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泉州湾的秋阳,带着独有的咸涩暖意,慷慨地洒在这片古老的海域。金色的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在海面上折射出粼粼波光,如同无数碎金在水中跳跃。程远身着厚重的考古服,跪在后渚港遗址那松软的沙地里,周围散落着各种考古工具,铁锹、刷子、放大镜整齐地摆放在一旁。他的目光专注而锐利,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到一块带着明显凿痕的花岗岩。

这块花岗岩,仿佛是从远古走来的巨人,静静地卧在沙地之中。石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凹坑,那是海浪历经千百年冲刷留下的印记,每一个凹坑都像是一个时光的容器,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而在石顶的凿槽里,竟嵌着半片青铜,铜片的弧面还留着烧灼的黑痕,形状恰似一弯被火烤过的月牙,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是唐代的航标石!”林珊举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海涛志》复印件,兴奋地从远处跑来。海风调皮地掀起她的衣角,让她看起来像一只即将展翅飞翔的海鸥。她的脸上洋溢着发现的喜悦,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窦叔蒙说‘夜则置炬其上’,你看这石顶的槽,分明就是插火炬的地方。”她迅速从背包里拿出软尺,仔细地量着石体的倾斜度,“与水平面成三十七度,这个角度太精确了,正好对准洛阳桥的桥墩。航船在夜里看到这里的火光,就知道离港口不远了。”

郑海峰的洛阳铲在航标石旁的沙层里不停地作业,“噗嗤”一声,铲头似乎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提起铲头,带出的沙土里混杂着一块陶片。他立刻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陶片的边缘刻着细密的刻度,正面画着简化的北斗七星图案,斗柄清晰地指向正东方向。“是测星用的‘量天尺’!”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眼睛紧紧盯着那些刻度,“每一格相当于唐小尺的一寸,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就是二点五二厘米,这正好和《海岛算经》里说的测晷工具相吻合。”

张瑜则在附近的渔村里有了意外收获。她挨家挨户地走访,希望能从当地渔民口中得到一些关于古代航海的线索。一位满脸皱纹、精神矍铄的老渔民,听闻他们是来寻找古代航海遗迹的,从家里的一个旧木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祖传的木盘,递给了张瑜。

张瑜双手接过木盘,仔细端详起来。木盘的底部刻着“夏至潮候”四个字,字体古朴而有力。盘面的同心圆上标着十二时辰,每个时辰旁边都画着波浪线,高潮时的波浪线密集如织,低潮时则疏朗如星。“是窦叔蒙说的潮汐图!”她兴奋地数着波浪的起伏,“每天两潮,和《海涛志》中‘一晦一明,再潮再汐’的记载完全对得上。这简直是活的文物啊!”

程远带着沉重的潜水设备,深吸一口气,毅然潜入后渚港外的海域。水下的世界静谧而神秘,阳光透过海水,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照亮了水下的一切。在二十米深的海底,一道人工堆砌的石墙蜿蜒如蛇,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这片海域的秘密。石缝里卡着一艘沉船的残桅,桅杆顶端的铁制斗状物上,还缠着半段焦黑的麻绳。

“是观测北斗的‘望斗’!”程远看着那个铁制斗状物,心中一阵激动,他突然想起资料里说唐代海员“向国唯看日”,这铁斗或许就是固定观测角度的工具。他拿出水下相机,对着残桅和铁斗拍了多张照片,想要记录下这一重要发现。

当他用探杆小心翼翼地拨开桅杆旁的淤泥时,一块带着铭文的铜牌赫然露了出来。铜牌上“开元十七年”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辨,下面刻着“舟师王六”和一串数字:“丑时潮至,辰时风转”。“是航海日志的残片!”程远对着对讲机兴奋地大喊,“这王六肯定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把式,连何时转西南风都记得清清楚楚。”

傍晚时分,考古队员们回到营地,开始整理一天的标本。帐篷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海水的混合气息。林新宇举着一块贝壳,急匆匆地冲进帐篷,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贝壳内壁用朱砂画着道虹形曲线,曲线末端标着一个“飓”字。“是预测台风的‘飓母图’!”他指着曲线的弧度解释道,“沈怀远说‘晕如虹则飓风至’,这弧度和气象记录里的台风前兆完全吻合。古人的智慧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夜里的营地,突然刮起了大风,帆布帐篷被吹得猎猎作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掀翻。程远被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惊醒,他迅速穿上外套,钻出帐篷。只见几个黑影在夜色中忙碌着,刀疤脸的手下正用起重机吊那块航标石,石顶的青铜片已经被撬走,换成了一块刷着红漆的铁皮,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这帮人连石头的朝向都弄反了!”张瑜气得浑身发抖,声音被风吹得发飘,“航标石必须朝南,他们倒过来对着大海,航船看到了只会撞向礁石!”

郑海峰早已在第一时间报了警。很快,远处传来了警笛声,越来越近。当边防人员赶到时,刀疤脸正拿着一张伪造的“潮汐表”,向手下比划着什么,表上的波浪线画得乱七八糟,连涨潮时间都标反了,一看就是外行的手笔。

“真正的潮候图要结合月相。”程远捡起他们丢下的青铜仿品,轻蔑地笑了笑,那铜片的弧度僵硬无比,“唐代航标用的青铜要掺锡,敲起来声如钟磬,你们这破铁皮只会当当响,真是可笑。”

第二天清晨,程远站在航标石旁,看着朝阳从洛阳桥的桥洞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林珊捧着那块贝壳“飓母图”,阳光透过贝壳的虹彩,在沙地上投出流动的光斑,如梦似幻。

“王六他们出海前,肯定也对着这石头拜过。”林珊轻轻抚摸着石上的凹坑,语气中充满了对古人的崇敬,“季风、潮汐、星象——古人依靠这些在海上辨别方向,寻找航线,比我们现在用GpS还要精准。”

离开泉州时,程远把那块青铜残片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仿佛那是一件稀世珍宝。车窗外的刺桐花正开得如火如荼,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半边天。他突然想起海底石墙上的沉船桅杆,那铁斗指向的北斗星方位——原来所谓的季风,从来都不只是自然的风,更是海员们用眼睛和心记下的航线,让每一阵风都成了回家的路标,指引着他们平安归来。

甬江的春雾,像一层薄薄的轻纱,裹着潮湿的绿意,弥漫在整个宁波港。雾气中,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港口的轮廓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一幅水墨画。程远跪在招宝山遗址的泥土里,手中拿着一把小刷子,仔细地清理着地面上的浮土。突然,他的指尖触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他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用刷子刷去周围的泥土,一个铜制的圆盘逐渐显露出来。

这个铜制圆盘,做工精细,边缘刻着二十八宿的名称,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辨。中心的指针虽然已经锈成青绿色,但依然能够灵活转动,指针末端恰好对着“角宿”的位置——那是东方七宿的第一宿,象征着春分时的黎明,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是天文导航的星盘!”林新宇举着一本《日本纪略》,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书页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他指着书页上“蒋承勋以夏至发舶”的记载,那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出来,格外醒目。“这星盘的刻度和日本正仓院藏的‘唐尺’完全一致,角宿对准的角度,正好是夏至时北极星的高度。这绝对是唐代海员导航的重要工具!”

郑海峰在星盘旁的土层里继续挖掘,突然,他的铲子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他放慢动作,小心地将周围的泥土清理掉,一个陶罐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他轻轻地将陶罐捧起,擦掉罐身上的泥土,罐底的铭文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贞元海风”。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罐,发现里面存放着一块保存完好的丝绸,丝绸上画着一幅简易海图。图上用朱砂标出了“五月麦信风”的航线,箭头从明州指向日本的值嘉岛,路线清晰明了。“是吴越海船的航线图!”郑海峰兴奋地量着图上的距离,“按图上的比例尺计算,从明州到值嘉岛正好七日航程,这和《吴越备史》的记载一模一样。”

张瑜则在天一阁的库房里有了新发现。天一阁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珍藏着无数的古籍文献。张瑜在一卷唐代的《海道记》抄本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用蝇头小楷写着:“秋泛东海,当避九十月飓。若见断虹,即泊舟待风。”纸条的边缘还沾着细小的海盐颗粒,像是从船上的日志里撕下来的,带着大海的气息。

“是防台风的经验!”张瑜指着“断虹”二字,激动地说,“这和柳宗元‘飓风偏惊估客航’的描述完全对得上。古人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台风的经验。”

程远带着星盘,登上了招宝山的灯塔。站在高处,整个宁波港的景色尽收眼底,海面上船只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他转动铜盘的指针,让角宿对准海平面,阳光透过指针的阴影落在地面,形成一道清晰的直线。

“你看这阴影长度!”他对身边的林珊说,语气中充满了赞叹,“按《海岛算经》的重差法计算,现在的纬度和唐代完全一致。古人就是这样通过观测星象来确定自己位置的,他们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

与此同时,潜水队在舟山群岛附近的海域有了重大发现。一艘唐代沉船静静地躺在海底,仿佛一座水下博物馆。潜水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进入沉船的货舱,里面整齐地码着二十多个陶罐。每个罐口都塞着一个布团,布团上写着“某年某月某时出港”的字样,其中一个布团上还画着北斗星的位置,斗柄指向西北方向。

“是船队的‘更路簿’!”程远数着陶罐的数量,兴奋地说,“二十艘船,正好组成一支商队,他们跟着季风一起出发,穿梭于各个港口之间,进行贸易往来。”

傍晚时分,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弧形的虹霓横跨天际,色彩斑斓,如梦如幻。林珊指着虹的弧度,突然惊呼起来:“和泉州湾发现的‘飓母图’一模一样!”她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气象记录仪,认真地记录着数据,“气压在降,风向在变——古人看到这个就知道要躲台风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真是太细致了。”

夜里的码头,一片寂静,只有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程远通过望远镜,密切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突然,他发现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码头,正是刀疤脸和他的手下。他们正往一艘现代渔船上搬“唐代星盘”,那些星盘的刻度歪歪扭扭,连二十八宿的顺序都弄混了,一看就是粗制滥造的仿品。

“他们连角宿和心宿都分不清!”林新宇气得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桌子上的水杯都被震得晃动起来,“夏至时角宿在东方,他们却刻成了西方的奎宿,这要是用来导航,早就漂到琉球去了,真是害人不浅!”

警笛声很快划破了夜空的宁静,像一把利剑,直插犯罪分子的心脏。当刀疤脸被边防人员按在甲板上时,他怀里掉出了一本所谓的“航海秘籍”,封面上写着“唐代季风秘术”几个大字,看起来神秘兮兮的。但翻开一看,里面的内容却是从网上抄来的气象常识,漏洞百出。

“真正的航海术是靠一代代人传下来的,是在无数次的航海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程远捡起那本假秘籍,对着海风扬了扬,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就像这星盘,每个刻度都浸着海员的汗和泪,是用生命换来的智慧结晶,不是这些拙劣的仿品和虚假的文字所能替代的。”

第二天清晨,程远站在招宝山的最高处,看着第一缕阳光缓缓掠过海面,将海水染成了一片金色。林珊把那卷《海道记》铺在石头上,海风轻轻翻动着纸页,露出了里面夹着的干枯海藻——那是当年蒋承勋船队带回来的,来自日本的值嘉岛,是中日贸易往来的见证。

“他们靠星盘和季风跨越东海,就像我们现在靠GpS导航一样精准。”林珊轻轻合上抄本,眼神中充满了对古人的敬佩,“只是他们的导航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是融入血液中的经验和智慧。”

离开宁波时,程远把那枚铜星盘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仿佛呵护着一件稀世珍宝。车窗外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一片金色的海洋,随风起伏,美不胜收。他突然想起沉船货舱里的布团,那些“出港”的字迹被海水泡得发涨,却依然清晰可辨——原来所谓的季风之谜,从来都不是难解的谜,而是海员们用生命写下的答案,让每一阵风都带着回家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平安抵达彼岸。

珠江口的夏雨,总是来得那么急促,仿佛天空破了一个大洞,雨水倾盆而下。程远躲在黄埔古港的碑亭下,看着外面瓢泼的大雨,雨水冲刷着地面,汇成一条条小溪。他的指尖轻轻划过碑上的刻字,感受着历史的温度。“朔望大潮,上下弦小”八个大字,被雨水冲刷得油光发亮,字缝里还残留着朱砂的痕迹,透着一股庄重与威严。碑侧的小字清晰地记录着“贞元十年立”——正是窦叔蒙《海涛志》成书的年代,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是唐代的潮汐碑!”张瑜举着一把雨伞,艰难地从雨中跑来,伞沿的水珠不停地滴落在碑座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你看这刻度,从碑底到碑顶共十二格,每格对应一个时辰的潮高,这和封演《说潮》里‘月半则早潮翻为夜潮’的记载完全吻合。这可是研究唐代潮汐规律的重要实物证据啊!”

郑海峰的探杆在碑旁的泥地里不停地探寻着,突然,探杆碰到了一块坚硬的物体。他心中一喜,小心翼翼地将周围的泥土清理掉,发现那是一块骨头。骨头的断面很整齐,上面刻着细小的凹槽,槽里嵌着几粒贝壳粉。“是测深用的‘铅锤’!”他拿出游标卡尺,仔细地量着凹槽,“每槽间距一寸,沉到海底就能知道水深,就像《海岛算经》说的‘以绳测海’,古人的测量工具真是简单又实用。”

林珊在附近的南越国宫署遗址进行发掘工作,也有了重要发现。她小心翼翼地拨开夯土中的灰烬,一块烧焦的木板逐渐显露出来。木板上用墨写着“西南风至,舟发广州”,墨迹虽然被火烤得有些发脆,但依然清晰可辨,末尾的“市舶司验”印章更是清晰醒目。

“是市舶司发的出港凭证!”林珊兴奋地对着阳光举起木板,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字迹,“碳十四检测显示是763年,正好是吕太一发兵那年。看来即使在战乱时期,也挡不住商船出海的脚步,海上贸易的生命力真是太顽强了。”

程远带着潮汐碑的拓片,来到了珠江边。他对照着拓片上的刻度,认真地观察着潮水的变化。只见潮水一点点漫过堤岸,当潮水到达第七格时,他迅速看了一眼手表,激动地说:“正好午时!一千两百年了,潮水还是按照窦叔蒙计算的时辰来,每天只差五十分钟,古人的计算精度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林新宇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数据,听到程远的话,也忍不住感叹道:“这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啊,他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掌握了大自然的规律,并用这种方式传承下来,真是太了不起了。”

潜水队在伶仃洋进行勘探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一艘唐代沉船。潜水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进入沉船内部,发现船尾的舵杆上刻着“舟师陈五”的名字,旁边还有一串数字:“春分,潮差三尺;秋分,潮差五尺”。

“是老船工的经验总结!”程远抚摸着那些刻痕,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陈五刻下这些字时的认真与专注,“陈五肯定每年都记录潮差,他知道秋分潮水大,进港时要格外小心,才能避免船只搁浅。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次的实践与总结。”

傍晚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澈,空气清新宜人。郑海峰举着一块从水里捞出来的陶片,兴冲冲地冲进临时避雨棚。陶片上画着一个月亮,月亮周围画着八个波浪,四个大四个小,布局规整,寓意明确。“是月相潮图!”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兴奋地解释道,“朔望的时候潮水大,上下弦的时候潮水小,这和《海涛志》里说的‘一朔一望,载盈载虚’完全对得上。古人用这种直观的方式记录潮汐变化,真是既形象又实用。”

夜里,雨停了,月光温柔地洒在珠江上,像一层薄薄的银纱,笼罩着这片古老的水域。程远辗转难眠,索性走出帐篷,想再看看那座潮汐碑。刚走出没几步,就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屏住呼吸,悄悄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观察。

只见刀疤脸带着几个手下,鬼鬼祟祟地来到潮汐碑前,手里拿着撬棍,显然是想对石碑下手。他们费力地用撬棍撬着石碑,碑上的“朔望大潮”四个字已经被他们凿掉了一部分,他们还准备把一块假碑换上去。

“这帮蠢货连潮水都不懂!”程远再也忍不住了,大喊一声冲了过去,“把碑撬歪了,以后渔民怎么看潮讯?这可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贝,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总结,你们怎么能这么糟蹋!”

刀疤脸的人没想到会被发现,顿时慌了神。他们扛起那个假碑就想跑,可没跑几步,就被赶来的边防人员拦住了。那假碑上的刻度是用油漆画的,一蹭就掉,做工粗糙,与真碑的古朴庄重形成鲜明对比。

“真正的潮汐碑是用花岗岩做的,刻痕里填了贝壳粉防潮,能历经千年风雨而不腐。”程远看着被损坏的真碑,心疼得直皱眉,“他们这破水泥碑,别说历经千年了,明年就会被潮水泡烂,简直是对历史的亵渎!”

刀疤脸等人被边防人员带走了,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程远和队员们看着被损坏的潮汐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他们决定,一定要想办法修复它,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第二天清晨,文物修复专家赶到了现场。程远和林珊主动上前帮忙,清理碑上的凿痕,为修复工作做准备。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潮汐碑上,“朔望大潮”四个字虽然残缺,但依然透着一股倔强,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沧桑岁月。

“陈五和王六们当年肯定也像我们这样,对着碑看了又看。”林珊轻声说,她的手指轻轻拂过碑上的刻痕,“季风会变,潮水会变,但人找路的心思不变。他们靠着这些石碑、星盘、航标石,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方向,也找到了回家的路。”

修复专家们开始了紧张的修复工作,他们小心翼翼地填补凿痕,尽量恢复石碑的原貌。程远和队员们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里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修复的不仅仅是一块石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传承。

经过几天的努力,潮汐碑终于修复完成。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石碑重新矗立在黄埔古港,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继续守护着这片海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离开广州时,程远把那块刻着潮差的舵杆残片放进背包,他要把它带回研究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车窗外的木棉树在雨后格外青翠,枝叶繁茂,像一把把绿色的伞,为行人遮挡阳光和风雨。

他突然想起窦叔蒙在《海涛志》里说的那句话:“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是啊,月亮和大海相互推动,大海和月亮相互约定,它们之间有着一种神秘而默契的联系。原来所谓的季风之谜,不过是人与自然的约定,风来风去,潮涨潮落,都是在说同一个词:回家。

程远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感慨万千。这次考古之旅,让他对唐代的航海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对古人的智慧充满了敬佩。他知道,这些发现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他们去守护,去传承。

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继续在这片海域探索,寻找更多的历史遗迹,解开更多的历史之谜。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遗迹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而他们,就是这些故事的倾听者和传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车子渐渐驶离了广州港,程远回头望去,只见黄埔古港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潮汐碑矗立在那里,像一座永恒的灯塔,指引着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他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揭开更多关于海洋、关于航海、关于古人的秘密,让这段辉煌的历史永远流传下去。

VIP小说推荐阅读: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羽化飞仙战皇仙界奇主洪荒:开局我就被系统坑成女的魔运苍茫剑冢,酒仙,醉斩天门地海燃灯邪少药王林天大陆我带着混沌珠回到灵气复苏前造化烬冷血医师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禅境觅心:修行之路师尊,你把师兄还给我好不好?万劫剑主武道人仙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僵尸:茅山修行剑道,九叔直呼猛社死就能飞升华夏神武闯异界绝世天帝将门伪千金是朵黑心莲至尊神殿全文免费阅读人道大圣无错字精校版重开洪荒:我为天道执灯人影综:我在将夜世界用双腿逆天东北出马仙:我的仙家不太正经科陨天机我有一界,诸天万界的界!异能大佬是女生葬神渊强者很多?可我召唤的强者更多仙灵双剑御世传虹桥公墓72号丹帝重生破天剑神徒孙都剑仙了,老祖还在苟着!征服女帝后,我以天地灵炉证道!合欢宗:反派,主角嚣张亲妈上门我在玄幻世界召唤奇物家族崛起:从种田开始鸣刀穿书女魔尊:解锁魅魔体质灵魂摆渡船阴阳和合大道经我靠签到称霸修真盛世无敌天命
VIP小说搜藏榜: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洪荒:悟性逆天,我带领人族崛起九叔:求稳,只想娶妻过日子诸天万界:从僵尸叔叔开始!木叶:开局六库仙贼,拜师大蛇丸僵尸:天赋掠夺港综诸天邪神僵尸:茅山小富翁,馋哭九叔僵尸:茅山修行剑道,九叔直呼猛开局通天箓,僵尸世界变天了!每年领悟一神功,家有八个寡妇虎行全球穿成各路大佬的香饽饽龙翼信使的奇幻漂流十大仙帝追杀,这是犯了什么天条我在科举制度下修长生开局混沌神体,打造最强不朽帝族!异能大佬是女生开局万花筒的我偏偏只想赚钱魔瞳:境界全民:降临西游,我能吞噬进化剑主苍穹寻找逍遥剑遮天我是狠人师尊蓝拳大将家族修仙:开局绑定家族资产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后宫签到:九千岁可不是白叫的系统识别大帝为蝼蚁,我一拳秒杀诸天:从天下第一开始我以贫弱之躯,屠杀异族众神侯府嫡女她又冷又飒勾魂咒朕有帝皇之气我在海贼世界填东海我的空间,我说了算!大昆仑天赋长生,苟道王者兽世团宠:撩撩夫,种种田!异世龙神之王的诞生霸道王爷:倾世妃苍源界篮坛第一妖孽失忆后,大佬她在逃生游戏里杀疯了仙路不朽穿书后我养成了暴君修仙者不知道至尊法神的含金量模拟修仙:圣女别怕,有我在我的徒弟都超神了奥普瑞特英雄传
VIP小说最新小说:签到玄天,我成了万界守护者本心即可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诸天万界之大主宰希望城主考古浮海记讨封失败?没事,我能模拟重开!从F是ma开始修仙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代码与魔咒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逆袭传说:大妖王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灵修逆途乘风破浪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杀手重生之毒妃传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如意请我去修真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修仙吗?社死那种无题岁岁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手持天道穿越,点化苍生就可无敌收徒万倍返还师傅我超厉害风云际会:杨仪传山海少年遥碎月接骨道恒师星际来客!只有我不在卷的世界半藏神