,在名字后面写上了……
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