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1)
吴承恩:“家人们,万历元年我才把《西游记》写完,到万历二十年才出版呢。”
朱祁镇:“不对呀,我们可听说《西游记》在嘉靖朝就被禁了,你刚又说万历元年才写完,这肿么回事?”
朱祁钰:“不愧是‘留学生’,还会说‘肿么回事’,我们一般说‘怎么回事’。”
朱厚熜:“那都是谣传,纯粹造谣!”
吴承恩:“就是啊,我万历元年才写完,万历二十年才出版,刚开始写的时候,也不可能就流传到民间呀,所以这肯定是谣言。”
朱元璋:“这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太可恶了,咱们都得仔细辨别谣言。”
朱标:“就像说海瑞杀女儿那事儿,不就是谣言嘛。”
朱厚照:“《西游记》一出来,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直接成世界文坛的宝贝了。这书在中国那叫一个火,简直家喻户晓,好多选段都被编进现代中小学教科书里了。”
朱元璋:“四大奇书?我咋记得是三大名着呢?”
朱棣:“爸爸,现在讲究四大名着。其中有三部是咱大明的,另一部是隔壁清朝曹雪芹写的,书原来叫《石头记》,现在都叫《红楼梦》。”
朱元璋:“@朱棣 就你知道得多,不过还是谢谢你告诉我,Judy。”
吴承恩:“我官场失意,生活也困难,这让我对封建科举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认识,就想用志怪小说这种形式,来发泄心里的不满和气愤。
我自己就说过:‘虽然我这书叫志怪,但不只是讲鬼怪,其实是记录人间的各种怪事,也有点劝诫世人的意思在里头。’
《西游记》可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达到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着。”
朱厚照:“《西游记》问世以后,在民间那是火得一塌糊涂,各种各样的版本到处都是。咱大明有六种刊本,隔壁清朝也有七种刊本和抄本,典籍里记的已经失传的版本就有十三种。
鸦片战争之后,好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被翻译成外文,《西游记》也慢慢传到欧美,走向全世界,什么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手语、世界语、斯瓦西里语、俄罗斯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都有译本。”
朱允炆:“现在86版的《西游记》电视剧,重播次数都不止三千次了吧,那可是经典的神话剧,咋看都看不厌。”
朱厚照:“@朱允炆 对了建文,你是不是演过猪八戒呀,哈哈哈。”
(作者按照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徐峥扮演朱允炆,且徐峥演过《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猪八戒来创作本群聊小说)
朱标:“@朱厚照 你还下过一道荒唐的圣旨,就因为自己姓朱,就下令天下人不准杀猪、不准吃猪肉,也不准卖猪肉。”
朱祁镇:“哈哈哈”
朱祁钰:“某人就知道没心没肺地笑。”
朱祁镇:“@朱祁钰 还不是被你关在南宫,给憋的。”
吴承恩:“我终于明白海瑞海大人为啥主动退群了。”
朱元璋:“@朱厚照 你可真能整事儿,咋这么荒唐呢!”
朱厚照:“太祖爷,您不也搞过文字狱嘛?”
朱元璋气得发了张气愤翻桌子的动态图
朱元璋:“你小子胆子够肥啊,弘治皇帝,赶紧管管你儿子!”
朱佑樘:“太祖爷,厚照是我独苗,我实在下不去手啊,您消消气,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训他。”
朱棣:“好啦好啦,别让外人看笑话了。”
吴承恩:“我除了《西游记》,还写过一本短篇小说集叫《禹鼎志》,可惜已经失传了,现在就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吴承恩:“为了写《西游记》,我到处跑,去了好多名山大川,积累了超多素材,后来还写了首诗叫《二郎搜山图歌》。”
朱厚照:“我就喜欢玩,哪天你带我一起出去玩呗,@吴承恩 ”
朱厚熜:“@朱厚照 照照,人家吴承恩跑名山大川是为了创作,又不是单纯去玩的。”
吴承恩:“@朱厚照 正德皇帝,我那是为了创作呀,可不像您纯去游山玩水。”
朱厚照:“那你一个退休工,游山玩水后还能剩多少钱?你带上我,我保证让你吃香的喝辣的。”
吴承恩:“有正德皇帝在,我更没灵感了,而且咱俩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是嘉靖朝的,那时候您都……都不在了呀。”
朱祁镇:“哈哈哈”
朱厚熜:“哈哈哈”
朱厚照给朱祁镇,朱厚熜扔了个炸弹表情包
吴承恩:“我晚年就整天写诗喝酒,过得逍遥自在,万历十年的时候,我就贫病交加去世了。”
朱厚熜:“@吴承恩 那你活了多大岁数啊?”
吴承恩:“@朱厚熜 皇上,不好意思,活得比您长,我82岁才走的。”
朱厚照:“哈哈哈”
朱厚熜:“@朱厚照 照照,你才活了31岁呢。”
朱厚照气得发了张闭嘴动态图
吴承恩:“算了算了,这群我待不下去了,我先走了。”
罗贯中:“汝忠兄等等,我也是搞写作的,你说完了,该我啦,咱文人之间交流交流呗。”
(前面提到过,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吴承恩:“你是?哦,原来是贯中兄,失敬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