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的“秘密调理”计划,在顾晏舟默契的配合下,进行得愈发顺利和深入。她不再满足于仅仅调整饮食,开始将关怀渗透到他生活的更多细节中,如同织就一张细密而温暖的网,悄无声息地将那个习惯了一切靠自己硬扛的男人,包裹其中。
顾晏舟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巧的、用素色棉布缝制的香囊。里面装的并非香料,而是苏晚亲手配比的、研磨好的中药粉,散发着淡淡的藿香、苍术和佩兰的混合气息。香囊一角,还用丝线绣了一个极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舟”字。
“这个是防湿避秽、醒脾开胃的。”在他拿着香囊略带疑惑地看向她时,苏晚耳根微红,轻声解释,“你经常应酬,酒宴上难免湿气浊气重,带着这个会舒服些。”
顾晏舟摩挲着那个小小的“舟”字,没有多问,只是将香囊重新放回公文包的夹层里。自此,无论是去公司还是外出应酬,那个带着药草清香的香囊总会陪伴在他身边。偶尔在觥筹交错间嗅到那丝清冽的气息,竟真的会觉得胸腹间的滞涩感减轻几分。
除了内服外佩,苏晚还开始“指导”他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
一天晚上,顾晏舟靠在床头看财经杂志,苏晚洗漱完出来,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他这边。
“那个……你平时久坐,容易气血不畅。”她指了指他膝盖外侧的一个位置,“这里有个穴位叫足三里,是强壮身体的大穴,经常按揉对脾胃很好。还有手腕这里,内关穴,如果觉得胃胀或者恶心的时候按一按,能缓解。”
她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身上比划着位置,眼神认真,像个诲人不倦的小老师。
顾晏舟放下杂志,看着她因为认真而微微发亮眼眸,没有说话,却依着她指的位置,伸手在自己的腿上和手腕上按了按。
“是这里吗?”他抬头问她,语气平静,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普通的工作细节。
苏晚连忙点头:“对,就是那里。感觉到酸胀感就说明找对位置了。”
自那以后,顾晏舟在书房久坐之后,或者感觉胃部有些不适时,会偶尔停下来,按照她教的方法,自己按揉几下足三里或内关穴。起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后来却发现,这简单的动作确实能带来些许舒缓。
他甚至开始有些“期待”这种无声的关怀。
早餐时,他会下意识地看一眼自己面前的碗碟,猜测今天会是哪种养胃粥品;晚餐时,他会留意汤盅里飘出的药香,判断里面加了哪些药材;进入书房,看到那个熟悉的保温杯,他会自然地拿起,感受那恰到好处的温度和她精心调配的味道。
这种被细致入微地照顾着的感觉,对他而言是全然陌生的体验。过去几十年,他习惯了冷硬的食物、提神的咖啡、以及独自承受身体发出的警告。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有人将他的健康如此郑重其事地放在心上,用这种温柔而持久的方式,一点点修复他被损耗的身体。
这就像一个温暖的“陷阱”。他明知道是她有意为之,却心甘情愿地深陷其中,甚至开始依赖这份特别的关怀。
有一次,他连续几天出差,饮食不可避免地变得不规律。回到家的第一顿晚餐,林姨准备的依旧是清淡的菜式,但餐桌中央却没有了那盅熟悉的汤。
顾晏舟拿着筷子,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汤碗位置,又看了一眼对面安静用餐的苏晚,终究什么也没问。
苏晚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轻声解释:“你刚回来,旅途劳顿,脾胃正弱,不适合立刻进补,先吃两天清淡的缓一缓。汤……明天再炖。”
顾晏舟闻言,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用餐,但心底那一丝微妙的失落感,却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习惯了她的调理,习惯了那份带着药香的温暖。她的关怀,早已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空气和水,平时不易察觉,一旦缺失,便会立刻感到不适。
这场由苏晚主导的、关于健康的“秘密行动”,在顾晏舟全然的信任和配合下,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目的。它成了两人之间一种独特的情感交流方式,无声,却充满了力量,将彼此的心拉得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