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吕,走,咱们去各旅转转,看看咱们咱们到了冀中的地界上战士们怎么样,”张百川抓起桌上的军帽扣在头上,对刚汇报完工作的吕正说道。
吕正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神色:“好啊司令员,我正想请您去看看呢,咱们第八旅那帮小子,最近练得可狠了,就等着您去检阅,”
两人带着几个参谋和警卫员,骑马出了指挥部。第一站,就来到了驻防在白洋淀西侧的第一旅。
还没靠近训练场,喊杀声就传了过来。旅长许达正叉着腰站在一个土坡上,看着下面进行战术对抗演练的部队,眉头紧锁。
“老许,你这架势,是要吃人啊?”张百川笑着打趣道。
许达回头一看,连忙跑过来敬礼:“司令员,吕副司令,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他指着下面的部队:“这帮兔崽子,刚换了新装备,有点飘,我得给他们紧紧弦,”
张百川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演练部队的动作。步兵分队的交替掩护、火力配置,明显比刚来冀中时熟练了不少。
“有点样子了。”张百川点点头:“不过,老许,平原作战,光靠步兵猛冲不行,配属给你们的炮兵,磨合得怎么样?”
许达一听这个,来了精神:“司令员您放心,那几门山炮,现在就是我的宝贝疙瘩,炮连连长是从炮兵旅调来的老手,带着我们的人天天练,现在不敢说指哪打哪,但覆盖个鬼子阵地没问题,”
吕正在一旁补充道:“许旅长这边压力大,直面保定方向。我把旅里几个挖工事的好手也派过来交流过,平原防御,工事是关键。”
“嗯,做得对。”张百川放下望远镜:“各旅之间就要多交流,取长补短。老许,继续保持这个劲头,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把兵练废了。”
“明白,”许达咧嘴笑道。
离开第一旅,他们又来到了第二旅的驻地。旅长彭辉正和几个团长围在一起,对着沙盘争论着什么。
“吵吵什么呢?”张百川走近问道。
彭辉等人立刻起身敬礼。彭辉指着沙盘说:“司令员,吕副司令,我们正在推演,如果鬼子用小股部队渗透,配合装甲车突袭,我们该怎么应对。几种方案,争执不下。”
张百川和吕正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许。
“说说看,都有什么方案?”张百川饶有兴趣地问。
一个团长说:“我觉得应该集中火力,打掉他的装甲车,”
另一个反驳:“鬼子步兵贴着装甲车,集中火力伤亡大,应该用反坦克小组迂回侧击,”
彭辉总结道:“我们倾向于后者,但需要精确的协同和掩护。”
吕正插话道:“我们在冀中跟鬼子的坦克交过手,这东西正面硬,侧面和后面薄弱,用集束手榴弹或者炸药包效果最好,但需要步兵用火力吸引注意,掩护爆破组靠近。”
张百川点点头:“思路是对的,平原防御,不能光想着硬扛,要多想巧办法,老吕,你把冀中同志对付鬼子坦克、装甲车的经验,整理一下,下发各部队学习。”
“是,”吕正立刻记下。
随后,他们又视察了骑兵旅。旅长老孙正带着骑兵们练习马上劈杀和冲击队形,烟尘滚滚。
“老孙,你这架势不行小啊,”张百川喊道。
老孙勒住马,大笑着跑过来:“司令员,吕副司令,咱们骑兵就靠这股子气势,现在人手一杆骑枪,马刀也磨得快,就等着您一声令下,再去砍他狗日的,”
张百川看着精神抖擞的骑兵们,满意地说:“气势要保持,但战术要更灵活。以后你们可能不只是砍步兵,还要学会对付鬼子的骑兵,甚至配合步兵打穿插。”
“没问题,咱们正在练呢,”老孙拍着胸脯保证。
最后,他们来到了由吕正兼任旅长的第八旅。这里的训练场景又有所不同,更侧重于村落攻防、地道利用和夜间作战。
一个连长正带着士兵演练如何利用院墙、街垒逐屋争夺,另一个连队在练习快速挖掘单兵掩体和交通壕。
吕正介绍说:“司令员,咱们第八旅不少骨干是原冀中部队的,打惯了平原村落战。我让他们把经验都拿出来,在全旅推广。”
张百川看着士兵们娴熟地利用地形地物,点头赞许:“好,这才是扎根平原的打法,老吕,你这个副司令员兼旅长,可不能藏私,要把这些宝贵经验,推广到全军去,”
“一定,”吕正郑重答应。
视察完几个主力旅,在返回指挥部的路上,张百川对吕正说:“老吕,看来这段时间的整训,效果很明显啊。部队士气高,训练也抓得实。”
吕正感慨道:“是啊,司令员,有了统一的编制和指挥,补充了装备,明确了打法,战士们心里有底,手上就有劲,跟以前东躲西藏、被动挨打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张百川望着远方鬼子据点方向:“部队是练出来了,可冈村宁次那边,这么久没动静,我总觉得他在憋着什么坏。”
吕正的神色也严肃起来:“司令员您的意思是?”
“通知各旅,训练不能松,警惕更不能放松,”张百川勒住马,目光锐利:“告诉老罗和老萧,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准备。冈村宁次下一招,恐怕不会像上次那样明刀明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