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的余温还未散尽,李砚已在窑洞旁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熏架。架上挂满了处理干净的兽肉——有野猪的后腿,有鹿的里脊肉,还有些切成条的野兔肉,密密麻麻地垂着,在微凉的空气中微微颤动。
“这样熏出来的肉,能存到开春。”李砚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手里拿着一根树枝,轻轻拨动着熏架下的炭火。木炭烧得正旺,没有明火,只有袅袅的青烟升腾而起,缠绕着肉块,慢慢渗透进去。
这是他早就盘算好的。冬天虽然寒冷,利于食物储存,但鲜肉放久了还是会冻硬、变味,不如熏制成肉干,既能长久保存,又别有一番风味。而且用木炭熏制,烟味小,肉香更浓,比用松柴熏出来的更合他的口味。
灰影蹲在熏架旁,鼻子不停地嗅着,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肉香混着木炭的烟火气,对它有着致命的诱惑,若不是李砚拦着,它怕是早就一口咬上去了。
“急什么,还没好呢。”李砚笑着拍了拍它的脑袋,“等熏好了,给你留最大块的。”
灰影立刻摇起了尾巴,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心,链接里传来“快点好”的急切意念。
熏肉是个慢功夫,得用小火慢慢熏,让烟一点点浸透肉的肌理。李砚索性搬了个石头坐在旁边,一边守着熏架,一边练习拉弓——他把弓弦卸了下来,只拿着弓身,反复做着拉弓的动作,锻炼手臂和背部的肌肉。
阳光透过树枝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轮廓。一米八的身高让他在这山林里显得格外显眼,再加上日益结实的肌肉,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凌的少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里的力量还在一点点增长,像是有股无形的泉眼在不断涌出能量,让他的骨骼更坚硬,肌肉更有韧性。
“这灵泉水和灵魂链接,果然不一般。”李砚暗自感慨。他曾试过停喝灵泉水,结果力量增长的速度明显变慢,这才确定,那眼看似普通的泉水,才是他身体变强的关键。而与灰影、青云的链接,则像是催化剂,让灵泉水的能量更好地被身体吸收。
熏了约莫两天,架上的肉已经变成了深褐色,表面泛着油光,散发着浓郁的熏香。李砚取下一块野兔肉,用刀切开,里面的肉质紧实,色泽红润,咬一口,咸香中带着淡淡的烟火气,越嚼越香。
“成了。”他把熏好的肉干一块块收进空间,分门别类地放好。空间里专门有一块区域用来存放肉干,如今已经堆得满满当当,足够他和狼群吃到来年夏天。
处理完熏肉,李砚的心思又落到了蔬菜上。这段时间光吃肉,嘴里早就淡出了鸟味,牙龈也有些肿痛,显然是缺了维生素。在这大雪封山的时节,想在外面找到新鲜蔬菜难如登天,幸好,他有空间。
走到山洞深处,李砚闭上眼睛,集中精神。下一秒,他的意识便进入了那个长宽高各两百米的空间。
与刚得到空间时相比,这里早已大变样。原本空荡荡的空间,如今被划分成了几块区域:角落里堆着柴火和木炭,旁边是熏肉和风干的野味;中间区域码着粮食和盐巴,用陶罐密封着,防潮防鼠;而最显眼的,是靠近灵泉的那片土地——那里被开垦成了几畦菜地,种着萝卜、白菜、青菜等蔬菜,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
灵泉也变大了。原本只有井口大小的泉眼,如今已经扩成了一个约莫十平米的小水潭,泉水清澈见底,汩汩地冒着细小的气泡,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潭边用青石垒了台子,泉水刚好漫到台子边缘,便不再上涨,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控制着,神奇得很。
“长得真快。”李砚看着菜地里的蔬菜,眼里满是欣慰。这些种子都是他以前从村里搜罗来的,本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在灵泉水的浇灌下,长得异常茂盛。尤其是萝卜,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埋在土里,只露出几片翠绿的叶子。
他走到泉边,用手掬起一捧泉水。泉水冰凉甘甜,喝一口,浑身都舒畅。他能感觉到,空间的扩大和灵泉的生长,似乎都与他的身体变强、与灰影青云的成长有关——每次灰影的狼群壮大,或是青云的飞行能力提升,空间都会微微震动,然后悄然扩大几分。
“看来这空间,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李砚若有所思。这发现让他对空间的来历更加好奇,却也不敢深究——在这乱世,有个能安身立命的依仗就好,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他从菜地里拔了几颗萝卜,又摘了些青菜,退出空间。回到现实中,手里已经多了一把新鲜的蔬菜,带着灵泉的湿润气息。
“今晚吃萝卜炖肉。”李砚笑着说,把蔬菜拿到溪边清洗。溪水虽然冰冷,但他的手早已习惯了这种寒冷,清洗起来毫不费力。
晚饭时,山洞里弥漫着萝卜炖肉的香气。陶罐里,萝卜炖得软烂,吸足了肉香,入口即化;肉块炖得酥烂,用筷子一戳就透,肥而不腻。李砚盛了一大碗,吃得满头大汗,感觉嘴里的肿痛都缓解了不少。
灰影也吃得不亦乐乎,尤其是萝卜,它似乎格外喜欢,几口就啃完了李砚给它的那几块,还眼巴巴地望着陶罐,喉咙里发出撒娇的呜咽。
“给你。”李砚又夹了几块萝卜给它,心里却在盘算着扩大种植。光有萝卜白菜不够,他还想种些土豆、红薯,甚至想试试种水稻——空间里有灵泉水灌溉,又能控制温度,说不定真能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李砚的生活变得更加规律。每天清晨,他会先进入空间,给蔬菜浇水、施肥(用的是草木灰和积攒的粪便),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上午,他会练习射箭、打磨兵器,或是去山谷里搬运柴火,加固防御;下午,他会研究烧制陶器,尝试着做出更精细的碗碟和陶罐,甚至想试试做几个瓦罐,用来储存粮食;晚上,则会借着松明的光,翻看那本《草木经》,或是给灰影和青云梳理毛发,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他的箭术越来越精湛。五十步外的铜钱,他能轻松射中;移动的野兔,他也能十发九中。鹰眼赋予的精准度,再加上日益增长的力量,让他的弓箭成了这山林里最可怕的武器。有一次,一只野狼闯入山谷,还没靠近山洞,就被他一箭射穿了喉咙,干净利落。
空间也在缓慢扩大。每次他的箭术有突破,或是身体强度有明显提升,空间都会微微震动,长宽高各增加一两米。虽然幅度不大,但日积月累,如今已经比最初大了整整八倍,里面能存放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灵泉的水也越发神奇。除了滋养身体和蔬菜,李砚发现,用灵泉水浸泡过的木材,更不容易腐烂;用灵泉水和泥烧制的陶器,硬度更高,不易碎裂。他甚至试着用灵泉水浇灌山洞外的几株果树,原本在冬天枯萎的枝条,竟冒出了几个小小的嫩芽。
“等开春了,说不定能吃到新鲜的果子。”李砚看着那些嫩芽,心里充满了期待。
这天傍晚,青云从外面回来,落在李砚肩头,金色的瞳孔里带着一丝不安。李砚立刻共享它的视野,只见山外的平原上,有大队的人马在移动,旗帜飘扬,盔甲闪亮,看方向,似乎是朝着青平城而去。
“是大周的军队?”李砚皱起眉头。看规模,这支军队至少有上万人,显然是有大动作。他让青云飞得再近些,看清了旗帜上的字——“镇北军”。
“镇北军来了,看来朝廷是要对胡人动手了。”李砚心里了然。镇北军是大周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常年驻守北方边境,专门对抗胡人。他们的到来,意味着青平城的压力会大大减轻,但也意味着,战火可能会更加激烈。
他让青云继续观察,自己则走到洞外,望着山外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他现在有足够的食物,有安全的住所,有强大的伙伴,有能洞察外界的眼睛,甚至有了一个能种植作物、储存物资的空间。他完全可以继续躲在这深山里,等到外面的战火平息,再出来看看情况。
可是,真的能一直躲下去吗?
他想起靠山村的惨状,想起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青云视野里那些麻木的脸庞。他现在有能力了,难道就一直躲在这里,看着外面的人受苦吗?
“还不是时候。”李砚摇了摇头。他现在的力量,对付些野兽、山贼还行,面对成千上万的军队,还是太弱了。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成长,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更周密的准备。
“再等等。”他对自己说,“等我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再出去看看。”
回到山洞,李砚添了些木炭,火塘里的火苗跳动得更旺了。他从空间里拿出一个新烧制的陶碗,盛了些灵泉水,慢慢喝着。泉水的甘甜冲淡了心里的烦躁,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灰影趴在他脚边,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波动,用脑袋轻轻蹭着他的小腿,传递来安稳的意念。青云站在木头上,梳理着羽毛,金色的瞳孔望着洞外,像是在守护着这份宁静。
李砚靠在土炕上,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一片平静。他知道,外面的世界依旧动荡,他的避世生活也未必能长久,但他有时间,有能力,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一切。
现在,他只需要耐心等待,慢慢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他会走出这片深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做一些自己该做的事。
火塘里的木炭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映亮了少年平静而坚定的脸庞。山洞外,风雪依旧,而山洞内,却充满了希望与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也等待着少年展翅高飞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