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很快便认出了此符,眉头紧蹙:“神阶符箓,替身符!”
替身符,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使用符箓之人挡下一次劫难,也就相当于每多出一张替身符便会多出一条命,符不完则命不亡。
然而这种级别的符箓,放眼整个世界,能画出神阶符箓的恐怕连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因为这不仅需要消耗极大的法力,而且心境要达到难以想象的高度。
在陈政的认知中,这个世界有一位神仙名为环化老祖,乃是这世界的八圣之一,古籍中有所记载。
这位环化老祖的炼丹之术以及符道之术已是登峰造极的程度,但他在书写神阶这般级别的符箓时,也需集中精力才可画出,可见这神阶符箓何等罕见。
“老子辛辛苦苦消耗这么大的法力,你告诉我才打掉了对方一个复活甲,这还有天理可言吗?”陈政在内心深处暗骂一句。
烛夜的身影从一处阴暗的角落出现,心中对这小道士可谓是恨之入骨,对方不仅差点破坏了自己精心布下的计划,还消耗掉了自己从教主那里好不容易得来的神阶符箓。
此子不除,又将是幽魔教的一大劲敌。
“小子,你很不错,不过接下来可轮到我了吧。”
烛夜之所以还敢出现在陈政面前,一是因为对方知道了幽魔教的一个重大秘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其离开。
二是此人刚刚那一击已经消耗了将近七成的法力,而自己如今又满血复活,岂会怕这只会借助外力的小道士。
“是吗?那你可以试试。”陈政无惧对方那充满凶煞的眼神,径直与之对视,而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声音平静却暗藏惊雷。
烛夜眉心一凝,纵使已经十分确定对方法力将尽,可心中还是对他有一种莫名的后怕。
因为刚刚那一击让他感受到了死亡带来的恐惧,如果不是替身符,自己早已魂飞魄散。
果不其然,自己没有贸然出手是正确的。
只见天穹之上,出现一道金光,准确来说是两道,只是两者在某处交叉点汇聚,形成一道绽放着无尽光芒的金光,径直朝烛夜射去。
一股灼热感袭来,金光爆发出璀璨光柱,灼烧着烛夜的每一处身体。
但好在烛夜早有准备,将大部分法力都汇聚在肉身之上,再加上从大澜剑宗学来的一些以剑御敌的神通,很大一部分承受住了那金光的威力。
待金光散去,烛夜只是受了轻微的伤。他冷笑一声,刚想问对方还有什么招式,却发现两道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陈政出现在十公里外,他刚刚动用了最后的三分之二法力,释放天眼神通,就是为了准备悄然施展逃跑的法术。
虽说心中没能将此人彻底斩杀,心有不甘,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算是陈政心胸开阔,让对方多活些时日罢了。
就在陈政以为自己打不过总逃得走之时,一道散发着碧绿光芒的剑气从背后刺来,速度之快犹如离弦之箭,让陈政差点没能反应过来。
好在他挥起荒霄剑,剑中发出嘹亮的剑鸣声,激起一道如苍天大柱般的剑气破空而去,才挡下烛夜的致命一击。
烛夜从远处出现,脚踏虚空,俯瞰着两人,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
陈政擦拭着嘴角的鲜血,下一刻一道道阴气从他体内飘出,最后凝聚成一道身着书生衣服的少女身影。
“该死,法力耗尽了。”溪灵发出不甘的声音。
如今他们三人中,两人分别重伤,一人则法力全部耗尽,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死路一条。
方雨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那道身影,眼中露出复杂的眼神。
她静静地牵起陈政的手,陈政也感觉一股阴气袭来,但他并不感到寒冷,反而还有一丝温热。
“陈政,你后悔来救我吗?”方雨望着对方,询问道。
陈政坚定地回答道:“不后悔。你是我的最大恩人,也是生死之交。没有你,我或许只是个凡人。
没有你,我可能早死在陆德生手中了。所以我不后悔。”
方雨听到此话,眼神中反而有些失落:“只是生死之交吗?”
她默默念着这句话,随后含笑出声。她忽然想到,自己不过是一只孤魂野鬼,凭什么能得到这么多,或许对她而言,认识陈政已经是上天对她最大的恩赐了。
溪灵哀叹出声:“爹娘,各位长辈,是孩儿无能,不能为你们报仇了。”
烛夜的战斗风格一向是如猫抓老鼠,不会直接吃掉对方,而是喜欢看着对方在自己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被折磨致死,这种感觉最能满足他那变态的喜好。
然而如今他并没有打算折磨对方,而是想直接杀掉,毕竟迟则生变,他可不敢保证陈政身上会不会还有什么阴招。
烛夜迅速掐诀,再次挥出一道裹挟着阴森寒气的剑气,朝陈政等人劈来。
陈政当然不会站着等死,他取出八卦镜,也不顾两鬼的意见,径直把她们收了进去,只留下自己独自面对。
他本想驱动最后几张神霄符,就算临死前也要撕下对方一块肉来。
“阿弥陀佛。”
然而就在那道剑气距离陈政不足一寸之时,他耳旁忽然传来一道佛号,与此同时一道璀璨的佛光照射出来,将那剑气击成粉碎。
烛夜脸色一沉,目光望向金光射出的方向。
夜色之中,只见一名头顶光秃秃、在月光照射下隐隐发光的和尚从一棵苍老的大树下走了出来,他左手做着诵经的姿势,右手持杖,正踏空而来。
“轩诚大师!”
轩诚的出现让陈政感到很意外,但内心还是抑制不住地激动,他连忙跑了过去,自己的生死可全寄托在他身上了。
“阿弥陀佛,方才在不远处便听到了打斗的声音,贫僧一开始只当是一些魑魅魍魉在这深山老林中相互争斗,并不打算理会。
可渐渐的,我越发感到不对劲,于是便寻声而来,便看到了方才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