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兰路的夜风裹着潮气,灯光像一圈一圈白色的浪,拍在草皮上。主队更衣室里,利兹联的球员坐成一圈,贝尼特斯把记号笔在战术板上“嗒”地一按,声音不大,却让每个人都抬起了头。
“他们是菱形中场,单后腰——格拉维森。”他在中路画了个叉,“我们要让他成为今晚最忙的人。库伊特、巴里,你们两个人交替上前,逼他出脚,消耗他的体力,逼到他失误。”
笔尖滑到左侧:“里贝里,你第一步就往萨尔加多身后钻;齐沃,菲戈会往中路收,不要被带进去,他内切,你就防住他内切,让他传高球到中路,中路有斯塔姆和陈子川。”
又点到右侧:“罗本,卡洛斯压得很高,他回不来。断球的第一选择,就是找你。伍德盖特转身慢,你拿到球就内切,别客气。”
停半拍,他把笔按在中圈:“卡里克,你的第一脚球权,永远面向对方半场。我们的第一想法是向前,不是回传。”
最后一句,他没有再看战术板:“我们三年了才回到欧冠,所以你们有很多人第一次打欧冠,但要弄清楚。我们不是来追星的。我们要让他们记住,埃兰路是什么地方,懂了吗。”
更衣室里只响了一声回应:“明白。”
利兹联(4-3-3)
门将:12 切赫
后卫:3 齐沃(左)、5 斯塔姆、4 陈子川、2 加里·凯利(右)
中场:22 巴里、20 卡里克、6马克莱莱
前锋:7 里贝里(左)、21 库伊特(中)、17 罗本(右)
皇家马德里(4-4-2\/菱形)
门将:1 卡西利亚斯
后卫:2 萨尔加多、6 埃尔格拉、19 伍德盖特、3 罗伯托·卡洛斯
中场:21 格拉维森(后腰)、23 贝克汉姆(靠右)、5 齐达内(靠左)
前腰:10菲戈(右侧自由内收)
前锋:7 劳尔、9 罗纳尔多
替补要点:皇马板凳上有古蒂、欧文等;利兹板凳上有米尔纳、孙续洋、拉尔森等。
哨声一落,皇马很快亮出阵型。贝克汉姆在中路来回调度,齐达内踩着小节奏在左肋渗透,菲戈向内收,右路交给萨尔加多压上。第一个威胁出现在三分钟——菲戈脚后跟一磕,萨尔加多下底传中,斯塔姆硬生生顶在劳尔前面,大块头落地的声音像木桩砸地。陈子川接到落点,稳稳交给卡里克,利兹开始反击。
巴里从中圈断下格拉维森的脚下球,马克莱莱瞬间套上传递,卡里克抬头直塞,里贝里像一支弓上的箭斜切向中路,伍德盖特转身慢了半拍,被里贝里晃开射门角度,右脚抽远角——卡西利亚斯飞身把球托出,埃兰路第一次爆起热浪。
皇马还没喘过来,罗本又在右路踩出节奏差,把卡洛斯晃得立脚不稳,外脚背一撩送向后点,库伊特反越位成功甩头冲顶,球应声入网。1:0。卡马乔在场边皱眉,贝尼特斯只是扣上笔帽,朝场内竖了个大拇指。
皇马试着从左路找空间,齐达内和卡洛斯打二过一,劳尔前点抢射,切赫用膝盖挡了出来。巴里收下落点,斜传中路,卡里克再一次一脚穿透,里贝里反跑接球,横传中路,库伊特顺势一漏,罗本后插上推射空门,2:0。卡马乔的额头已经冒汗。
皇马的中场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按住,透不过气。齐达内被迫一步步往后撤,想从更低的位置去拿球组织,可这意味着他在前场的威胁几乎被掐灭。贝克汉姆甚至退到了腰部位置,试图用长传去打开缺口,但利兹联的逼抢像一张收缩的网,把传球路线全部封死。
卡马乔在场边来回踱步,脸上的褶子一深一浅。终于,他做出了调整——换下贝克汉姆,换上古蒂。意图很明显:放弃保守的长传调度,换一个能在地面上盘带、直塞的中场,去增强前场渗透力。
贝尼特斯在对面只是瞥了一眼,就把手中的战术板递给第四官员登记——巴里下,米尔纳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就像早就预判了这一手。
第35分钟,刚刚替补登场的米尔纳还没来得及完全适应节奏,机会就来了。古蒂在中圈拿球,正准备转身往前送,马克莱莱突然像幽灵一样从侧后插了进来,伸脚一捅,皮球干脆利落地滚向卡里克的脚下。
卡里克没有丝毫犹豫,抬头就送出一脚直塞,把球刺进了皇马中卫与边卫之间的缝隙。罗本仿佛早就埋伏在那里,启动、加速、外切一步,把伍德盖特甩在了身后,直插禁区右侧。
卡西利亚斯本能地压缩角度,可罗本没有贪功,在小禁区前沿突然一个回敲。后点空当里,米尔纳大步跟上,右脚推向远角——皮球干净利落地擦着立柱内侧滚进网窝。
3:0。
埃兰路的噪声像海浪一样扑下来,压过了裁判的哨音。米尔纳冲向角旗区,双拳高举,罗本追上去从背后一把将他抱起。贝尼特斯只是双手背在身后,嘴角微微上扬,像是确认了自己算中的那一步。
卡马乔被逼急了,换下菲戈,上欧文,想用速度冲击齐沃的左路。贝尼特斯立刻反手,把齐沃换下,孙续洋登场打左后卫——速度、对抗、位置感全部将欧文碾压。皇马唯一一次想打身后,欧文反越位成功,但刚突入禁区,孙续洋从身侧斜切进来,一个干净的滑铲把球送回切赫脚下,球没出界,欧文自己摔坐在草皮上。
皇马的进攻越来越着急,卡马乔索性撤下齐达内,换上波尔蒂略堆前锋。贝尼特斯再次应对,把马克莱莱换下,拉尔森登场,阵型变成442——拉尔森与库伊特双中锋,罗本、里贝里两翼齐飞。第80分钟,利兹联打出全场最流畅的反击:孙续洋断球交给米尔纳,米尔纳斜塞罗本,罗本外线高速突破,倒三角传到点,拉尔森第一脚被扑,自己补射将比分改写为4:0。
比赛末段,皇马全线溃败。补时阶段,库伊特在中场抢断格拉维森,分给右路的罗本,罗本扣过卡洛斯后横传,拉尔森禁区内脚后跟一磕,里贝里插上推空门——5:0,比分钉死。
终场哨响,贝尼特斯只是微微点头,把战术板夹在胳膊下走向球员通道;卡马乔低着头,像是提前进入了更衣室的黑暗。赛后发布会上,贝尼特斯说得平淡:“我们只是执行了计划。”卡马乔则憋了很久,只吐出一句:“他们的准备,比我们更充分。”
比分牌写着——利兹联 5:0 皇家马德里。
这是欧冠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比分,更是在埃兰路的一场屠杀。
埃兰路的看台久久没散。有人高唱“marching on together”,有人指着记分牌拍照,更多的人只是站着不动,像在把这一刻刻在心里。
记分牌上的 5-0 像是刻进了夜空,蓝白色的灯光映在每个利兹球迷的脸上——兴奋、难以置信,甚至带着几分嘲讽的快意。
皇马球员低着头走向球员通道。
齐达内的额头渗着汗,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一样;劳尔目光涣散,甚至没有理会几个伸手索要球衣的英格兰孩子;欧文快步走着,却在孙续洋擦肩而过时微微一顿——他还记得那次干净利落的铲断,球已经飞走,自己连平衡都没来得及找回。
通道口,卡马乔的脸阴得像一块石板。记者们的闪光灯密集地打在他脸上,他只是挤出一句:“我们有伤病,有旅途,有状态问题……但这不是借口。英格兰的节奏和对抗,我们没有适应好。”
说完,他顿了顿,又像是补刀一样低声道:“我会负责。”
几分钟后,贝尼特斯推开发布厅的门,目光平静,仿佛刚结束的不是一场屠杀,而是一场演练。第一个问题直奔主题:
“为什么能赢这么多分?”
他微微抬头,像是确认问题没听错:“球员执行得很好。我们按计划打他们的单后腰区,把比赛变成我们的速度和节奏。”
记者追问他是否为5-0感到意外,他摇摇头:“比分只是结果。过程才是关键。”
包厢里,秦川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场内灯光一点点暗下去,球场中央的草皮被洒水器打湿。
克莱尔推门进来,把一沓媒体初稿放到茶几上,封面的大字标题已经像刀锋一样刺眼:
“埃兰路之夜:惊天的惨案,战术的压制。”
外面的新闻车天线像长枪一样对准体育场,西班牙的连线已经开始。
《马卡报》说——
“贝克汉姆的防守跑动覆盖了皇马右肋到中圈的大片区域,这是巨星阵容里少见的‘蓝领’。他被换下后,皇马看似多了创造力,实则被利兹打穿了肋部。”
《阿斯报》点名——
“古蒂能传出好球,但在利兹的高压下,他连抬头都困难。菲戈的状态下滑显而易见,欧文孤立无援,大部分时间都在孙续洋的防守阴影下挣扎。”
《卫报》则干脆:
“太多大爷,太少跑动。”
更衣室的气氛像凝固的空气,没人愿意先说话。
齐达内脱下球衣,折得很整齐,放进包里,动作慢得像在拖延什么;贝克汉姆坐在凳子上盯着地板的同一个点,嘴唇紧紧抿着;菲戈用毛巾捂着脸,只露出泛红的眼角。
马德里那边,伯纳乌高层会议室彻夜未熄。
佩雷斯看完厚厚一叠赛后分析,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声音冰冷:“这不是皇家马德里应有的样子。”
卡马乔站在窗边,沉默了很久,终于转过身,像是下了决心:“我明白了。”
这句话,也成了他的告别。
翌日清晨,皇马官网只挂出一行简短的公告:
“即日起,何塞·安东尼奥·卡马乔不再担任皇家马德里主教练。”
电视台播报时,背景画面正是埃兰路的记分牌——
LEEdS UNItEd 5 - 0 REAL mAdRId。
那是一个足够让人记住十年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