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丰收后的次日午后,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坐在案前整理 007 留下的资料,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牛皮笔记本时,突然触到了一张硬纸 —— 本子里夹着一张折叠的羊皮纸,展开后,上面用炭笔绘制着密密麻麻的网格图,旁边还标注着 “梁山资源分配模型”,末尾有几行小字:“按 AI 逻辑优化:粮草、人力、武器需动态匹配,优先级排序为‘民生>防御>储备’”。
“AI?” 我心头一震,小心翼翼地将羊皮纸平铺在案上。网格图横向清晰标注着 “春夏秋冬” 四个季度,纵向列着 “粮草库存”“作战人力”“防御器械”“村民需求” 等条目,每个交叉点都用墨笔填着数字,数字旁还画着红色箭头,标注着 “surplus(盈余)” 或 “deficit(缺口)”。这竟是 007 用现代 AI 的 “动态规划” 思维,为梁山量身打造的资源分配方案!
我忽然想起 007 归乡前的那个夜晚,她在灯下熬了半宿,手里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当时我问她在忙什么,她笑着说 “给梁山留个‘智能管家’,以后你们管理起来能省不少心”。我以为只是玩笑话,没想到她真的将 AI 逻辑融入了梁山的日常管理。羊皮纸右下角,还有一行娟秀的字迹:“若遇资源冲突,可按‘民生优先’原则调整,附核心算法:人力分配 =(防御需求 x0.4 + 民生需求 x0.6)x 季节系数,冬季系数 1.2,夏季系数 0.8”。
正看得入神,帐帘被轻轻掀开,老周端着一本厚厚的账本走进来,账本上还沾着新麦的麦壳。“西西姑娘,这是新麦入库后的粮草账,俺核了三遍,想跟你再核对下,看看秋冬季节的储备够不够,别到时候村民们冻着饿着。” 他话音刚落,目光就落在了案上的羊皮纸上,好奇地凑过来:“这是啥东西?画得跟棋盘似的,还有不少洋文。”
我把羊皮纸递给老周,指着网格图解释道:“这是 007 姑娘用‘AI’的方法做的资源分配模型,能精确算出每个季度该怎么分配粮草、人力,还能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缺口。你看这里,” 我指着 “秋冬季节” 那一行的 “粮草库存” 格子,“按这个模型计算,新麦入库后,咱们的粮草刚好能满足村民过冬的口粮需求,还能预留三成作为防御储备,这部分储备刚好够近战队冬季训练和应对突发情况用。”
老周捧着羊皮纸,眼睛越看越亮,手指在数字上轻轻点着:“这不就是俺们常说的‘心里有数’嘛!以前俺管粮草,都是凭老经验估算,每到冬天就犯嘀咕,总怕粮食不够用,夜里都睡不踏实。现在有这‘模型’,算得明明白白,连盈余多少、该预留多少都标好了,再也不用瞎担心了!”
我们当即对照账本验证模型数据 —— 新麦入库后共收粮五百石,按模型计算,村民冬季三个月的口粮需三百石,防御储备一百五十石,剩余五十石可用于与山下商铺交换御寒物资,与账本上的实际数据分毫不差。老周激动地拍着大腿,声音都有些发颤:“007 姑娘这脑子,比镇上的算卦先生还准!有了这模型,以后俺管粮草,就像有了个‘活算盘’,省心又放心!”
我突然想起 007 临走时留下的那片铜片,赶紧从案头的木盒里取出来。铜片约莫手掌大小,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微光,表面刻着的细密纹路,竟与羊皮纸网格图的线条隐隐呼应。我按照之前她教我的方法,将铜片轻轻放在羊皮纸标注 “资源缺口” 的位置,顺时针转动了三圈 —— 铜片上的纹路突然反射出细碎的光斑,在帐壁上清晰投射出几行小字:“AI 预警:本年度冬季可能出现强寒潮,需提前储备棉花、木炭等御寒物资,建议优先修补村民房屋的漏风处,防御器械的维护可延后一个月,待寒潮过后再进行”。
“这…… 这铜片还能‘说话’?” 老周瞪大了眼睛,伸手想去摸帐壁上的光斑,又怕碰散了,满脸惊叹,“007 姑娘这本事,真是神了!连冬天会不会冷都能算出来!” 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原来 007 不仅留下了静态的资源模型,还将 AI 的 “预警功能” 藏进了铜片,用当时梁山能实现的技术,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简易却实用的 “智能预警系统”。
当天傍晚,我带着羊皮纸和铜片,匆匆赶往聚义厅找宋江和吴用。宋江接过羊皮纸,手指在 “民生优先” 那四个字上轻轻摩挲,眼神里满是感慨:“007 姑娘虽已归乡,却始终牵挂着梁山,还用这么新奇的法子继续帮着咱们,这份心意,咱们必须好好珍藏,不能辜负。”
吴用轻摇羽扇,目光落在网格图的算法公式上,眼神发亮:“这‘AI’之法,看似复杂,实则是‘未雨绸缪’的大智慧。你看这‘动态匹配’的思路,像极了兵法里的‘因地制宜’,但比兵法更细致,连季节变化、气候影响都考虑到了。咱们若能按这个模型来管理梁山,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少走很多弯路,让每一份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次日清晨,我们召集近战队、巡防队、侦查队的队长,在聚义厅详细讲解 AI 资源模型。林冲看着 “人力分配” 的算法公式,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按这个公式算,冬季近战队可分出三成人力,帮村民修补屋顶、囤积柴火,这样既不影响日常训练,又能切实帮村民抵御寒潮,这‘动态匹配’真是妙啊!以前俺总觉得训练和民生是两回事,现在才知道,两者能结合得这么好。”
武松也连连点头,指着 “巡防路线调整” 的建议:“巡防队冬季也能按这个模型调整路线,把重点放在村民村落周边,减少山林深处的巡查频率。这样既能防范散匪趁机偷袭村落,又能及时帮村民处理积雪压塌房屋、老人突发疾病之类的突发情况,刚好契合‘民生优先’的原则。”
时迁捧着铜片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里满是兴奋:“俺们侦查队以后也能按这模型算‘巡查频率’!比如秋收后,村民家里粮食多,巡查重点就放在粮囤周边,防止老鼠或者小偷;冬季天冷,就多去山里的小路看看,有没有村民砍柴时被困在雪地里。这比俺们以前瞎转悠管用多了,效率能提高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开始按照 AI 模型逐步优化梁山的管理。老周根据模型的建议,提前将五十石新麦运到山下商铺,换成了足够全村人过冬的棉花和木炭,分发给村民时,还特意叮嘱老人和孩子多领一些;林冲调派近战队的队员,带着斧头、锯子和茅草,挨家挨户帮村里的老人修补漏风的屋顶,队员们还贴心地在屋檐下加装了挡雪板;武松重新规划了巡防路线,在村落周边增设了三个临时哨卡,每个哨卡都配备了取暖的炭火和应急的草药;我则按照铜片的预警,组织防御队的队员,先将易受冻的连弩、弓箭搬到温暖的库房,再带着工具去帮村民糊窗户缝。
张婆婆家的屋顶年久失修,好几处都漏雨,近战队的队员们用新伐的杉木加固了房梁,还铺上了厚厚的茅草,茅草上又盖了一层油纸。张婆婆拉着队员的手,眼眶红红的,声音有些哽咽:“007 姑娘虽走了,却留下这么好的法子,让俺们冬天也能暖暖和和的。这份恩情,俺们记一辈子!这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牵挂啊!”
一天夜里,寒潮果然如期而至,狂风卷着鹅毛大雪砸在帐子上,发出 “呼呼” 的声响。我心里一紧,披上厚外套就往村里跑。远远望去,村民们的房屋里都透出温暖的灯光,张婆婆家的烟囱还冒着袅袅炊烟,几个巡防队员正顶着风雪在村落周边巡逻,看到我来,还笑着挥守:“西西姑娘放心,村里一切都好,没谁家的房子漏风,也没谁冻着!” 我悬着的心顿时踏实了 —— 若不是安 AI 模型提前准备,这突如其来的寒潮,不知会让多少村民受冻。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阳光洒在银装素裹的梁山上,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有的拿着扫帚扫雪,有的爬上屋顶给茅草加层,脸上没有丝毫慌乱。李大爷看到我,手里拿着一把新糊好的窗户纸,笑着说:“多亏了 007 姑娘的‘预警’,俺们提前把门窗缝都用纸条糊上了,昨晚屋里暖和得很,一点风都进不来!这‘AI’真是神了,比老辈人看云识天气还准!”
我回到帐中,再次翻开 007 的笔记本,在资源模型那几页后面,又发现了几页写得满满的 “AI 式训练法”。上面详细写着:“近战队可按‘梯度训练法’安排训练,从基础的枪法、刀法练起,每周增加一点难度,逐步过渡到实战模拟,避免队员因训练单调而懈怠;巡防队可用‘场景推演法’,模拟匪徒偷袭村落、村民突发疾病求助、山林失火等情况,提高队员的应变能力和协作效率”。
我立刻拿着笔记本去找林冲。他看着 “梯度训练法” 的条目,眼前一亮,当即召集近战队队员:“以前俺们训练总是‘一刀切’,新人跟不上,老队员又觉得没挑战。从今天起,咱们按 007 姑娘的方法来,新人先练基础动作,老队员直接进入实战模拟,每天加一点难度,保证大家都能练到实处!” 当天下午,近战队的练兵场上就热闹起来,新人在练扎马步、挥长枪,老队员则模拟 “街巷作战”,拿着木枪互相攻防,训练热情比往常高涨了不少。
武松看到 “场景推演法”,也来了兴致,带着巡防队在村里搭起了简易的 “模拟场景”。队员们有的扮样 “匪徒”,拿着木棍假装抢粮;有的扮演村民,抱着布包跑向哨卡求助;张婆婆还主动当起了 “群众演员”,抱着一个装满麦壳的布袋子,一边跑一边喊 “有人抢粮啦,快来帮忙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虽然是模拟训练,但队员们都格外认真,从发现 “匪徒” 到组织拦截,再到保护 “村民”,整个流程有条不紊,训练效果比往常好太多。
时迁则把 AI 的 “数据分析” 思路用在了侦查工作上。他带着侦查队的队员,花了三天时间,把梁山周边的山林、小路都勘察了一遍,按 “危险等级” 分成了三类:“高风险区域(曾有匪徒出没、地形复杂易迷路)”“中风险区域(有野兽踪迹、多悬崖峭壁)”“低风险区域(开阔地带、靠近村落)”,还在地图上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标注出来。之后他们按风险等级调整巡查频率,高风险区域每天巡查两次,中风险区域每天一次,低风险区域两天一次。没过多久,他们就在高风险区域发现了一处隐蔽的猎户陷阱,陷阱里还埋着锋利的尖木,队员们赶紧把陷阱填平,避免了村民上山砍柴时受伤。
“007 姑娘这‘AI’,真是处处都能用!” 时迁拿着标注好的地形图,兴奋地跑到聚义厅汇报,“以后俺们侦查,就像有了‘千里眼’,知道该往哪去、该重点查什么,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瞎跑冤枉路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007 的 AI 智慧渐渐融入了梁山的每一个角落:老周用资源模型管理粮草,再也没出现过 “冬粮不足” 的情况;各战队用 AI 训练法,战力和协作效率明显提升;村民们也渐渐知道,有个 “看不见的智能管家” 在默默帮着梁山,大家都笑着说 “007 姑娘虽回了自己的家乡,却把‘聪明脑子’留给了咱们梁山,这份情谊,咱们永远忘不了”。
一天傍晚,我在英烈石碑旁遇到了张婆婆,她正拿着朱砂笔,小心翼翼地给石碑上的字描红,嘴里还小声念叨着:“007 姑娘也是梁山的大功臣啊,若不是她的‘AI’,俺们今年冬天哪能这么安稳。等下次祭拜,俺一定多带些馒头,也给 007 姑娘留一份。”
我心里一动,回到帐中,在 007 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下 “AI 助梁山纪实”:“新麦丰收后,偶然发现 007 姑娘留下的 AI 资源模型与预警铜片。按其逻辑优化粮草分配、调整训练方法、规划侦查路线,提前预警冬季寒潮,组织力量修补村民房屋、储备御寒物资。梁山管理愈发有序,民生愈发安稳,队员战力显着提升。此非‘奇术’,实乃跨越时空的智慧与深厚情谊,虽相隔千里,却温暖如初,如明灯般照亮梁山的前行之路。”
写完后,我将笔记本、羊皮纸和铜片一起放进木盒,妥善地收在案头的抽屉里。月光透过帐帘,温柔地洒在木盒上,我仿佛能看到 007 归乡前,在灯下熬夜绘制模型的身影 —— 她虽回到了现代,却用 AI 的智慧,在梁山种下了一颗 “智能种子”,让这份跨越时空的友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永远延续。
次日清晨,我带着优化后的 AI 训练计划,去练兵场看望近战队。林冲正带着队员们进行 “梯度训练”,长枪挥舞的 “呼呼” 声整齐有力;远处的巡防队还在进行 “场景推演”,队员们的喊杀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活力;时迁的侦查队则背着标注好风险等级的地形图,准备去山里巡查。阳光洒在练兵场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我知道,007 的 AI 智慧,不仅改变了梁山的管理方式,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守护,不仅需要无畏的勇气,更需要科学的智慧;真正的友谊,不仅需要并肩作战的热血,更需要彼此牵挂、彼此成就的真心。这份用 AI 智慧串联起的情谊,会像梁山的水泊一样,永远流淌,永远温暖,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水泊边,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和井然有序的营盘,心里满是踏实。007 的 “传奇”,不会因为她的归乡而结束,她的智慧会继续帮助梁山发展,她的友谊会继续温暖每一个梁山人的心。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她会带着更先进的 AI 方法回到梁山,那时,我们会一起用更智慧、更高效的方式,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让梁山的日子越过越好,让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永远闪耀。
夜里,我做了一个温暖的梦。梦里,007 真的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新的 AI 模型,笑着对我们说 “给梁山的‘智能管家’升级啦”;梦里,我们一起用新模型优化商铺的物资交换,一起教村民用 “数据分析” 的方法种庄稼,一起看着梁山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梦里,梁山的每个人都笑得格外开心,英烈石碑旁的松柏长得郁郁葱葱,红色的字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醒来时,我的嘴角还带着笑容,心里满是温暖 —— 我知道,007 的 AI 智慧,早已成为梁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友谊最珍贵的见证。
这份智慧与情谊,会像英烈石碑上的字迹一样,永远清晰,永远不朽,永远守护着梁山的安宁与幸福,永远提醒着我们:无论相隔多远,无论时光如何变迁,真正的友谊与真心的帮助,永远能跨越时空,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