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兴国军莱州基地,指挥室内。

最新的战报摆在赵子龙面前。

看着地图上莱州府城周围标注的密集交战符号,以及正在向山东开进的明军援兵箭头,赵子龙神色平静。

“余从治、朱万年、谢琏,也算是尽忠职守了,可惜了。”

卢象升轻叹一声,同为士人,不免有些物伤其类。

“孔有德这下算是把天捅破了。”

孙传庭指着地图,边沉思边道:“朝廷这下可是动了真怒,调来的都是能战的边军。孔有德虽得了登州武库,但毕竟底蕴不足,困守坚城莱州之下,久攻不克,已是强弩之末。待明军援兵一到,内外夹击,叛军危矣。”

赵子龙点了点头,嘴角依旧带着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所以说,他们打得越惨烈,流血流得越多,对我们越有利。告诉各部,继续加强训练,尤其是新兵,要尽快形成战斗力。孙元化那边的火炮试射进行得如何了?”

关月贞立刻回答:“回主公,宋部长报告,新式十二磅野战炮已通过最终测试,炮管强度和射程均超预期,初步具备量产条件。只是产量……”

“让他抓紧!优先装备第一师、第二师两个师!”

赵子龙打断道,“另外,告诉柳如烟和苏芹芹,密切关注明军和叛军的动向,特别是他们双方兵力损耗、粮草补给情况,还有……那些被打散的有经验的士兵和工匠流向。”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基地内井然有序的训练和建设场面,缓缓道:“乱世,人命如草芥,但人才和人心,却是最宝贵的。他们在前线拼光家底,我们就在后方……嗯,接收‘遗产’。这莱州血战,不管谁胜谁负,流的血,都不会白流。”

他的话语平静,却透着一股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洞察力。

众人心下凛然,更加明确了接下来的方向,那就是继续做那耐心的渔翁,等待着收拾残局的最佳时机。

而内部那日益牢固的思想根基和快速提升的军事实力,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崇祯四年(1631年)秋冬,整个山东半岛仿佛被浸泡在血与火之中。

以孔有德、耿仲明为首的叛军,与大明官军围绕莱州府城,展开了一场持续数月、惨烈到令人窒息的攻防拉锯战。

这场战役不仅持续消耗着大明的国力,更将孔有德叛军最后的元气消耗殆尽,也将他一点点逼入绝境。

莱州城,这座曾经繁华的胶东重镇,如今已沦为地狱般的战场。

青灰色的城墙被叛军的红衣大炮轰得千疮百孔,最大的缺口足有丈余宽,守军用泥土、砖石、门板,甚至是阵亡同袍和百姓的尸首勉强填充,混合着鲜血凝固成暗红发黑的怪异结构,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

城头垛口残破不堪,几面象征大明统治的龙旗虽然依旧在硝烟中顽强飘动,但旗面已被炮火撕裂,熏得焦黑。

攻城方,孔有德叛军,依仗着从登州武库获取的一些火器优势,昼夜不息地倾泻着炮弹。

历史上的那种火炮和炮弹管够的局面并没有再出现,因为绝大多数的投资都被赵子龙半道劫走了。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是莱州军民每日的梦魇。

沉重的实心铁球呼啸着砸在城墙上,砖石碎屑如雨点般飞溅,中者非死即伤。

更可怕的是那些凌空爆炸的开花弹,里面填充的铁钉、碎铁片如同死神的镰刀,横扫一片。

叛军士兵,多是原东江镇的老兵,作战凶悍,在孔有德破城三日不封刀的许诺刺激下,他们如同嗜血的狼群,扛着沾满血污的云梯,推着包裹湿牛皮的楯车,发出野兽般的嚎叫,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摇摇欲坠的城墙。

守城方,处境极其艰难。

在此期间,山东巡抚余从治、莱州知府朱万年、登莱巡抚谢琏先后牺牲或者被俘。

但是他们带来和组织起来的军队、城中的青壮民夫,却是为了自家妻儿,硬是死战不退。

城墙在反复的争夺中变得脆弱不堪。

守军的箭矢早已耗尽,滚木、擂石也所剩无几。

当叛军攀上城头,守军便只能用长枪、腰刀,甚至是牙齿和拳头,与敌人进行最残酷的白刃肉搏。

城内的粮食储备也是日渐枯竭,从每日两餐稀粥到后来连树皮、草根都成了抢手货。

饿殍开始出现在街头巷尾,无人收殓的尸体发出腐臭,与硝烟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绝望的气息。

然而,即便在这种地狱般的环境中,残存的守军和百姓依然凭借着保家卫国的朴素信念和对援军最后的一丝期望,顽强地支撑着。

这时,多亏几路援军先后到达,这才顶住了孔有德一方的进攻。

崇祯五年(1632年)一月,左良玉二万余人的大军终于如同一股铁流,抵达莱州城外围。

他没有像之前那些明军将领一样,急于求成,贸然发动进攻,给了孔有德一方逐个击溃的机会。

之前各地已经来了几拨援军,都是因为战术错误,被孔有德趁其站立未稳,且疲惫不堪的时候,一举击溃或杀伤大半,从而成了添油战术。

孔有德这家伙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却是个打仗非常厉害的猛将。

左良玉吸取教训,将战斗打得非常谨慎而又睿智。

他先是派出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哨骑,如同撒开的网,仔细摸清了叛军的兵力部署、营垒虚实、炮兵阵地位置以及最重要的——粮道补给线。

此刻,围攻莱州数月之久的孔有德叛军,因为久攻不下,损兵折战,已有了力竭之势。

久攻不克的挫败感在军中蔓延,士气普遍低落。

长期围城使得粮草补给也变得异常困难,毕竟他这些粮草都靠着劫掠而来,再加上不时遭到明军小股部队的骚扰和切断。

士兵们因长期征战、营养不良和恶劣的卫生环境,非战斗减员严重,伤病满营。

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得知身后又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明军生力军,而且是凶名在外的左良玉边军时,一种难以抑制的恐惧感在叛军营地中悄然滋生。

左良玉精准地抓住了叛军疲敝、士气低落且腹背受敌的致命弱点,趁其病要其命。

在一个黎明前最黑暗、人也最困顿的时刻,他精心策划并发动了一场雷霆万钧的大反攻。

战斗首先在叛军相对薄弱的后勤营垒打响。

左良玉派出一支千余人的精锐骑兵,凭借出色的机动性,绕过叛军主阵地,如同匕首般直插其后方,突袭并成功焚毁了一处囤积了大量粮草和军械的营地。

冲天而起的火光和浓烟,以及后勤被断的噩耗,如同瘟疫般迅速在叛军中传播开来,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紧接着,左良玉主力分为数路,开始向叛军主阵地压迫。

左良玉带来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都是跟着他在边境鏖战数年的百战老兵,战力惊人,且斗志昂扬。

孔有德此时号称拥兵10万,但是真正能战的老兵也就两三万人,而且是斗志受损。

左良玉中军步兵结成严密的阵型,迈着沉重的步伐稳步推进,阵中装备的弓箭手和火铳兵进行着持续而有效的火力压制。

两翼则游弋着最为精锐的骑兵,他们如同猎鹰般寻找着叛军阵型的任何一丝松动和破绽。

左良玉本人坐镇中军,此人用兵狠辣果决,命令衔接流畅,根本不给孔有德任何调整部署、稳定军心的机会。

VIP小说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亿万盛宠只为你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奋斗在沙俄神三群聊:三国史上最强太子爷三国小术士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七界武神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汉明凤逆天下北月篇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特种兵之王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丛林战神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王座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医统江山国公凶猛完美世界之武魂盛唐华章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袁燕明末求生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唐小闲王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我要做皇帝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明骑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你是明珠,莫蒙尘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三国群美传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